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电影高等教育:经验与前瞻》:
非常感谢北京电影学院的盛情邀请,让我有机会在这里与在座的各位分享本人对于阿根廷国立大学中所实施视听教育的一些看法。同时,我还要感谢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正是它促成了校际交流,自从加入该组织之后,我本人以及我所在的学院均获益匪浅。
阿根廷的军政统治在一定时期将国家带进无尽的黑暗中,而20世纪80年代末,推翻了军政统治,阿根廷国内从此开启了民主进程,并且随着民主的持续发展,国内陆续建立了40多所电影院校,其中包括许多公办学校,分别设立在国立大学内部,而其他的一些则是专业性的私立院校。
就国立大学内部设立视听学院而言,我算是一名积极的支持者与推动者。现在我打算谈一谈对于这些学院的一些个人看法。
这些视听院校的设立是一种偶然,还是当时政治运动的必然产物?我认为这并不是一种偶然。相反,我坚信这正是那一时期社会政治运动的必然产物。幸运的是,这场运动发生在了阿根廷。当时,我特别希望运动能够迎来决定性的转变,而那些逆潮流而行的反民主团体却试图继续掌管国家的命运。当时创建的许多院校都已不复存在,而国立大学下设的学院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本人曾参与了两所学院的创立。它们分别隶属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省中心大学。这两所学院得到蓬勃发展,声名鹊起。此外,我还参与了一所私立学校的创立,但这所学校早已不复存在了。所以,我想重点谈一谈国立大学下设的各个电影学院。
设立这些学院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电影专业人才、复合型技术人才、编剧、电影制作人与制片人等。得益于技术的发展,课程中融人了新的教学内容及诸如电视、网络与互联网一类的新潮视听语汇。并且,视听表达的根基——电影语言——也成为视听语言发展的基础。就此,我们可以说这些设立在国立大学内部的各个学院培养了大量的国内知名的专业人才与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充满整个银幕。而且,他们在国际上也享有盛名,因为他们的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巡回上映,在美国奥斯卡、法国戛纳和德国柏林等国际电影节(奖)上斩获了众多大奖。
但是,我们不禁要问,这些设立在国立大学框架下的视听学院,它们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呢?
这些学院均由国家财政资助,为学生提供免费教育。由已故前总统劳尔·阿方辛博士提议设立的一项国家法律规定,所有高中毕业生均有权免试接受高等教育。这一举措在全球范围内尚属首次。因此,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子们选择学习视听课程,而且人数逐年递增,目前总人数已达到15000人。
阿方辛政府出台的这一免费政策满足了公众的期望,特别是满足了年轻人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渴望。而在此之前,也就是黑暗的军政统治时期,政府严格限制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现在,让我们回到上面提出的问题:国立大学下设的视听学院有哪些具体目标?
毫无疑问,若想在视听媒体领域获得成长,学生就必须掌握技术方面的知识,这是毫无悬念的。并且必须了解传统的叙事模式,只有这样才能驾驭,甚至是超越这些叙事模式。此外,还必须了解相关的理念、提高视听制作相关的技能;必须熟知受众的喜好,从而实施合理的发行与展示策略。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然而,这样一来,国立大学内部教学背后的这一目标就限制了国家在培养年轻人在视听领域发展所做出的努力。而且,上述提及的知识在网上都有迹可循,学生也可去专业的院校进行学习。
国立大学内部设立的这类视听学院,其主要目的是创建民族身份、巩固民族文化,鼓励制片人和制片商进行创作、围绕变化中的标准进行思考,为观众提供作品,培养受众忠诚度,从而展示我们自身的文化优势与精髓。做到这一点之后,我们就可以在拉美地区乃至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自我推销。另外一个目标则是,以音像的形式进行知识的传授,从而向国民乃至全世界人民传递我们的文化精髓。国立大学提供的教育让我们学会如何在国际上展示自身的地位,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在电影中加入这个主题就能够进一步彰显我们的民族身份,从而让整个世界都来了解我们。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