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两京与两京之间历史地理研究
0.00     定价 ¥ 178.00
淄博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030600691
  • 作      者:
    李久昌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3-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李久昌,山东菏泽人,先后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任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区域研究中心主任、省级人文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任、河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旅游管理专业)带头人,兼任中国古都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西北大学兼职教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客座教授等,曾作为学术顾问参加崤函古道石壕段申遗工作。
   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古都学和文化遗产教学与研究,主持完成省级课题4项,在《中国历史地理论丛》《中州学刊》《考古与文物》《中原文物》《中国古都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著有《二千年前的神秘古国——虢国的历史与文化》(1995年)、《中原名人墓祠文化》(2004.年)、《国家、空间与社会: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2007年)、《中国蜀道·交通线路》(2015年)、《陕州文化》(2017年)等,主编《崤函古道研究》(2009年)、《三门峡地区考古集成》(2011年)、《三门峡仰韶文化研究》(2011年)、《虢史与虢文化研究》(2012年)、《多维视角下的古都名城研究》(2015年)等文集。其中,《国家、空间与社会:古代洛阳都城空间演变研究》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蜀道·交通线路》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展开
内容介绍
  《两京与两京之间历史地理研究》是研究中国古代洛阳长安两京历史地理及两京之间交通地理的论著,综合运用历史地理学,古都学、建筑史学、考古学等学科的理论方法,对洛阳长安两京选址建都的实践与理论、都城制度与建置、两京制的形成和发展、两京空间结构形态发展、演变的特征及规律等做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展开
目录
上篇 洛阳长安两京历史地理
周公“天下之中”建都理论研究
“天下之中”与列朝都洛
古代洛阳所置陪都及其时问考
再论中国古代都城的“洛阳模式”——兼及洛阳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偃师二里头遗址的都城空问结构及其特征
偃师二里头遗址市场蠡测
西周的都城制度与洛邑成周的都城地位
南郊、太学与文化区:东汉洛阳城南文化区的研究
北魏洛阳里坊制度及其特点
隋唐洛阳里坊制度考述
隋唐洛阳城里坊住宅时空变化与环境的关系
区域权衡:古都洛阳崛起中的长安、开封因素
古都建构中的空问权衡及其强化——以西汉定都长安为中心
唐长安长乐驿与临皋驿
现代城市中的古代城市遗痕——记西安市区内唐代几条街道与池潭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洛阳古都研究

下篇 两京之间历史交通地理
“崤函古道”释名
崤函古道形成的历史地理基础
崤函古道的时空演变与历史文化价值
崤函古道的起源与早期形态研究
夏王朝时期崤函古道交通的初创
崤函古道与商文化的西渐和北上
西周两京制度与崤函古道交通
虢国墓地车马坑出土的车及其相关问题
春秋秦晋河西之争中的崤函古道战事
战国时期秦国的崤函古道攻略
秦函谷关创建年代与背景考
战国诸子名士的求功成名与学术传播之路
崤函古道交通线路调查与研究
崤函古道隋唐行宫调查与研究
崤函古道驿站通考
崤函古道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崤函文化初论——兼及崤函文化与河洛文化的关系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淄博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