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柏拉图主义的助产士
0.00     定价 ¥ 68.00
深圳南山图书馆
  • ISBN:
    9787508099361
  • 作      者:
    [英]赛德利(David,Sedley)
  • 译      者:
    郭昊航
  • 出 版 社 :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David Sedley,讲席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耶鲁、加利福尼亚、康奈尔等多所大学客座教授。
展开
内容介绍
  柏拉图的《泰阿泰德》是认识论发展史上影响非常深远的文本之一。但柏拉图为什么写这篇对话?是要支持他那些为人熟知的形而上学学说吗?还是要表明他本人与这些学说保持着距离?
  赛德利提供了中道式的理解,认为柏拉图晚期学说非但没有背弃他所继承的苏格拉底遗产,反而正是该遗产的自然结果。对话中所呈现的苏格拉底不是“柏拉图主义者”,但显然已是“柏拉图主义”的助产士。
  《柏拉图主义的助产士》作者基于近现代几种盛行的《泰阿泰德》解读方法,将传统哲学眼光同分析哲学方法相结合,**出一套全新的解释思路。作者精细入微的逐句解读和高屋建瓴的整体把握带领我们看到,对话中苏格拉底的洞见屡屡预示并召唤着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和自然哲学,就此而言,这里的苏格拉底早已堪称柏拉图主义的“助产士”。由此,柏拉图思想前后相继的一贯性得到彰显,而苏格拉底与柏拉图思想之间的延续性也得以确证。
展开
精彩书摘
  《柏拉图主义的助产士》:
  接下来一段(172c2-174b8)的主要功能就是表明,正义毕竟不像很多人所以为的那样,不是具有相对性的价值。这一语词让人有相对性的印象是由一种狭隘的观点而起,一人若留心城邦中的种种正义和不义之事——在法庭上、集会中、议会里——便会秉持该观点。特别强调法庭这一点,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柏拉图照例要隐晦地暗示苏格拉底即将受审一事。在这里有必要忆一忆《高尔吉亚》,其中同样多处提到哲人由于拒斥那种虽受法庭看中、形式却不人流的修辞,而无法在法庭上为自己辩护。也不要忘了《理想国》中的洞穴比喻。那个囚徒从洞中的幻影世界逃离,却又为了启蒙同胞而返回洞穴,他在被迫为那只不过是幻影的正义而争辩之时,展现出了“在法庭上及别的什么地方”(517d8)都尽显愚蠢的行为。正因如此,那些尚未得解放的囚徒一心想要将他杀掉(如517a4-6所暗示),便显得不足为奇。
  苏格拉底最终将被法庭定罪的隐晦预言,也在《泰阿泰德》的离题漫谈部分得到同样有力地呈现,另外,这部分内容还再次强调了哲人在法庭上看起来会有多么滑稽(174c2-6)。这里缺欠的——依据我所做的全局性解释进行预言——就是关于洞穴的形而上学,即没有对洞穴之内的可感世界和洞穴之外的可知世界进行区分。而仍被囚禁的囚徒与获得解放的囚徒之间的对比则得到表现,因为这里对比了经常出入法庭的奴隶与被视为唯一拥有自由的哲人。
  苏格拉底解释说,造成司法领域和哲学领域之差异的缘由,是严格强制的时间限制,这一限制仅对法庭演说有所约束,而无碍于哲学论述。这一部分与苏格拉底自身命运的关联,会在《泰阿泰德》这篇对话结尾处重新成为焦点,在那里,我们得到了一个诡谲的提醒:哲人对时间的自由使用并非完全不受法庭对奴隶的那般要求的损害;苏格拉底说他现在必须离开了,更加深入的哲学讨论得推迟到第二天,因为他要参加一场大执政官(king Archon)出席的听证会,会上他将就美勒托(Meletus)的指控做出答复。(熟悉《游叙弗伦》的读者会意识到,在柏拉图构建的戏剧世界里,苏格拉底会在前往这场听证会的途中遇见宗教狂热分子游叙弗伦,并且在开始听证前与游叙弗伦进行一番力图揭示虔敬本性的对话。这对于我们理解离题漫谈不无意义。)
  目前为止,在离题漫谈的开篇处,通过一些在很大程度上为人熟知的表述,哲人在法律程序上显出的天资匮乏已然展现无遗,而且,离题漫谈也与柏拉图早先的一些尝试勾连了起来,从最开始的《申辩》一直到对苏格拉底未能获得赦免的缘由给出的解释,都得以贯通。但是,接下来我们将领略这些老套主题中的旧瓶新酒——维护正义作为一种绝对价值的地位。
  哲人对由集会、法庭和议会构成的世俗生活的漠不关心,在近乎戏谑的偏激表述中得到刻画。堂堂哲人不但不知道去往市场以及其他一些处理政治和法律业务的场所的道路,而且,他其实也不知道其他任何关于城邦中政治和社会的事务,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这些事情(173c7-e1)。
  ……
展开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一 开篇
1 界定《泰阿泰德》
2 解释几种
3 《泰阿泰德》的作者之声
4 柏拉图主义的助产士
5 柏拉图的一位论主义
6 开场
7 认识论抑或伦理学?
8 定义问题(146c7-147c7)
9 数学(147c7-148d7)
10 助产术与回忆说
11 助产士的百宝囊
12 助产术的效果

二 “知识即是感知
1 进入普罗塔戈拉
2 流变
3 三个论点
4 广义的和狭义的普罗塔戈拉主义

三 相对主义
1 普罗塔戈拉第一批判(161b8-168c7)
2 普罗塔戈拉第二批判(169d3-171e9)
3 价值相对主义(172a1-c1)
4 拓宽视角(172c2-176a1)
5 神(176a2-177c4)
6 虔敬
7 普罗塔戈拉最终批判(177c2-179b9)
……

四 感知
五 假的谜题
六 解释

参考文献
文献出处索引
总索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