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上海戏剧学院戏剧学研究中心编纂,由叶长海担任主编,旨在推动戏剧学学科建设与学术交流。本书为第7辑,共收录文章21篇。分为“观念与理论”“剧史与文化”“外国戏剧”“戏曲剧种”“商榷与争鸣”“当代学人”六个部分,前四个部分文章涉及“后戏剧”研究,舞台美术,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歌剧概念起源与中国歌剧的诞生,上海“孤岛”时期的《剧场艺术》杂志,易卜生戏剧在中国的演出,俄罗斯汉学界对中国戏曲的研究,越剧旦角七大流派创始人及其唱腔艺术特征,昆剧《十五贯》的戏剧性元素,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等等。第五部分对于韩瑞等编著的《白朴全集》提出了质疑。第六部分分别对对于四位戏剧界的重要学者董每戡、陈古虞、唐湜、魏明伦作了介绍与评述。
目录
一观念与理论
3“后戏剧剧场”研究方法新探
——基于中国当下戏剧研究现状的思考/魏梅
12授受有亲:基于研究生论文指导的经验总结与思考/陈军
23慎思“后戏剧”膜拜下的舞台美术革新
——兼评2019布拉格国际舞美展/潘健华潘天
31莎剧戏曲化的创作历史与教学辨析
——兼及京剧《驯悍记》的排演思考/郭宇
46对等相生继承下的语言圆融
——以樊粹庭戏剧曲白关系为例/王璐瑶
二剧史与文化
61俄罗斯汉学界对中国戏曲的研究/陈世雄
71论岩城秀夫的中国演剧研究/仝婉澄
82曹禺论汤显祖剧作的场面开掘艺术/曹树钧
91歌剧概念的起源与中国歌剧的诞生/张春娟
117上海“孤岛”时期《剧场艺术》杂志研究/李冉
136《戏史辨》的戏曲生态美学建构意义
——以陈多、洛地的戏曲观为视域/吴民
三外国戏剧
151新时期以来易卜生戏剧在中国演出的概貌/吴靖青
166从《禁闭室》初窥生活剧团“残酷戏剧”美学/桂菡
四戏曲剧种
179越剧旦角七大流派创始艺术家及其唱腔艺术特征/曾嵘
200昆剧《十五贯》中戏剧性元素运用辨析/吴婷婷
204晚清民国河南民俗演剧研究/孙建杰
五商榷与争鸣
263韩瑞等编著《白朴全集》的质疑/胡世厚
六当代学人
321病手推成文百万/董苗
330昆曲家陈古虞教授评传/俞永杰
349诗人唐湜的南戏研究与昆剧创作/徐宏图
360“魏明伦现象”探究/马宏柏张从俊
374编后记
温馨提示:请使用秦皇岛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