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从后文学到新人文(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第三辑))
0.00     定价 ¥ 53.00
深圳南山图书馆
  • ISBN:
    9787532178858
  • 作      者:
    刘大先
  • 出 版 社 :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新媒体文艺 / 青春亚文化 / 底层与城市文学 / 科幻浪潮 / 武侠类型的拓展 / 边疆与少数民族书写


打破现有的真理体制,以直观、情感与体验的方式整全性的、含混性地想象与思考“不可思议”之事


展开
作者简介

刘大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民族文学研究》编辑部主任、副主编,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著有《现代中国与少数民族文学》《文学的共和》《千灯互照》《无情世界的感情》《未眠书》《时光的木乃伊》等。曾获第七届鲁迅文学奖、第四届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第八届胡绳青年学术奖提名奖、第四届全国民族研究优秀成果奖等。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后文学”到“新人文”为线索,在描述晚近三十余年新兴的文学/文化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一系列相关理论命题,它们包括赛博格的现实与书写、碎片化时代总体性思考的可能性、后革命时代历史感的确立、“传统”的发明与使用、“真实性”话语的诗学与政治学、文化多样性的资源及其危机、世俗化时代的信仰及其表述等,并对“抒情传统”“华语语系文学”和“文化多元主义”等话语进行了论辩。

全书通过棱镜式的结构,从不同的角度与维度切入到我们时代最为根本的文学/文化现象与问题,较之于为了取得形式上的整饬而强行在某个理论架构中进行钮合,作者刘大先更希望它是“散点透视”的、生长性的,保持着敞开的态度。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赛博格的怕与爱 

第二章  总体性、例外状态与情动现实  

第三章  后青春的形象与贫困  

第四章  传统位移、趣味主义与文化救赎  

第五章  当代经验、民族志转向与非虚构写作  



第六章  城市的胜利与城市书写的再造  

第七章  边地作为方法与问题  

第八章  世俗化时代的信仰与生存  

附录  

缘情、激情与共情——抒情及其现代命运  

“华语语系文学”的理论生产及其诞妄  

积极的多样性——文化多元主义的超越与少数民族文化愿景  

本书涉及的作品与研究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