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边缘、三角关系
——离异家庭孩子的遭遇
26岁的林轩,衣着得体,语气平稳,思维逻辑清晰,目光聚焦,侃侃而谈,感觉是很正常的成年人。
之前他的妈妈告诉我,林轩没有朋友,不爱运动,他最想做的事是在家里面对电脑赚点小钱。林轩宅家已有一年多了,他说现在没有工作,大学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帮助爸爸经营棉纱,挺开心的。只是爸爸妈妈离异后,重组了家庭,后妈对他不放心、不接纳,没有办法,工作几个月后便离开了爸爸的经营部。
后来他又跟同学做电商卖箱包,因为疫情的原因,线上经营的业务也停掉了,待在家里一年,没有做其他工作。林轩也曾经想过重新找工作,但面对陌生人他不敢讲话,每到一个新的场地,找工作、见考官,就呕吐、心慌,躯体化症状特别严重。
经过多次沟通,笔者总结出了林轩形成这种状态的大致原因:他说幼儿园的时候感觉爸爸妈妈关系和谐,家庭幸福、温馨,那个时候爸爸生意也做得不错,在当地繁华地段有好几间房子。一年级,林轩不愿意住校,但爸爸妈妈一定要让他就读私立小学,只能住校。住校后感觉同学对他有恶意,下铺的同学一直说他脚臭,七个人结伙孤立他。林轩向生活指导老师反映了几次,问题没有解决,老师也不闻不问。林轩感觉老师对他关心不够,感觉自己非常孤单,并且有强烈的羞耻、无能、无助感。每到晚上都有哭的冲动,特别是熄灯以后,悠长的楼道让人感觉看不到边际,近处走廊的脚步声、远处的虫鸣狗叫让他非常恐惧,他更加想念自己的妈妈、爸爸,可是爸妈一直没有把他领回家。
住校读书一个月左右后的一个晚上,林轩突然手臂肌肉紧张,四肢抽搐,口吐白沫。生活老师叫来120,把他送到医院,在医院观察了三天。出院后林轩转学到了自己家的学区所属的学校。因为之前住院这件事,他困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感到很压抑,一直不能与同学好好相处,感觉其他同学对他都不好。在这所公立小学里待了两年,林轩依然孤单寂寞,没有朋友、感受不到爱。
五年级时他转学到了另一所学校,被慢性鼻炎困扰的林轩很不自信。因为时常有鼻涕,女同学远远避开他,男同学有点儿看不起他,说他脏,所以他一直没有朋友。
鼻炎,五官一般,皮肤黝黑,个子矮小,没有特长导致自卑一直和他如影随形。到了初中,林轩的感觉就是平平淡淡、孤孤单单,一个人、一张课桌,一本书、一天天……
初三的时候,突然有一天林轩在教室四肢抽搐,直接晕倒过去,醒来的时候已经到了医院,并确诊为癫痫!这对他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他第一次知道癫痫这种疾病,并为此查阅了很多资料,感觉这病会影响今后自己的生活,影响生命的质量。
林轩高中时就读于省城的一家私立学校,离家很远,整个高中阶段一直感觉没有价值感,还是那么的不自信。自恋维度和情感维度都很低,不想跟别人在一起,见到不认识的人就会脸色通红,跟人交往甚至会呕吐,漂亮女生看他一眼便很不自在。
几经努力,林轩考上了北方城市某高校,本科四年,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大学毕业前,他感觉父母关系不好,妈妈在林轩面前说爸爸经常不回家,对家人没有责任心,有时会在林轩面前哭,说自己命不好,眼睛瞎了嫁给这样一个男人。在不多的与父亲见面的日子里,爸爸也会在林轩面前说妈妈的唠叨和刻薄,说自己的委屈和压抑。读大学那几年林轩从来没有见到父母一起来看过他,每次回家,感觉家里氛围压抑,冰窖一样的冷。
大学毕业回到家,妈妈告诉林轩,她和林轩爸爸在他初中的时候就已经离异了,一直没有告诉他。这个时候林轩感觉自己被遗弃了,是爸爸妈妈让他感觉自己无足轻重,不把他看成是重要的人,不重视他的意见,使他有强烈的被边缘化、无价值感。
林轩的父母离异,各自寻找自己的生活,没有及时给孩子的心灵以安抚,没有给他提供足够的心理支持,而是任由林轩自生自灭。所以林轩在成长的过程中一路眼泪、一路黑暗,没有正能量。综上,林轩的外貌、专业、家庭没有让他获得来自任何一方的正能量,这直接导致他不敢面对自己。
斯坦福大学研究专家和青少年问题首席研究员比尔·达蒙称,今天孩子长大的最大问题不是压力,而是毫无意义。林轩的现状与他的成长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先是父母陪伴不够,没有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稍大一些又是强制住校,碰到问题时孩子的痛苦感受无处释放,没人懂他,没人爱他。从住校到不住校再到住校,林轩时常受到排挤、孤独、生病、担心、迷茫、压抑的侵扰。
后来,因为父母感情不好,虽然没有告诉孩子离异之事,但双方也时常说对方的不好:如母亲说“我和你爸爸日子过不下去了”“如果不是为了你,我和你爸爸早离婚了”,父亲也会说“你妈妈不愿意和我住在一起,想和我离婚”等。父母中的一方会将孩子作为自己的知己对抗另一方,孩子被迫要在父母之间选择自己的立场,深陷不健康的三角关系,内心更是充满了压力和痛苦。父母不愿意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只是把孩子当成了情感的垃圾桶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