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自由的你是蓝天飘动的白云
0.00     定价 ¥ 36.00
淄博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38766370
  • 出 版 社 :
    时代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作文与考试》杂志社由共青团吉林省委主办,吉林省青少年报刊总社出版的一本新生代语文教育类期刊,读者以中小学生和语文教师为主。《作文与考试》汇聚了一大批全国的语文教师,读者遍布全国(台湾、西藏除外)。目前,杂志与全国各省市区的中学建立了广泛、友好、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发展后劲十分强劲。

展开
内容介绍

《自由的你是蓝天飘动的白云》是“青春美文精品集萃丛书·自由的你系列”中的一册,丛书精选全国各地中学生原创美文作品精华,全方位展示了孩子们成长中的真思想、真性情。作者都是正经历着青春和梦想的在校学生,其中有活跃在《作文与考试》《中学生博览》等国内期刊的校园青春写手;有的多次在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获奖,凭此获得高校自主招生敲门砖。他们用富于诗意和激情的文字,抒写青春,描画梦想,讴歌时代,感悟成长;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情感,真正与校园读者心犀相通,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共鸣。

展开
精彩书摘

有一种爱叫目送

陈 瑜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

好似一粒石子从数千米的高空坠落,石子很轻,却很重、很痛地砸到你的心湖里,一片水花……

读完《目送》一书,合上最后一页纸时,已是夜晚。阳台的方向,可以听到父亲洗衣服的哗啦啦哗啦啦的水声,伴随着秋风穿过客厅轻轻地飘来,绵延深长。从床边的窗户望去,穿过街道、穿过云层、穿过楼房,静下心来,可以听到——母亲招呼顾客的声音、跟她们讲价钱的声音、她变换站姿时平底鞋与地面磕碰的声音……

开始时,是那样的每个早晨,我大哭着不肯上幼儿园,最终被千唬万哄地撵上校车,还把沾着眼泪的脸贴在车玻璃上大叫“早点儿回来接我”;后来,我可以安安静静地坐在自行车后座迎着晨曦上小学;现在,我已经能够自己拿上热乎乎的豆浆、面包独自踏上上学的路。这期间,我有时会想:他们,有多少牵挂,有多少不舍,有多少次的目送,有多少次的独立窗前?他们,有多少次等我的一次回头,等我的一句“再见”,等我的一个深长的拥抱?

我何曾知道?

我只看到,时间正以宇宙的秩序踏着步伐而来,给他们施以酷刑——

他们的头发一点儿一点儿地变白,视线一点儿一点儿地变模糊,皱纹一点儿一点儿地增多、增深。再以后,他们的脊背会弯曲,牙齿会松动,耳朵不灵敏,说话含糊不清……以至有一天,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老人。但是我没有办法阻止,没有。

在不知名的某一天,“最后的时刻”悄然而至,这是人生的最后一堂大课,没有导师,没有辅导书,也没有预演与彩排。曾经,我们匆匆登场,几十年后,在落幕的一刹那,我们只能,只能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今生今世最后的容颜。

我们没有办法阻止,没有。

我们都拥有自己的人生,而且必须独自面对自己的人生。我们的喜、怒、哀、愁、生、老、病、死都无法替换或转让。但是在弹指般短暂的人生路上,有一群叫“父母”的人义无反顾把自己可支配的那段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他们的“孩子”——另一群人的人生。然后他们独自面对老,面对病,面对孤独,面对最后的转身离开。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水声哗啦啦哗啦啦地轻轻荡来,远处的一条街道灯光闪烁。我,到底还有多少时间,去慢慢,慢慢地目送你们的背影渐行渐远,慢慢地记住你们今生今世的容颜?

光阴啊,请你慢一点儿,再慢一点儿。



那一天,我想我懂你了

郑晓群

中秋节的前一天,八月十四。空气里是熟悉的味道,我正准备从学校步行回家。校园里的桂花开得正旺,香气扑面而来。每天,我都习惯等到暮色降临,路边的路灯亮之后才回家。路上,我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动作——脚掌踏在地面上,两秒左右的时间另一只脚再踏于地上,我喜欢这样踏着砖走,因为不愿意回家。

回到家,四菜一汤,两个人。

“你妈今天不能回家了,你帮妹妹洗澡。”

“嗯。”我继续埋头扒饭。

“等一下把楼上阳台丝瓜摘下来,明天煮汤喝,记住把老的先摘下来。

“今天,你生日。长这么大,我都没有管过你,你想买什么,我给你买吧。”

“嗯?”筷子开始不怎么勤奋运作,我抬起头看着他。

他很随意地吃饭,依旧如平常,碗旁立着一瓶啤酒。常说着不荤不素的脏话的他非常爱听鼓词,在家时不时就捧着一个红色录音机听,弄得饭桌上成天响着震天的鼓词。母亲倘若说他几句,他便会光着膀子大叫,在他眼里,被女人说是很没有面子的,这就是我的父亲。

今天,原来他记得是我的生日。

他左手的五指端着碗底,筷子机械地重复着简单的动作,他只是埋头扒饭,米粒粘在碗上、桌上,碗边放着掉了漆的录音机,长年在家中穿的白色背心,不知何时变成了米黄色。

他胳膊下边的衣角开了叉,脱出长长的线,像是裁缝店里旧缝纫机的生锈踏板上留下的没人认领的东西。

我何曾想过,他也过着正在脱线的日子?他何曾做过自己想做的事?而现在的他,有一个家需要去支撑与承担。

父亲或许真的老了。

“我很喜欢一个单肩包,你可以买给我吗?”我尝试着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

“贵不贵?价钱还好,就买了。看我明天有没有空儿,帮你买吧。”

两个人,埋头扒饭,月光像瞌睡人的眼。

那一天,在时间里的某一个地点,我想我懂你了,或许你也爱我,只是不那么善于言表。

窗外,月华如水。


从镜面上流走的岁月

余 颖

一面透光的玻璃,倘若在背面涂上水银,那么它便可做一块镜子,去折射无法说谎的一切。

我童年的所有记忆几乎全部给了母亲。这个女人总会温柔地教我做许多事,一起拥有同一段静谧的时光。小时候,她总是把我架在肩头,走过橱窗前,巨大的落地窗漫出幽幽的灯光,浮雕门框像是无比隆重地在为我们照相。那时,流光浮动,人影闪烁,每一个人都有着绯色的腮,洁白的牙。我们在镜中出现,消失,再出现……

后来,她同我站在梳妆台前,是给我梳头。她捋起小孩子特有的柔柔的发丝,一束一束捏在手里,不住地念道:“长了,长了。”再大一些,是她挽着我的手,在镜前比身高,她总会压低我的头说:“再高些,再高些。”有时候,她真像个孩子。

那些时光里,她仿佛年龄与我相仿,也走在青春的道路上,开在盛夏的花朵里——

她,干净得像个孩子,我总担心她会不会忘了自己是一个母亲的身份,比如,看书,或者看电视,她会兴高采烈到忘了做饭。

终于,时光还是来接她了,不愿再让她逗留。现在,我看到,她站在离窗子近的地方,手擎着那枚“长斑”的镜子,往脸上擦点儿东西,以遮盖岁月踩过的痕迹。

她变了,可是镜中的笑却一如昨日温暖。我明白,她面对我的目光是永远不会变的。

初秋,乍暖还寒的时候,但火红的枫叶预告着秋天的成熟——那样的红,简直要燃烧到篱笆外去,是不是谁不小心把颜料泼在了那上头?抬头,一粒明火在离天最近的地方绽放,旁边的云霞像是瞌睡人的睫毛,纤长舒展。

母亲悠悠地剥了一个金色的橘子,一半塞进我的嘴里,另一半放在我手中。微凉而清甜的味觉似一条丝慢慢痒进心里。她挽着我的手,有力地朝家的方向走去。路过一只趴着睡觉的大黑狗时,我明明觉得她把我的手抓得更紧了——她也是怕狗的。

作为一个母亲,家庭的CEO,领不到薪水仍日复一日地工作,献上她的所有来爱我。我知道的,她靠的不是物质那种空洞的东西,一来乃是信念,一种爱你一万年,即使天地毁灭也不会改变的意志。再者就是一种感觉,闯点儿小祸,吵个小架,小日子过得舒坦而温暖,图的就是个幸福。

很多时候,我都在想——正如镜中所照映的,她凭什么这么爱我?仅是骨肉之亲?

镜子无法说谎,母亲确实老了,但她爱的方式我却这般熟悉。一块涂了水银的玻璃迫使我正视年龄这个残酷的话题,我在长大,母亲却在老去。

镜面上流动的岁月,你该让我如何追索,追回母亲曾经的容颜?


我 的 母 亲

程亦凡

秋愈深,风渐紧。掷笔闲暇之际,长吁一口气,那些氤氲的雾气让我想起,如此温情的你,我的母亲。

——题记

呵手为伊书

自幼便有手脚冰凉的毛病,深秋,尤为刺骨。

每每执笔,落下的字总是颤颤巍巍,不复柳风颜骨的清秀。坐于身旁的母亲,便会揽我于怀中,将我因寒冷而麻木的十指放于掌心,小心地包裹。来自母亲荷一般的独特馨香,就这样携着温暖的力量,轻轻浅浅地飘进心里,幻化成墨色回旋的字迹。

母亲举起手停于唇边,小心地呵着气。母亲口中温热的气体,遇见冰凉的空气,幻化为升腾着盘旋的雾气,似乎掺杂了某种无法言说的力量,那样轻易地渗入我的肌肤,融进我的血液,填进心的罅隙。屡次循环,心就这样暖和起来,像是一袭明亮的光线,映出母亲的安然神色。

许久,母亲的掌心渗出细微的汗,她抬起头,却始终不放下包裹我的手,她用温暖如灯火的语调问道:“还冷吗?”橘黄色的灯光映照出她此刻的面庞,暖且明亮。

“不冷了!”我用母亲给予的温暖大声应答。而后,我从她怀中起身,挥笔沾墨,笔锋回转。一纸青字,如一锅温水里融化的糖块,那些情意就从细枝末节中溢出,甜蜜且真实。

前日,偶读纳兰容若的一阕《虞美人》中一句:“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蓦然就想起我的母亲,那些美好温暖的过往:灯下共暖,相伴至天明!

呵手为伊书,寒冷不再,情意似灯:温情而绵远,闪亮而晴明。

闻暖知尔来

自幼家中便飘散着浓郁的肉香,深秋,愈发浓烈。

每每回家,都看见母亲在灶膛边忙碌。清晨,她去往街市,选一块极鲜嫩的肉,洗净,置于锅中,慢慢熬煮,余下的,便只是等待。灶膛的火,跃动着,将母亲的面容映成好看的橘红色,瞳孔里尽是别样的温暖。等待,漫长却无寒凉。一揭锅盖,肉香便溢满整间屋子,和着浓郁香味的雾气氤氲着上升。说来也怪,母亲熬这一锅浓汤,仅加葱、姜、盐等必需的佐料,并未有其他,却酝酿成一屋难以忘却的馥郁气息。

对坐桌边,舀一勺温暖,掐一把葱翠,漫一屋馥郁。埋头,只听得簌簌的喝汤声。汤尽,抬头。隔着氤氲,我看不清母亲此刻的表情,但温暖而满足的眼神,却能依稀辨得,相视一笑,心里是全然的幸福。

闻暖知尔来,温情永存,爱意似汤:香醇而袅远,清冽而独到。

…………

那些源于母亲的温暖,积淀于心底,盘踞于最明亮的一隅。因为母亲,我不再畏惧冬日的寒冷,亦不再相信世间的寒凉。

我相信黯淡的生活背后总有些源自母亲的温暖:温若灯火,暖若入肚的尘香。人生如尘,在母亲的心中,女儿似珠!


展开
目录

有一种爱叫目送

有一种爱叫目送 / 陈 瑜 002

那一天,我想我懂你了 / 郑晓群 005

从镜面上流走的岁月 / 余 颖 007

我的母亲 / 程亦凡 010

白玫瑰 / 邢婉彰 013

依靠 / 吴杨杨 016

我和你 / 周阳阳 018

镜子 / 高冷月 022

北方遥远 / 谢舒敏 025

我的奶奶 / 陈钟瑜 029

唯一的乘客 / 方 莹 032

草木的馈赠 / 鲁冰倩 034

月华满地 / 龚巧迎 037

发香让我陶醉 / 董雨嫣 039

看得见与看不见 / 徐 媛 042

父亲的背 / 程志凌 045

眼神 / 王 珏 047

清明时节雨纷纷 / 钟舒婷 050

                          天空睡醒了

心里住着一个小天使 / 梁采涛 054

天空睡醒了 / 邓雨诗 058

一个人的雨季 / 连慧丹 061

珍爱那一季的花开 / 尹梓凡 064

就这样长大 / 戴蓉蓉 067

时光难回首 / 季珂宇 070

温暖的守候 / 戴慧哲 073

心中的树 / 张紫瑶 076

停靠 / 高冷月 079

陶醉在屋后的那块地 / 陈茜茜 081

田野的微笑 / 程志凌 084

以平常心生情味 / 王芷韫 087

何时再共听一曲似水流年 / 缪 静 090

在温暖中长大 / 张紫瑶 093

蝶舞未央 / 陈振华 095

文艺女孩儿 / 魏 桢 097

沉香 / 程亦凡 100

吟唱书香 / 操 懿 103

最后的儿童节 / 何婧怡 107


                  捡拾忽略的美好

在年轻的生命里遇见一场雨 / 梁采涛 110

清明未雨 / 袁 芳 113

黑暗中的生命 / 沈媛媛 115

捡拾忽略的美好 / 陈金玲 117

幸福像花儿一样 / 季珂宇 119

雨后晴云 / 姚禹同 122

向花出发 / 张晓薇 125

我与寂寥同行 / 潘瑞勤 127

梦想,你还好吗 / 颜 粒 129

品尝生活的真味 / 梁采涛 132

何不静待花开 / 黄杨锋慧 135

追寻春天的足迹 / 晨 曦 137

生命是什么 / 何卓婧 140

转角,阳光下 / 刘思爱 142

人生三得 / 李梦影 145

关于幸福的答案 / 应智琳 148

我看莫言 / 朱晶晶 151

释然的人生很美 / 吴 瑜 154

关于生命的解读 / 刘鸣鹏 157

寻 / 林冰茹 160

                       飞扬的情思伴我少年行

走在成长的边上 / 陈彦林 164

把时间凝固 / 陆惊鸿 167

写给十六岁的自己 / 王仕杰 169

栀子花前月下 / 方 倩 172

飞扬的情思伴我少年行 / 马珮文 175

树下的童年 / 隋嘉奇 180

独之美 / 颜 林 182

北窗一枕 / 朱铭雪 184

有一支歌长留心中 / 王书文 187

九月的大榕树 / 金振宁 190

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 郑文章 193

伤心是属于心里的痛 / 杨煦涵 196

感以人心 / 黄 捷 199

那时,我羞愧 / 易侨琳 202

我是一滴小小水滴 / 李 涵 205

梦青岩 / 王艺璇 207

斫去那些芒 / 孙群骅 209

萤之美 / 梁采涛 212

爱到极致是毒药 / 王宇琦 21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淄博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