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伦敦设计博物馆而言,设计的重要性在于它是洞悉周围世界的一种途径。设计要充分利用技术和生产工艺,但更重要的是了解人以及人们的需求。好的设计不仅能解决现实问题,还关乎生活之道。
设计要对产品功能有全面的了解,满足人们情感和实用的需求。汽车,作为实现人类在空间位置转移的工具,在无意中带来诸多影响,一方面其招致污染、破坏城市环境、引发事故,另一方面有些车造型精美,还能被人收藏。
设计博物馆成立于1989年,其创始人特伦斯·康兰(Terence Conran)常说:想要设计一件产品,先要搞清楚如何制造它。设计要有清晰的思路。意大利杰出设计师维克·马吉斯特拉蒂(Vico Magistretti)对他的学生说,哪怕画出非常出色的图纸,都称不上真正完成了设计,除非他们能在电话中把设计思路详尽道来。
设计这一概念要追溯至工业革命,彼时工厂引进机器,能在短时间内生产成百上千件一模一样的产品,这打破了生产者与使用者、匠人与顾客的直接联系。建立手工作坊主要需要时间和技术上的投入,而创办工厂则需要更多的资金。手工制品的制造成本不会随着数量的积累而降低,而在工厂生产中,一旦回本,单件产品的造价就微乎其微了。
设计师出现后,扮演着生产商和使用者中间人的角色。他们在工作中考虑的不是某个个体,而是千千万万用户的需求。由于设计师多受雇于生产商,除了考虑何种设计切合用户需求之外,他们还必须要了解什么样的产品卖的出去。
蒸汽革命为生产线提供动力,自此,科技迅猛发展。数字化的“大爆炸”改变了我们使用工具的方式,智能手机集之前几十种物品的功能于一身,包括摄像机、音乐播放器、笔记本电脑、地图、玩具等等。此前产品的一些活动部件能为设计师提供设计的出发点,思考如何赋予产品意义、设计产品造型,而这在数码产品里却属鲜有。
与此同时,新的生产工艺如积层制造(也称3D打印)不仅在淘汰旧式工厂,还为用户提供自行设计、生产的机会。
但设计的魅力就在于其不断改变,适应这些变化。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