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军旅小说《兵谣》讲述了一位纯朴忠厚的农民的儿子古义宝,怀着对未来的憧憬,在部队寻找人生出路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欲念与环境风潮的契合,使他差不多攀到人生的光辉顶点;变形行为与灵魂的反差,又让他几乎跌至罪犯的边缘。从本我到失却自我,再回归到真我,他的人生之路是一串奇特的脚印,与领导、恩人、同乡、妻子、恋人、知己,演出了一幕人生活剧。
新兵要集结开拔了。
公社大院子里比唱大戏还欢闹。一个新兵身边围一堆人,爹娘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再加小哥们儿,有的还有未婚妻。这个嘱咐他要听长官的话,那个要他好好干,这个让他别想家,未婚妻则咬耳朵让他到了外面别变心。小伙子一个个穿上新军装都变了模样,头一次感觉自己在父母兄弟姐妹和哥们儿面前一下子成人物了,喜得合不拢嘴。
古家坡有两个新兵,一个叫古义宝,一个是刘金根。
刘金根像头起性的小骡驹,满院子欢窜。
古义宝却苦着脸,没有一点喜兴,送行也只有他爹一个,连他对象林春芳 都没来,满院子新兵只有他成了个别,成了人家的反照。按说他当兵又定亲,双喜临门,应该乐得蹦乐得唱才对头,他这是怎么啦?
……
上卷 • 入梦 / 1
下卷• 出梦 / 88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
《兵谣》所达到的真实和尖锐程度,是非常值得称道的,它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李准(中国文联原副主席)
文学界对于《兵谣》的意义认识还不足。《兵谣》所塑造的“古义宝”的形象,正是我梦想多年的社会主义新人的形象。
——陈建功(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
《兵谣》如此认识人民解放军二三十年间的思想建设历程是前所未有的,而把这种新认知转化为艺术血肉,在军事长篇中更是首次。“古义宝”形象的思想深度与艺术厚度,是军事文学中从未有过的文学典型。
——陈辽(著名评论家)
《兵谣》的长处之一,在于它写出了一个个性鲜明、又富有军人品格的人物——“古义宝”,写出了一个真正的人的艰难诞生,写出了他煞费苦心地为个人谋求出路到清醒自觉地实现自我超越、直面现实和人生的心路历程
——张志忠(教授、评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