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中共大庆市委党校大庆精神课程体系、基本教材体系、学术积累常态化建设的重要推进成果,在中共大庆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由中共大庆市委党校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所组织编写。全书立足新时代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解读,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诞生的历史逻辑、孕育的实践逻辑和认识的理论逻辑三个视角,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产生的历史前提、艰难历程及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认识的不断探索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的阐释。
本书由中共大庆市委党校副校长肖铜、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所所长马英林主编,内容丰富、权威,史料珍贵,主要用作中共大庆市委党校主体班教材、大庆市基层党组织学习教材,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了解和传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上篇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诞生的历史逻辑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工业命脉中孕育
第一章毛泽东:看来发展石油工业还得革命加拼命 /003
第二章松辽盆地里发现了一个“大脚印” /021
第三章“大会战,这一办法是好的’ /044
中篇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形成的实践逻辑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石油会战中产生
第四章余秋里:川中是教师爷,使我们学乖了 /071
第五章“红点点”“黄点点”“蓝点点” /091
第六章“王进喜代表大会战的方向’ /111
第七章余秋里一口气说出了20个“严”字 /133
第八章难能可贵的“六个传家宝” /155
下篇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认识的理论逻辑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与时俱进中升华
第九章毛泽东:要去那里考察研究请教一番 /179
第十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也有自己的前世今生 /201
第十一章“两个定位”-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解读的
思想制高点 /228
参考文献 /256
后记 /258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