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人的全面发展
0.00     定价 ¥ 59.00
秦皇岛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09670156
  • 作      者:
    刘荣春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0-01
收藏
作者简介
  刘荣春,1962年出生于江西南昌,1982-1986年在华东师范大学经济系学习,1986年至今在江西师范大学工作。现为江西师范大学区域创新与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商学院副院长、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党的十九大做出的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新论断,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新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实践。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带领和主基调。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人的全面发展》以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基础,梳理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历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论述,阐释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全书共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既有研究”“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五章。
展开
精彩书摘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1927年到1937年是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不断探索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此时我国社会处在复杂的矛盾当中,有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以及阶级内部矛盾,各种矛盾不断发生变化。1928年在莫斯科召开的党的六大,对当时的社会性质、革命性质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分析,第一次提出了“主要矛盾”这一概念,虽然这一概念与后来理解的主要矛盾有所不同,但它的出现仍有重要意义。党的六大提出的主要矛盾有三个:资本主义世界与社会主义苏联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列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大会还确定了党的总路线是团结无产阶级,争取工人阶级大多数。
  三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8月15日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全面抗战期间,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提出了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次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方面的思想,并从概念、重要意义、性质以及两者相互转化等方面进行了原理阐述。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实际相联系,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首先,当面临帝国主义侵略时,民族矛盾是国家的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地位下降;其次,帝国主义改变其侵略和压迫的形式时,如将直接的侵略战争转变为利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式支援国内反动组织,此时国内各派别内部直接矛盾突出;最后,当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进行的革命战争威胁到帝国主义利益的时候,帝国主义就会采取分化革命阵线,从军事、财力上给予反动组织以支援,达到维持其侵略的统治目的。毛泽东对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地分析,使社会主要矛盾理论更加的全面、系统,运用该理论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进行分析,也为中国共产党解决社会主要矛盾奠定了理论基础。随后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确定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统一全党步调,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形势,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在新阶段的历史任务。这次会议根据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一致性的原理,形成了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把握,创新性地提出了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关系的正确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具有开拓性的意义。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阐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要矛盾理论,主张将反对帝国主义的阶级联合起来,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分析指出:首先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中华民族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解决民族矛盾的时机到了;其次,中华民族国内存在不团结,以及民族矛盾等不利因素;最后动员全国一切抗日力量,将各个党派团结一致,组建民主的、临时的联合政府,是克服当前危机、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根本方法。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投降,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标志着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得到了解决。
  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1946年6月到1949年9月是解放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应该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中国人民面临着未知前途命运的选择。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毛泽东指出中国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有可能面临两种命运的选择:一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二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这意味着人民大众与国民党之间的矛盾重新成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在内战初期,中国共产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客观判断形势。清醒地面对自身的弱点以及国民党在兵力、装备和经济力量等方面的优势。在分析了国民党优势的同时,也清晰地看到了国民党存在的弱点和共产党自身存在的种种优势。随着内战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的局势得到扭转。1947年12月,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扩大会议,毛泽东清晰地分析了国内形势的新变化,为夺取全国胜利制定行动纲领,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着重阐明了党在政治、经济、军事各个方面的纲领、政策和策略。这一报告认清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转折点,并力图彻底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解放战争时期,正是由于党对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精准认识,中国共产党取得了足够优势,为最终取得全国解放、人民当家做主奠定了基础。为彻底解决抗日战争之后的社会主要矛盾,使在社会主要矛盾中占支配地位的资产阶级势力被人民大众所取代,党在解放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运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主要内涵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逻辑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了哪里”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往哪里去”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根本理论依据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基础理论依据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直接理论依据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实依据
一、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二、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
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

第二章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历史过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二、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第二节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认识
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是我国生产力发展现状所决定的
四、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第三章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既有研究
第一节 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研究
一、国外马克思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研究
二、国内学术界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研究
第二节 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
一、国外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
二、我国学术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研究
……

第四章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第五章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联系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秦皇岛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