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孩子沟通心理学
0.00     定价 ¥ 48.00
深圳南山图书馆
  • ISBN:
    9787516830369
  • 作      者:
    姚欢华
  • 出 版 社 :
    台海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 读懂孩子的心,是正确沟通的前提

√ 先理解再教导:没有不会表达的孩子,只有不会倾听的父母

√ 放下架子:学会跟孩子商量而不是命令

√ 巧用表扬:多鼓励、少否定,孩子也有自尊心

√ 不吼不叫:言辞平和的父母更能得到尊重与信任

√ 精准沟通:针对孩子性格给予合理建议

√ 与自己对话:引导孩子客观评价自我


展开
作者简介
姚欢华,不错教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双向养育认证导师,上海市终身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会员。擅长情绪管理,亲子沟通。在教育一线长达22年,始终坚持按照孩子的发展规律和天性教育孩子,认为陪伴是父母给孩子优选的教养。
展开
内容介绍

父母究竟如何与孩子沟通?从某种程度来说,孩子的行为可以看成是一扇门,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则是关着门的屋子。我们站在孩子的门外与他们沟通,自然效果不好。唯有打开门,走进屋子里,才能真正实现无障碍的高效沟通。

展开
精彩书摘

1.请一定要坦然接纳你的孩子
   不管孩子的实际性格是怎样的,有哪些比较严重的不足和缺陷,请一定要坦然接纳你的孩子。父母是孩子最亲近、最值得信任的人,同时也是最依赖的人,父母长期的“批评否定式”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损伤他们的安全感,促使其性格朝着畏畏缩缩、胆小、自我否定、懦弱、缺乏独立性的方向发展,这绝对不是我们所愿意看到的结果。
   让男孩子穿花衣服,留长发梳小辫子;让女儿穿男式服装,当“假小子”养;只要考试成绩差,就大发雷霆;孩子性格跳脱,安静不下来,非要让孩子去学围棋、书法……这些现象在我们身边其实很常见。实际上,这样的教养方法并不恰当,而且很真实地反映出,相当一部分父母不具备接纳孩子的能力。
   所谓“接纳”,即不管孩子身上的优点还是缺点,都能坦然接受,不因其缺点而发火训斥孩子,也不怕丢面子一味地否认掩饰,而是能客观平静地看待孩子和自身的问题。“我希望我所爱的,能够按自我的意愿,依其自我的方式生长和发展,而不是服务于我的目的。”弗洛姆所倡导的这种接纳精神,正是如今我们很多父母身上所欠缺的部分。
   小丁是一个九年级的初中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平时上课也爱调皮捣蛋,所以学习成绩一直不太好。
   为了小丁的学习问题,小丁妈可谓操碎了心,监督小丁写家庭作业,花大价钱请家教,隔三岔五和老师们交流……总之办法用了一大堆,可没一个管用,这不眼看孩子就要考高中了,小丁妈急得不得了。
   拿到儿子的期中考试成绩,一看竟然好几科都没及格,小丁妈火冒三丈,立马气势汹汹地拧着小丁的耳朵训斥道:“你是闭着眼睛考的吗?你看看,总共才几科?竟然有这么多科不及格……”
   这种场景,相信我们并不陌生,也许我们自己的父母就是这样,也许我们正扮演着这样的父母角色,也许身边的同事、同学、邻居、亲戚就是这样教育孩子的。
   其实,上述故事中的“小丁妈”就没有做到真正地接纳孩子。很多家长最喜欢比孩子的成绩,很多时候考试分数的高低更多代表着大人的面子,很少有父母会去关心孩子自己的意愿和想法。
   每个人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尽管孩子还没有成年,但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他早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连幼儿园几岁的孩子都会有“我喜欢穿这件衣服,不喜欢那件”“我不喜欢吃胡萝卜”等独立想法,更何况大一些的孩子呢?
   不要试图去控制孩子,不要试图让孩子按照你的想法和规划去成长。孩子不是我们实现未完成愿望的“工具”,如果爱孩子,请允许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主意,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成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性格太过于活泼好动的孩子,注意力就很难在一件枯燥的事情上集中太久;性格太过于内向的孩子,就无法成为嘴甜的“社交”小能手。不管孩子高矮胖瘦、成绩好坏、性格外向还是内向,请坦然接受他们,不因其考试成绩不好而过多责备,不因其没有特长而讽刺挖苦,不因其太胆小而大声训斥。只有接纳了孩子,能情绪平静地面对孩子的缺点,我们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听到他们真实的心声。
   “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孩子都有天分,只有接纳孩子才能保护他们与生俱来的天分,才能培养出一个自信的孩子。
   值得注意的是,“接纳”并不是说孩子做了错事,也要坦然接纳而不予纠正。接纳不仅意味着接受孩子的性格与个性,还意味着尊重和关注。如果孩子犯了错,请心平气和地蹲下来,拉着孩子的手,耐心地告诉孩子哪里做错了,为什么不能这样做,是不是会伤害到他人等。这种接纳与尊重的教育方式,远远要比劈头盖脸地训斥孩子有效得多。
   2.建立亲子之间互相联结、信任的健康关系
   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我国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说过:教育孩子的所有秘密就在于相信孩子,解放孩子。作为家长,喜欢孩子,想要把孩子培养得出类拔萃,这毋庸置疑。但是说到信任孩子,许多家长却无法做到,或者说只是有折扣地对其信任。
   不管孩子长多大,在父母眼里永远都是个孩子。因此,父母总是觉得孩子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明白,孩子的事情必须要由父母来决定,这样才能让孩子少走弯路。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父母就要求孩子的言行必须符合自己的标准。
   当孩子成绩下降了,父母就会想当然地认为孩子贪玩,没有把心思全部用到学习上。如果孩子和异性交流多了,父母就会想当然地认为孩子早恋了,却不会去倾听孩子的心里话。时间久了,孩子也就不愿意再同父母交流,双方之间也就没有了沟通。没有了沟通,也就没有了信任,教育当然也就无从谈起。
   所以,作为父母,要想真正地教育好孩子,就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要知道,真正应该信任的就是孩子,因为他们还没有步入社会,他们的纯真还没有受到冲击,他们真诚、坦率,没有沾染到社会上的那些不良习气。如果父母能够从小给予孩子信任,那么他们的关系就会很和谐,即便是孩子长大了,他们之间的信赖依然会很牢固。而且很多

展开
目录

目  录

第一章 读懂孩子的心,是正确沟通的前提

1.请一定要坦然接纳你的孩子002

2.建立亲子之间互相联结、信任的健康关系004

3.赋予孩子积极的品质006

4.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008

5.理解,化解亲子间的代沟009

6.家长们的烦恼:说什么孩子都不听011

第二章 先理解再教导:没有不会表达的孩子,只有不会倾听的父母

1.聆听,叩开孩子的“心灵之门”016

2.让孩子多谈谈自己的感受 017

3.多听:引导孩子合理释放情绪020

4.父母的信任,孩子成长的动力 022

5.少说:压住火气的对话技巧024

6.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026

7.请不要直接给孩子答案028

第三章 循循善诱:主动激发孩子的表达欲

1.对孩子要循循善诱032

2.寓教于乐,做个幽默的家长033

3.激发孩子说话的兴趣036

4.转移注意力,适当躲开僵局038

5.借事或情景与孩子沟通040

6.和孩子做约定042

7.别让孩子对沟通、协商失去信心044

第四章 放下架子:学会跟孩子商量而不是命令

1.站在孩子的角度,把自己变成孩子048

2.平等,体现在生活细节上049

3.建议取代呵斥 、打骂051

4.不将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053

5.多把决定大权交给孩子054

6.家庭会议使亲子沟通更高效056

7.给孩子提供足够的安全感058

8.允许孩子指出父母的错误060

第五章 批评的技巧:正确对待孩子的错误

1.避免当众批评孩子的错误064

2.犯错不是愚蠢、无能、没出息066

3.暗示的魅力067

4.在错误中学到了什么069

5.鼓励做错事的孩子070

6.点拨法,教孩子自我反省072

7.犯错的孩子需要理解和宽容074

第六章 表达的艺术:交流要走心,把话说到孩子的心坎里

1.留意自己日常说过的话078

2.标准要始终如一,不能朝令夕改080

3.不要给孩子开空头支票082

4.陪伴,是最好的沟通083

5.最贴心的沟通方法:写信085

6.认真对待孩子提出的问题087

第七章 说不的学问:这样表达才能帮孩子建立规则意识

1.孩子懒惰松散怎么办092

2.孩子爱说谎怎么办094

3.孩子不守信用怎么办095

4.孩子不按时作息怎么办097

5.孩子乱扔东西怎么办099

6.孩子不关心父母怎么办100

7.科学应对孩子不爱写作业的毛病102

第八章 巧用表扬:多鼓励、少否定,孩子也有自尊心

1.正向教养,摒弃暴力沟通106

2.鼓励、赞美孩子时要真诚107

3.说话少否定,多肯定109

4.赞美孩子,促进孩子的正向成长111

5.鼓励、支持孩子在学习中去探索113

6.欣赏孩子,孩子越来越优秀115

7.鼓励孩子,孩子更有向上的动力117

第九章 别和叛逆期的孩子较劲:亲子无障碍沟通6招

1.和孩子讲道理要动之以情122

2.放弃对孩子的控制123

3.叛逆背后的真相 125

4.停止对孩子大吼大叫126

5.父母的不理解是孩子真正的痛128

6.别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比较130

第十章 不吼不叫:言辞平和的父母更能得到尊重与信任

1.尊重孩子的想法,跟孩子一起探讨交流134

2.家长也要向孩子敞开心扉135

3.一定要学会给孩子留面子137

4.尊重孩子的天性,不做专制型父母139

5.和孩子商量而不下命令141

6.不监工,才能培养有能力的孩子143

第十一章 会交友交益友,引导孩子提高交际口才

1.小测试:了解孩子的社交能力146

2.交友与合作:让孩子快速融入集体148

3.你的孩子是否总与人发生冲突151

4.怎样引导孩子与异性交往153

5.教养很重要:社交礼貌不能少156

6.引导孩子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158

7.孩子有社交恐惧症,家长该怎么办160

第十二章 榜样的力量:父母做什么比说什么更重要

1.诚信品质:做人要言而有信166

2.同情品质:培养孩子的同情心168

3.自尊品质:请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170

4.爱心品质:带孩子去参加慈善活动172

5.谦虚品质:懂低头才能站得更高174

6.善良品质:教孩子做一个善良的人175

7.感恩品质:言传身教的教育最有效177

8.诚实品质:不撒谎才是好孩子179

第十三章 精准沟通:针对孩子性格给予合理建议

1.敏感型性格:有效的注意力转移法184

2.扬长避短,性格也需要锤炼186

3.冲动型性格:数豆子的耐心训练法188

4.性格优化法:性格并无好坏之分190

第十四章 与自己对话:引导孩子客观评价自我

1.孩子过度膨胀,家长该怎么办194

2.与自我沟通:帮孩子找到准确定位195

3.让孩子拥有自我纠错的能力197

4.孩子自我认可度低,家长该怎么办199

5.人有自知之明才能有正确判断201

6.让孩子接纳真实、不完美的自己203

第十五章 培养包容心态:教孩子学会包容与原谅

1.小测试:看看孩子的豁达指数208

2.越包容的孩子越受欢迎210

3.教孩子学会包容与原谅212

4.遗忘是医治创伤的良药214

5.不要一心执着于成就与收获216

6.对别人要求少一点,对自己要求多一点218

第十六章 读心术:针对孩子焦虑提出应对之法

1.别让孩子陷入焦虑的泥沼中222

2.帮孩子养成提前准备的好习惯224

3.告诉孩子怎样合理排解矛盾情绪226

4.引导青春期孩子正确面对负面情绪228

5.安抚考试失利的孩子230

第十七章 非语言沟通,无声抚慰孩子的心灵

1.抱抱宝贝,心领神会234

2.用眼神与孩子沟通236

3.拍拍孩子的肩膀237

4.亲子游戏学问大239

5.手拉手,心连心241

6.传递给孩子爱的笑容243

7.抚摸,也是一种沟通24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