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未来之城与创新之路
0.00     定价 ¥ 98.00
淄博市图书馆
此书还可采购3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ISBN:
    9787517709633
  • 出 版 社 :
    中国发展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连玉明,著名城市专家,教授、博士,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基地理事长、首席专家,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科学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

研究领域为城市学、决策学和社会学。近年来致力于大数据战略和生态文明理论及实践研究。主编《社会管理蓝皮书: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2012/2013/2014),《贵阳蓝皮书:贵阳城市创新发展报告》等专著60余部。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十九大开启新时代,京津冀引领新未来”为主题的论坛发言为主体。其中的三个分论坛分别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与长城文化保护利用”“雄安新区:未来之城与创新之路”“迈向世界舞台中央与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来自京津冀三地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200余人以及20多家媒体参加了本届年会。本书是本届年会论文集,收录了京津冀三地专家学者在本届年会上的演讲内容,供相关政府部门决策和相关领域研究人员参考。

展开
精彩书评

作为北京市知名的城市问题专家,连玉明率先公开提出了设立中央政务区的构想。

——《中国新闻周刊》


展开
精彩书摘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的京津冀

文 魁

【摘 要】本文先阐明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然后进一步分析发展战略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时代价值、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京津冀城市群、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

鼻子”,据此提出了北京城市的三大任务。

我们一直呼吁“顶层设计”,如今,十九大报告对中国新时代的发展已经做出战略安排,《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已经先后发布。应该说,蓝图已经绘就。接下来就应该是“一张蓝图干到底”,实现规划和目标。

一张蓝图干到底的首要任务是看懂蓝图,找到自己和总体蓝图对接的方位,正确把握自己承担的使命和蓝图的战略意图。

一、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第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谋划。包括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也包括基本矛盾和后边新征程的战略安排。十九大报告里一共分为十三部分,现代经济体系为第五部分。

第二,现代经济体系是对中国经济的最新概括。中国开始经济改革的时候,是运用了汉语的特点,在英语中制度、体系、体制都是system,但是我们巧妙地运用了不同的理解,分离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中国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动摇,改革的是经济体制,在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中,是从有计划商品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九大报告中在谈到经

济发展的时候,提出了“现代经济体系”这样一个新的概念,这是在“经济制

度”“经济体制”之后又一次新的概括。关于这个概括的内涵,给我们留下了

理论界发展的空间,其中就这个概念的提出有两句很重要的话:一是跨越关口

的迫切要求,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对于经济学界,这是需要深入研

究的概念。

第三,十九大报告中现代经济体系的总体框架,除了总方针还讲了六个问题,分别是质量着力点、创新战略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开放新格局。其中质量着力点是强调质量,核心是强调中国已经由强调高速的经济增长转到高质量的经济发展。

第四,现代经济体系中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包括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资源地区转型发展、边疆发展、陆海统筹,这七个方面中有四句跟我们研究直接相关。一是要形成区域协调发

展的新机制,后面我要说,实现经济发展,国家、中央寄予很大的希望,就

是探索这个新机制。二是关于城市群,后面也是直接相关的。三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四是长江经济带,五是资源地区转型发展,六是边疆发展,七是陆海统筹。京津冀其中就包括海陆统筹,所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二、协调发展战略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区域差异比较大,发展不平衡。1999年以后,逐步形成了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这样的格局。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进一步提出“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几大战略,以此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区域发展,形成了东西南北纵横联动新的格局。立足是要解

决十九大报告中所讲的发展矛盾的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要实现全国经济发展的全方位、系统化,各个区域要有联动性、全局性、协同性和整体性。所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意图为了优化空间结构、拓展新空间,另外也是现代经济体系重要的支撑,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方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从这

个战略去看京津冀协同发展。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强调全国协调战略的时候用的是“协调”,而京津冀用的是“协同”,“协调”和“协同”一字之差,但是反映出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是不一样的,即一个是全国各个大区域之间是要协调的,而京津冀区域内部是要更紧密一些,是要实现协同。

另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是世界级的城市群,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机制和路径是区域发展的第一要求,就是指着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探索和拿出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来,所以我们承担很重要的任务,中央也寄予很大的希望。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京津冀引领新未来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的京津冀 / 文 魁 2

以可持续城市理念建设雄安新区 / 赵 弘 8

长城旅游发展之文化敬畏 / 董耀会 20

雄安新区建设与文化传承创新 / 李军凯 26

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

展 / 连玉明 37

第二章 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与长城文化保护利用

借力城市品牌,建设文化中心——加强北京作为全国文化

中心建设的可能性路径 / 刘新鑫 46

新一轮京张文化协同发展 / 张贵祥 陈润羊 60

京津冀协同下的长城文化经济廊道 / 彭运辉 74

京津冀旅游经济空间格局探讨 / 白翠玲 84

国外线性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

李 霞 92

基于长城等垄断性旅游资源的北京城市功能定位与京津冀

旅游协同发展研究 / 窦 群 

五彩长城及其“五共”机制构建 / 李金英 苗泽华 赵现锋 115

线性文化遗产视角下京津冀长城文化带保护利用面临困境

与思路研究 / 楚文杰 127

以长城文化带为纽带促进京津冀区域“多维链状”协同发

展 / 王丽锟 139

我国长城保护政策现状与问题研究 / 刘明霞 韩广义 147

长城文脉与京承长城民族文化走廊建设 / 毕国忠 155

关于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加强长城保护的研究 /

刘 娜 164

认知与信仰——关于长城文化属性的思考 / 周彩伶 173

密云长城的特点、保护与发展 / 陈奉生 181

怀柔长城文化的认知与思考 / 于书文 185

浅谈长城保护利用的三种主要模式 / 杨广文 198

北京长城文化带建设给延庆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范学新 203

北京门头沟区长城调研报告 / 顾大勇 211

第三章 雄安新区:未来之城与创新之路

雄安新区创新建设生态城的思考 / 朱晓青 228

争取雄安新区地方立法权之必要性及对策 / 杨福忠 236

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发展下雄安新区创新发展研究 /

严文杰 243

雄安新区公益类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估研究 /

关注“政策间隙期”雄安新区居民社会心态 /

彭宗超 曹 峰 265

基于CTI 理论框架的雄安新区与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

张 贵 279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两个战略维度——兼论雄安新区的战略

谋定 / 梁建洪 287

发挥天津优势推动天津与雄安新区协同发展 / 王 刚 293

从雄安新区产业定位看京津冀产业发展与协同 / 吕 波 299

第四章 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

京津冀城市群综合承载力测评及未来思考 / 阎东彬 306

加速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中等城市建设 / 蔡玉胜 319

区域中心城市崛起与京津冀协同发展 / 郭晓杰 327

京津冀地区银行业的区域差异与协同发展 / 宋芳秀 336

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研究 / 李珊珊 351

京津冀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的对策研究综述 / 张 国 362

文化软实力与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研究 /

刘 波 臧学英 376

谈京津冀如何引领“美丽中国”建设 / 周剑良 384

附录一 389

附录二 391

附录三 39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淄博市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