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十年代,汝龙译《契诃夫小说选集》二十七册陆续出版,收入小说二百余篇。该选集每册取名活泼引人,便于携带阅读,影响深远。应广大读者的要求,人民文学出版社决定修订重版该选集,采用汝龙先生生前据俄文版重新校订过的译文,以飨读者。
★方便携带,高质感触感膜封面清新亮丽,给你带来更好的阅读享受!
★随书免费赠送有声书!
本集选收小说8篇。在《苦恼》里作者借马车夫的寂寞心情控诉了黑暗的社会;《我的一生》写出了一个富于理想,但性格软弱的知识分子的挣扎。……
在别墅区火车站的月台上,有一对新婚夫妇在散步。他搂住她的腰,她依偎着他,两个人都感到幸福。月亮从云层中探出头来,瞧着他们,皱起眉头:大概它心里嫉妒,为它那寂寞的而且谁也不需要的处女生活感到懊丧吧。纹丝不动的空气里饱含着丁香花和稠李花的香气。铁道对面,不知什么地方,有一只长脚秧鸡在叫。……
“多么好,萨沙,多么好啊!”妻子说,“真的,这简直跟做梦似的。你看,那个小树林显得多么安适而亲切!那些坚固而沉默的电线杆子多么可爱!它们,萨沙,给四周的景物添了生气,它们在说:那边,在一个什么地方,有许多人……有文明。……每逢清风轻轻地把奔驰的火车的响声送到你耳边来,难道你不感到高兴吗?”
“是的。……不过,你的手多么热!这是因为你激动,瓦丽雅。……今天我们的晚饭有些什么菜?”
“有冷杂拌汤,有仔鸡。……那只仔鸡够我俩吃的了。城里有人给你带来了沙丁鱼和咸鱼肉。”
月亮仿佛闻了一撮鼻烟似的,藏到云层里面去了。人类的幸福使它联想到它的孤独生涯,联想到它在树林和山谷后面那张孤零零的床。……
“火车开来了!”瓦丽雅说,“多好啊!”
远方露出三只火红的眼睛。这个小火车站的站长走到月台上来。那两道铁轨旁边,这儿那儿地闪着信号灯的灯光。
“我们把这趟火车送走,就回家去,”萨沙说,打了个呵欠,“我和你生活得真好,瓦丽雅,好得简直叫人没法相信!”
一个乌黑而可怕的庞然大物不出声地朝月台爬过来,停住了。半明半暗的车窗里闪过睡意蒙眬的脸、帽子、肩膀。……
“啊!啊!”一个车厢里传来说话声,“瓦丽雅跟她丈夫来接我们了!那就是他们!瓦丽雅!……瓦丽雅!啊!”
两个小姑娘从车厢里跳下来,搂住瓦丽雅的脖子。她们后面出现一个上了年纪的胖太太和一个又高又瘦的先生,留着白色连鬓胡子,随后是两个男中学生,身上背着行李,中学生后面是个女家庭教师,女教师后面还有个老奶奶。
“我们来了,我们来了,好朋友!”留着连鬓胡子的先生握了握萨沙的手,开口说,“也许你等急了吧!恐怕你在骂舅舅不来了!这是柯里亚、柯斯嘉、尼娜、菲法……我的孩子们!你们来吻表哥萨沙!我们全班人马都到你这儿来了,住上这么三四天。我想,我们不致给你们添麻烦吧?你可千万不要讲客气。”
那对夫妇看见舅舅和他一家人,吓得心惊肉跳。在舅舅讲话和大家互相接吻的时候,萨沙的脑海里闪过一个画面:他和他的妻子把他们的三个房间、枕头、被子统统让给客人们,那些咸鱼肉、沙丁鱼、冷杂拌汤一刹那间吃得精光,表弟们摘掉花朵,泼翻墨水,吵吵闹闹,舅母成天价讲她的病(绦虫病和心口痛),讲她在娘家原是冯·芬契赫男爵小姐。……
萨沙带着憎恨的神情瞧他的年轻的妻子,凑着她的耳朵小声说:“他们是来看你的……见他们的鬼!”
“不,他们是来找你的!”她回答说,脸色苍白,也露出憎恨和气愤的神情,“这不是我的亲戚,是你的!”
目次
我的一生
苦恼
诽谤
无题
阿尔比昂的女儿
胖子和瘦子
功败垂成
别墅的住客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
★在中国文学翻译界,汝龙翻译的契诃夫,最为传神地表达了原著的精髓。如同朱生豪之于莎士比亚,傅雷之于巴尔扎克,草婴之于托尔斯泰,汝龙对契诃夫的执着,使其成为契诃夫在中国名副其实的代言人。正如巴金所说:“他把全身心都放在契诃夫身上,他使更多读者爱上了契诃夫。”
★汝龙这位“个体单干户”翻译家,用四十年的时间,毕其一人之力,自学英语和俄语,翻译了契诃夫的全集。人们通过汝龙,认识了契诃夫的智慧与幽默;契诃夫通过汝龙,在中国读者心中扎了根。
★冯骥才曾提过一件汝龙翻译契诃夫小说的故事:“记得上世纪80年代初,一家出版社想出版契诃夫的作品,因与翻译契诃夫作品的专家汝龙谈不拢,便绕过汝龙,邀请了一些俄文专家,试译契诃夫的《套中人》。大家全都译这篇小说,为了看谁译得好。结果没有一人能够把契诃夫的味道译出来,最终还得去找汝龙。好像唱《失空斩》,只有马连良才是孔明的味儿”。
契诃夫创造了新的形式,因此我丝毫不假作谦虚地肯定地说,在技巧方面契诃夫远比我为高明!——列夫·托尔斯泰
作为文体家,契诃夫在我们当代的艺术家中是唯一掌握了“言简意赅”的高超艺术的。——高尔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