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刷牙很重要
孩子为什么不喜欢刷牙呢?很多父母对于这个问题都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孩子喜欢牙疼的滋味吗?当然不是。孩子不喜欢刷牙的原因千奇百怪:有的孩子觉得刷牙是在浪费时间,有刷牙的工夫,他们更愿意多玩几分钟;有的孩子不喜欢嘴巴里有异物,因为过于排斥牙刷,他们在刷牙的时候会出现干呕的情况;有的孩子不喜欢牙膏的味道,那么父母就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为孩子选购他们喜欢的牙膏;有的孩子认为刷牙太无趣了,当然,刷牙肯定是没有游戏有趣……面对各种各样的原因,父母如何才能让孩子爱上刷牙呢?
毋庸置疑,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对于不喜欢牙刷的小朋友,可以换成电动的,给孩子带来新鲜感;对于不喜欢味道的小朋友,可以选购他们喜欢的味道;对于认为刷牙无趣的小朋友,不如给他们准备一个沙漏,让他们一边刷牙,一边欣赏沙漏……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大概就是如此吧。
还有的孩子之所以不愿意刷牙,是因为父母从未培养过孩子刷牙的习惯,本身对于孩子刷牙的态度就不够坚定,为此在监督孩子刷牙的过程中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结果可想而知,哪个孩子不想偷懒呢?尤其是对于自己本来就不愿意做的
事情。因而从父母的角度来说,必须端正态度,认识到刷牙的重要性,才能督促孩子刷牙,帮助孩子养成刷牙的好习惯。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类在摄入食物的时候,首先就是把食物放入口腔里进行咀嚼,因而也可以说口腔是人类健康的大门。常言道,病从口入,是有道理的。要想保证身体健康,除了要保证进入口中的食物干净清洁之外,还要保证口腔的干净卫生、没有溃疡,也要保证牙齿是很坚固的,没有龋齿。有口腔科的专家经过研究证明,在现代社会中,幼儿龋齿占据口腔疾病很大的比例。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儿龋齿的患病比例还在持续攀升。聪明的父母看到这里一定知道,要想保证口腔健康和卫生,就要从幼儿开始着手,这样才能循序渐进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当然,让孩子爱上刷牙,觉得刷牙是每天都要做好的一件事很重要。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身教作用大于言传,为此父母一定要为孩子做好榜样。在孩子刷牙的时候,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刷牙,看着镜子里一大一小两个人同时刷牙,是不是也很有趣呢?在此过程中,父母还可以给孩子示范如何正确刷牙。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人的刷牙方式都不正确,也有一部分人采取横着刷牙的方式,导致牙龈受伤严重。因此在教孩子刷牙的时候,父母首先要保证自己的刷牙方式是正确的,这样才能让孩子一步到位,动作规范,也更好地保护牙齿。
很多孩子对于龋齿都怀有侥幸心理,尤其是当父母告诉他们如果不认真刷牙,牙齿就会长虫子的时候,他们也许一开始还会害怕,日久天长就会不以为然。为了帮助孩子重视刷牙,认识到口腔卫生的重要性,父母不妨带着孩子去口腔科进行实地考察,还可以让孩子假扮小医生给父母看牙。在此过程中,孩子会更加认识到口腔卫生的重要性。
要想保持口腔卫生和健康,还要从饮食方面加以控制。现代社会,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幼儿患上龋齿,就是因为如今的孩子有条件吃大量的甜食,还有的孩子喜欢喝可乐等碳酸饮料,这些饮料也会腐蚀牙齿。所以,父母在给孩子搭配健康饮食的时候,就要告诉孩子少吃甜食、少喝碳酸饮料,更要适度拒绝巧克力等糖果,这样才能维持口腔的清爽环境,有助于牙齿健康。
记住,好习惯要从小养成。如今很多卫生观念很强的父母,哪怕在孩子还没有长牙的时候,也会用纱布包裹手指,或者是买专用的硅胶指套牙刷,给孩子按摩和清洁牙龈,这对于帮助孩子爱上刷牙有利无弊。
教孩子成为家庭小主人
我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已经走入社会,成家立业,也为人父母。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在生育年龄时,还只生一个孩子。这就造成了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那就是四个老人,看着一对年轻的夫妻,而这对夫妻只有一个孩子。这就是4-2-1家庭结构。在4-2-1家庭结构里,四个老人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为了照顾好自己的孩子,也因为隔代亲,他们更加疼爱孙辈。为此,作为家里一根独苗的孩子,从小就在父母无微不至的照顾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全心全意的呵护下成长,理所当然过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什么都不用做,也什么都不会做。
然而,父母即使再爱孩子,也不可能始终呵护、陪伴和照顾孩子。渐渐地,祖辈老去,父母也日渐衰老,孩子必须支撑起整个家庭,面对属于自己的人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在长期的溺爱中一无所能,他们又该如何经营自己的人生呢?所以明智的父母不会一味地溺爱孩子,更不会把孩子养育成“巨婴”,而是会根据孩子成长的脚步,有的放矢地锻炼孩子的能力,提升孩子的实力,这样一来,有朝一日孩子成为家庭栋梁,才不至于抓狂,也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活出自己的精彩。所以当孩子表现出过度懒惰的行为时,父母一定不要为了疼爱孩子而骄纵孩子,而是要当机立断找机会锻炼孩子。常言道,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多吃苦没关系,这是先苦后甜。如果孩子从未吃过苦,也没有任何担当,那么将来可有的苦要吃呢!
放学之后,乐嘉很快就把作业写完了,然后就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爸爸要加班,晚些才能回家,所以妈妈一边准备晚饭,一边惦记着水池里的碗筷还没有洗呢!为此,妈妈喊乐嘉:“乐嘉,来帮妈妈洗碗筷,这样爸爸回家就可以吃饭了!”乐嘉假装没听见,坐在沙发上根本没动窝。妈妈等了半天没有等到乐嘉的回应,有些窝火,拿着锅铲径直走到电视机前,关掉电视机,严肃地对乐嘉说:“乐嘉,我让你洗碗,你没听到吗?”乐嘉皱着眉头说:“碗筷不都是爸爸洗吗?”妈妈说:“爸爸加班,要晚点儿回来。”乐嘉还是纹丝不动:“那等爸爸回来再洗吧!”妈妈实在控制不住怒气,训斥乐嘉:“你这个孩子怎么回事,爸爸今天加班,那么辛苦,你就不能洗碗吗?还非得留给爸爸下班回来再洗吗?”看到妈妈语气激动,乐嘉这才极不情愿地从沙发上站起身,走到厨房去洗碗。
如今,有几个孩子能主动做家务,以为父母分担家务为傲呢?他们总是能懒就懒、能躲就躲,根本不愿意做任何事情。这正是孩子缺乏吃苦精神的表现。当然,孩子不是生而就勤快的,也不是生而就懒惰的。孩子之所以懒惰,与父母的教养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很多妈妈都是全能手,家里家外一把抓,总觉得有些活儿与其让孩子干,孩子又干不好,妈妈还得跟着收拾残局,不如自己去干呢!正是妈妈这样的思想,导致她们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做家务锻炼能力的机会,为此孩子乐得清闲,也就越发懒
惰。还有的家里有老人帮忙,老人特别疼爱孙子孙女,就连学校里进行大扫除,他们都要拿着抹布、笤帚去给孩子代劳,更何况是在家里呢?长此以往,孩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思想,还误以为连宇宙都是围绕着他们旋转的,根本不会主动做事情。有些孩子还特别贪婪,他们从来不感激父母的付出,只是抱怨父母对他们过度管教。这样不知感恩的思想是很危险的,父母要警惕和重视。
此外,有很多父母特别看重孩子的学习,当孩子对做家务有兴致,也想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父母直接告诉孩子:“你的任务就是学习,你只要把学习成绩搞好,我们对你没有更多的要求。”学习和做家务之间是相互矛盾的吗?当然不是。孩子可以做家务,也可以好好学习,一个爱做家务的孩子,在实际能力得以提升的同时,学习能力也会水涨船高。所以父母不要先对孩子口不择言,误导孩子对做家务和好好学习产生错误的思想认识。
为了帮助孩子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父母可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孩子也许一次两次都做不好,只要练习的次数越来越多,他们就会做得更好。当然,在做家务的过程中,简单的家务活孩子可以自己做,难度大一些的家务活,父母也不要让孩子放弃,而是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在此过程中,父母与孩子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干活的效率也会更高。记住,现代社会已经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如果孩子只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能力,同样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父母要让孩子积极进取、努力拼搏,这样孩子才会真正成为人生的强者,在成长的过程中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从而在人生中所向披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