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汉代关中文学家族研究
0.00     定价 ¥ 128.00
秦皇岛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20351577
  • 作      者:
    刘向斌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向斌,男,1968年5月出生于陕两省靖边县乔沟湾乡银湾村芦草坬。作为农民的儿子,却一直读书,始终与书为伴,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文学博士、博士后。延安大学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文学院院长、高建群研究中心主任、重点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负责人。中国辞赋学研究会理事、陕西司马迁研究会理事。出版专著《历代陕北诗歌辑证》《西汉赋生命主体论稿》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汉代关中文学家族研究》探讨了汉代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和弘农郡等地文学家族的形成机制、特点及文学成就与影响。前八章分别介绍了杜陵杜氏、长安刘氏、夏阳司马氏、茂陵马氏、平陵窦氏、平陵韦氏、安陵班氏和弘农杨氏等文学家族的演变与发展、文学作品特点及成就与影响。后四章重点分析了汉代文学家族形成的历史与现实基础,以及汉代关中文学家族形成的规律、特点等,认为儒质化是关中各宗族成为文化士族进而成为文学家族或文学世家的必经阶段,关中是汉代文学家族产生的摇篮,汉代移民诸陵的政策对关中文学家族的产生具有重要影响。秦汉士人地位的变迁、汉代宗族的形成是汉代文学家族兴起的历史基础;而汉代的文化政策、儒学教育、文学发展等则是其形成的文化基础。
展开
精彩书摘
  《汉代关中文学家族研究》:
  而两汉时期的“外戚宗族是与皇族兴衰相始终的强有力的宗族。它先是作为皇权的有力支持者而出现,以后又为皇权的制约者而告终。两汉时代,皇权均重用外家,然而西汉的外家与东汉的外家对朝政的影响程度却大不相同,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他们之间家族背景不同。西汉时代,社会不重门第,与皇家联姻的外家多数地位不高,甚至为倡为隶者也多有之,这样的外家自然没有强有力的家族背景。及至其家族势力膨胀之时,新君又立,又有新的外家,旧的外戚宗族或受打击衰弱下去,或逐渐转为地方豪族……西汉外戚宗族在政治上的影响远不及东汉长久深刻。东汉的婚姻已开始注意门第,皇族有意联姻豪族,以稳固自身的地位。外戚本来就有强有力的宗族背景,加之皇权的扶持,其家族势力迅速扩张,自然为皇权所难以驾驭了”。从汉代外戚宗族窦氏、马氏、梁氏等宗族的发展情况来看,确实如冯尔康所分析的那样。这些宗族随着皇帝更换和政治环境的变化而沉浮。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皆为有势力的豪门大族。这充分说明,东汉重门第的婚姻观念已非常浓郁。
  两汉勋臣宗族主要为功臣之后,“是‘剖符而爵,泽流苗裔’的宗族,属于食封贵族……两汉功臣侯之间最大的区别,也在于他们出身于不同的家族背景,西汉功臣之家除了少数如张良出身于六国之后外,绝大多数来自社会下层,没有强有力的宗族背景……东汉的功臣则不同于西汉,功臣多来自南阳豪族,有强有力的宗族背景。他们当年投奔刘秀,也多是举宗而从的。受封之后,加强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势力,其宗族组织更是得到了有力的发展,他们对政治和社会的影响力也就比西汉更长久更广泛”。总之,皇族、外戚、勋臣的宗族,“其贵族属性与战国以来处于显赫地位的军功贵族一脉相承。一般来说,其宗族结构比较完整,宗族组织比较完善,而且由政府直接或间接管理,属于带有‘官办’性质的组织,也是这一时期宗族组织的主体”。
  仕宦宗族在社会上有一定的政治地位。官僚宗族属于统治集团中下层,最主要的是世吏二千石者。“他们的家族背景,有的是买官爵起家,有的是通过举孝廉步入仕途,有的是以经术之道进入政界。凭借着政治权势,其宗族势力在地方的发展尤为快速,不少官僚家族的显赫能连贯西汉与东汉两个时代。”而士林宗族的产生,开始于汉武帝独尊儒术,在汉元帝以后,儒生经学之术在政治上受到重视。“他们拥有家学背景,最讲求宗法伦理,又常在仕途上得意,其宗族组织发展也是相当快的。士林宗族的官僚化,与官僚宗族的儒质化,使得二者之间的界限日渐趋同,走向一体化。”②事实上,在西汉中后期,官僚宗族与士林宗族之间的界限已经模糊化了。及至东汉,官僚宗族成员习儒成风,并逐渐成为家学传统。而士林宗族心向官僚体系、受到皇权的重视已是一种常态。
  至于平民宗族,来源广泛而成分复杂,包括地方豪强、高赀富人及兼并之家等。其中,地方豪强之中有退职或在任的地方低级官吏、六国贵族之后的旧姓豪强、称霸乡间的强族豪宗;高赀富人及兼并之家都是具有经济实力的家族。西汉中后期之后,地方豪强、高赀富人及兼并之家“与官僚的结合有了明显的发展,拥有更大的政治、经济和地方社会势力,成为豪族……豪族们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有的还有私人武装,宗族联系纽带紧密。他们积极出仕为官,寻求政治上的发展,尤其是在东汉政权的庇护下,其宗族势力得以迅速膨胀”。当然,他们虽在政治上的地位不如上述贵族宗族和仕宦宗族,却在经济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他们“或以末业兴,或以本业富,他们被称为‘素封之家’,即所谓‘无秩禄之奉,爵邑之人,而乐于之比者”’。而且,由于这个缘故,他们也往往是中央政府所关注甚至打击的对象,尤其是源于六国贵族的兼并之家和称霸乡间的豪杰之徒,曾是西汉朝廷迁徙、监督的重要目标。
  ……
展开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综述
第二节 “文学”与“汉代文学”
一 “文学”与“汉代文学”
二 汉代人的“文学”观
第三节 关于“文学家族”的界定

上编 关中文学家族个案研究
第一章 京兆杜陵杜氏家族
第一节 从律法之家走向豪族之路
一 杜陵杜氏渊源、世系
二 杜陵杜氏在西汉的发展
第二节 从豪门世族转向文学家族
一 杜陵杜氏在东汉的发展
二 从豪门世族转向文学家族
第三节 杜氏家族成员的文学创作概况
第四节 杜氏家族文学评析
一 杜氏家族成员作品选析
二 杜氏家族文学特点及成就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京兆长安刘氏家族
第一节 长安刘氏发展概况
一 “儒林之首”刘交
二 刘交的继任者们
三 长安刘氏发展概况
第二节 刘向父祖辈生平与创作
第三节 刘向生平及其著述
一 刘向生平概况
二 刘向作品简介
第四节 刘向的文学创作及成就
一 质朴恬淡之诗
二 独醒苦闷之赋
三 理性思辨之文
四 铭颂押韵之文
五 《说苑》《新序》《列女传》
六 文学成就与地位
第五节 刘歆生平及学术活动
一 生平概况
二 学术活动
第六节 刘歆的文学创作及成就
一 文学作品选析
二 文学成就与地位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左冯翊夏阳司马氏家族

下编 汉代关中文学家族成因探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秦皇岛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