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名家名作导读》丛书的入选作者是目前公认的网络文学名家,入选作品是经过一段时间检验的代表作,而导读部分由目前活跃的网络文学青年评论家群体担纲。这套丛书生逢其时,它将有助于探索网络文学艺术规律,凸显网络文学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推动网络文学的主流化、精品化;同时,它也是精确的导航,通过这套丛书,我们将能够比较清晰地认识网络文学的重要作家和重要作品,比较准确地把握网络文学的发展历程和发展前景。
《芈月传》是蒋胜男的代表作,也是一部成功的女性历史题材小说。作品讲述了大秦宣太后在“大争之世”中波澜壮阔的传奇人生故事。在洋洋洒洒百万字的篇幅中,作者不仅娓娓叙述了主人公历经的九死一生的个体遭际,同时也在探析中国文明在源初阶段多元并存的气象与脉络。阅读《芈月传》后,可以毫不夸张地判定这是一部思力深厚,气势恢弘,语言雅洁,包蕴着大格局同时兼具史诗性艺术追求的文学著作。该作品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认可,本书导读者将关于《芈月传》的评论就行了收集整理归纳,分大争之世与女性精神的彰显、文学文本与影视文化的扭结、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变奏等几个部分,比较全面系统为该书进行了评价分析。
导读
第一章
蒋胜男与《芈月传》的前世今生
第一节 从一粒种子到参天大树
蒋胜男
或许我更想借芈月这一生,来展示先秦那个百家争鸣的年代,来展示那些曾经在历史舞台上活跃过的,令人向往的名士风流。
中国历史背景的故事,大一统的时期好写,诸侯割据时难写,春秋战国、南北朝、五代十国,从来就是被称为历史写作者的黑洞,事件多、人物多,而且人物之间亲戚关系复杂混乱,挖一个牵出十个来,再继续挖这十个,牵出一百个来。所以去触碰的结果,就是大部分作者,被黑洞吞了。
秦宣太后这个人,很早以前就在战国策上读到过,当时也曾经跟好多朋友说,我要写这个人物。但是,当时这个人物,也跟我许多其他故事的主角一样,只是让我放进了我故事的种子库里头去。
后来,因为写历史系列的评述文章,从夏商周逐步到春秋战国的史料一点点研读,就让这颗故事的种子,在这些史料的营养土壤里开始慢慢有了发芽的迹象。可我那时候虽然有了写这个时代小说的意愿,但还真是没决定,到底以谁为主角。
也许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2008年某个晚上,我写累了去倒杯水喝,经过客厅,看到妈妈在看电视纪录片,一句“于是有人大胆提出,兵马俑的主人并不是秦始皇,而可能是他的高祖母秦宣太后”(大致,具体记不得了)让我站住了脚,站在那儿看完了全集,又在网上找了上下集全视频来看。忽然间,那颗种子就这么破土而出,开始发芽生长。
然后,整个故事开始构思,开始成形。
写这个故事,首先是时代原因,先秦的人更自我,更自由,没有那么多的森严规矩,也没那么多的压抑和“不得已”,讲究的是“君行令,臣行意”,就算是君臣也一样是合则来,不合则走。他们的精神世界更张扬、更大胆、更狂放。所以芈月才能够以女儿身执政秦国四十一年,进而开疆拓土,问鼎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执政的太后。这是《诗经》和《楚辞》的时代,这是百家争鸣的时代,这是《战国策》的时代。
但从选择这个时代,到选择这个主角,固然是纪录片的触发,也是因为这个人物本身的故事足够精彩。秦宣太后虽然本身史料极少,但那个时代的史料却是很多,多到成为黑洞,如果不怕被黑洞吞没,那你就拥有了足够的构建空间。
而故事怎么开始,芈月从何时入场,却是一个值得考虑的事情。
当时有三个设想:一个是从秦武王举鼎而亡开始,季君之乱,诸公子争位,六国势力插手其中,然后是芈月带着嬴稷自燕国王者归来。这是比较热闹的写法,也是比较偏意识流的写法。好处是几十万字就能够搞定故事,坏处是很可能就这么变成一个故事,在激烈的戏剧冲突中,那种我想追求的历史感和文化感,反而会被冲淡。
另一个设想,是以芈月入秦为开始,这是大多数小说都会选择的开头,从一个女主角青春萌动开始,爱情、故事,都有了。但是,却容易一开始就会置身于我所不喜欢的宫斗,所以这个设想,亦被放弃了。
然后,就是现在呈现的这个故事,最艰难,也最能够展示我的表达愿望,写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所有经过。我要让这个人物从人生的第一次呼吸,就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气息。
这个故事,是芈月这一生从出生到死亡,经历了无数波折,从稚嫩到成熟,到最后执掌秦国,追求天下一统的历程。或许我更想借芈月这一生,来展示先秦那个百家争鸣的年代,来展示那些曾经在历史舞台上活跃过的,令人向往的名士风流。
定了写谁之后,首先定位的就是,她的身份是什么?她可能是楚国公主,也有可能是楚国宗女。我觉得以芈月后期执政天下的气势来说,安排她为楚威王之女,则更有气韵的连接。她是明君之女、名君之妻,最后她成了名君之母,自己成了一代执政女主。
她应该是受宠过,所以身上会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自信,这种自信让她在那个年代能够站到男人的权力场上,甚至打败他们。所以我就觉得她的小时候一定有爱和自信,如果不是在爱和自信中成长起来的人,就没有这么一个足够的内心的支撑。
但她又必须经历过很多的坎坷,在这些坎坷中,她始终会遇到一些亲人、朋友、爱人,这些人给她以信心、支持、爱,所以一直让她怀有着信心、自信的念头走到最后。
她接触过那个时代最优秀的人,不管男人,还是女人,这是个大争之世,生死常在瞬间而不能把控,这种“朝生暮死”的可能性反而让个人更彰显自我的存在感。所以这个故事里,不会有无意义的宫斗,而更多的是政治角力。
写作尤其是写历史作品,是一种与远古的能量场在对接,这种能量场越深入越庞大,最终如果你不懂得及时退出,这种能量场会把你卷入,耗尽。但你不深入,则无法找到那种与古代对接的感觉。我经常会写完一部大的作品,就会大病一场,因为柴烧过头了,透支了。但这种与历史的对话,同样是对自己的修炼和提升,你的精神能量得到庞大的支持,会让你的内心更强大,更坚韧。
写历史既痛苦又过瘾。历史小说最难写,但写过以后,就觉得写别的体裁都不如这种过瘾,都不如历史体裁能够负荷更多的知识储量,去催动自己看更多的书,查更多的资料。于是,就这么一部又一部地写下去。
这部写完以后,我并没有回头去看,而是投入了新的创作。但出版以后拿到纸质书时自己慢慢看,忽然又回想起创作中的点点滴滴来。
当初写的时候,可能处于一种“忘我”的状态中,那种情感的倾注自己并不知觉。但是现在拿着纸书看的时候,那种少年的懵懂、青春的疼痛,然后是慢慢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一个女孩子经历过许多痛苦慢慢成长蜕变的情况,反而让我自己小时候的许多旧事慢慢浮现上来。有段时间我看那些青春伤痛的文学,觉得好不真实,感觉自己似乎没有这种经历似的。我有少年的懵懂吗?有青春的疼痛吗?没有吧。但是现在再回去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发现是有的,我慢慢回想起以前的感觉来了。
芈月刚一出场,她所有动作语言,就是一个两岁的小胖妞,有其特有的儿童行为:“九公主芈月活力充沛,如同一匹小马驹似的,踩着乱鼓的节奏冲上来……小胖妞分得很清楚……母亲是负责撒娇耍赖讨要东西用的人,阿娘是会跟在她身后默默地拾玩具追着她跑的人。”
最后一章,却是“她开始变得懒散,开始变得真正像一个高龄的老人一样,所有老人应该有的但之前被她强大的意志所压制住的状态一一浮现。她开始变得耳聋、眼花,甚至开始渐渐忘记了许多人,许多事……芈月昏睡的时候越来越长了,嬴稷一步也不敢离开她”。
重翻作品,看芈月的出场,和芈月的落幕,忽然感觉,这就是一个人的一生了,从生到死。
潸然泪下。
导读
第一章 蒋胜男与《芈月传》的前世今生 \ 3
第二章 大争之世与女性精神的彰显 \ 19
第三章 文学文本与影视文化的扭结 \ 29
第四章 女性历史的衷情书写 \ 40
第五章 传统与现代的交织变奏 \ 55
选文
第一卷 少司命
前 言 \ 69
第一章 霸星现 \ 70
第二章 少司命 \ 81
第三章 垂髫年 \ 97
第四章 鹰之惑 \ 110
第五章 金丸祸 \ 127
第六章 和氏璧 \ 144
第七章 楚王殇 \ 162
第八章 南薰台 \ 177
第九章 逍遥游 \ 190
第十章 放鹰台 \ 207
第十一章 高唐台 \ 220
第十二章 西市妇 \ 234
第十三章 断肠别 \ 254
第十四章 死与生 \ 270
第十五章 慕少艾 \ 279
第十六章 绕梁琴 \ 291
第十七章 摽有梅 \ 304
第十八章 司命祭 \ 322
第十九章 不相识 \ 343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