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材料研究前沿报告》聚焦前沿新材料发展动态,关注重大原创基础研究和行业颠覆性技术,以及面向国民经济发展重大需求的补短板新材料研究,力求全方位解读前沿新材料的技术、应用,展望我国战略性新材料的发展重点,以期为我国新材料基础创新及建设提供有益指导。
报告着重阐述各核心领域新材料发展的背景需求和战略意义、研究进展及前沿动态,我国在各领域的学术地位、作用及学科发展动态,具有的启发性学术思想和主要研究成果,并给出了我国在各领域的未来发展重点与趋势。
第一篇 总 论 001
第1章 中国新材料前沿技术创新机遇与挑战 002
1.1 新材料前沿发展趋势与动态分析 002
1.2 中国新材料前沿技术创新机遇 009
1.3 中国新材料前沿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013
第二篇 前沿新材料 019
第2章 我国电子陶瓷技术发展的战略思考 020
2.1 国际电子陶瓷产业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020
2.2 我国电子陶瓷材料与元器件的发展现状 022
2.3 电子陶瓷材料重大技术需求分析 024
2.4 我国电子陶瓷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025
2.5 电子陶瓷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路径 026
2.6 政策建议 028
第3章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 030
3.1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背景 030
3.2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前沿动态 033
3.3 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及发展动态 037
3.4 作者在该领域的学术思想和主要研究成果 038
3.5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近期研究发展重点 039
3.6 宽禁带半导体材料2035年展望与未来 041
第4章 增材制造材料 045
4.1 增材制造材料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前沿动态 045
4.2 我国在该领域的地位及发展动态 071
4.3 增材制造材料与技术的近期发展重点的战略思考建议 076
4.4 增材制造材料与技术2035年展望与未来 079
第5章 新兴的碳纳米材料:碳点 091
5.1 碳点材料研究背景 091
5.2 碳点研究进展及前沿动态 099
5.3 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 118
5.4 作者在该领域的启发性学术思想与研究成果 119
5.5 碳点材料近期的研究发展重点 120
5.6 碳点材料2035年发展展望 122
第6章 超材料 130
6.1 超材料的研究背景 130
6.2 超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前沿动态 132
6.3 我国在超材料领域的学术地位及发展动态 139
6.4 作者在该领域的学术思想和主要研究成果 142
6.5 超材料发展重点 148
6.6 总结与展望 150
第7章 新型二维材料——MXene 160
7.1 MXene材料的研究背景 160
7.2 MXene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前沿动态 165
7.3 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及发展动态 174
7.4 作者在该领域的学术思想和主要研究成果 176
7.5 MXene材料近期研究发展重点 186
7.6 MXene材料2035年展望与未来 186
第8章 从纳米发电机迈向碳中和的蓝色能源 194
8.1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研究背景 194
8.2 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研究进展与前沿动态 197
8.3 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及发展动态 216
8.4 作者在该领域的学术思想和主要研究成果 217
8.5 该领域近期研究发展重点 220
8.6 2035年展望与未来 221
第9章 碳纳米笼 230
9.1 碳纳米笼新材料的研究背景 230
9.2 碳纳米笼新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前沿动态 232
9.3 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及发展动态 246
9.4 作者在该领域的学术思想和主要研究成果 247
9.5 碳纳米笼新材料近期研究发展重点 248
9.6 碳纳米笼新材料2035年展望与未来 250
第10章 智能软体材料及其增材制造 256
10.1 智能软体材料的研究背景 256
10.2 智能软体材料在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作用 258
10.3 智能软体材料设计制备、加工成形、工程应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262
10.4 智能软体材料及其增材制造(4D打印) 262
10.5 智能软体材料及其增材制造国内外研究进展 267
10.6 对智能软体材料及其增材制造的研究思考 282
第三篇 战略新材料 287
第11章 第三代半导体的压电(光)电子学器件 288
11.1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背景 288
11.2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前沿动态 289
11.3 我国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的学术地位、作用及发展动态 291
11.4 作者在该领域具有启发性的学术思想 293
11.5 作者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 296
11.6 我国在该领域的未来发展重点 305
第12章 高性能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 311
12.1 高性能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背景 311
12.2 高性能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前沿动态 312
12.3 我国在高性能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领域的学术地位及发展动态 350
12.4 作者团队在高性能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领域的学术思想和主要研究成果 351
12.5 高性能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近期研究发展重点 352
12.6 高性能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2035年展望与未来 354
第13章 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 364
13.1 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背景 364
13.2 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前沿动态 369
13.3 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及发展动态 377
13.4 作者在该领域的学术思想和主要研究成果 381
13.5 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近期研究发展重点 390
13.6 钠离子电池关键材料2035年展望与未来 391
第14章 生物基材料 397
14.1 生物基材料的研究背景 397
14.2 生物基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前沿动态 399
14.3 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及发展动态 409
14.4 作者在该领域的学术思想和主要研究成果 415
14.5 生物基材料近期研究发展重点 423
14.6 生物基材料2035年展望与未来 424
第15章 生物医用心脑血管系统材料 429
15.1 研究背景 429
15.2 研究进展与前沿动态 433
15.3 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地位及发展动态 443
15.4 近期研究发展重点 450
15.5 2035年展望与未来 456
第16章 深海工程装备用耐蚀材料 460
16.1 深海工程装备用耐蚀材料的研究背景 460
16.2 国外深海工程装备用耐蚀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前沿动态 462
16.3 我国深海工程装备用耐蚀材料的研究现状 467
16.4 深海工程装备用耐蚀材料近期研究发展重点(战略思考建议) 473
16.5 深海工程装备用耐蚀材料2035年展望与未来 478
第四篇 基础创新能力提升 483
第17章 新材料设计制造工业软件 484
17.1 新材料设计制造软件的研究背景 484
17.2 新材料设计制造软件的研发进展与前沿动态 485
17.3 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地位及发展动态 496
17.4 作者在该领域的学术思想、研究成果及应用 498
17.5 材料设计制造软件近期研究发展重点及2035年展望与未来 503
第18章 新材料高端精密检测仪器国产化 510
18.1 新材料高端精密检测仪器概况 510
18.2 新材料高端精密检测仪器的研发和应用需求动态 512
18.3 我国新材料高端精密检测仪器产业发展现状与动态 516
18.4 王海舟院士团队主要研究成果 518
18.5 新材料高端精密检测仪器近期研究发展重点 536
18.6 新材料高端精密检测仪器2035年展望与未来 537
温馨提示:请使用淄博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