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储能标准分环节进行系统性梳理,所提出的储能标准体系框架能够满足储能行业发展的新需求。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2019-2020年行动计划》中明确指出“要从研发、制造推进电池储能化应用和标准化建设等方面落实相关工作。”由此可见本书可推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的制定和施行,增强标准的影响力和约束力,使储能技术能够更加有效地服务于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建设。
前言
第1章 概论
1.1 储能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
1.1.1 国际储能产业技术与各国产业政策
1.1.2 我国储能技术现状与产业政策
1.2 储能在新能源侧发展概况及面临的挑战
1.2.1 大规模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送出和消纳
1.2.2 大量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入
1.2.3 储能在新能源侧面临的挑战
1.3 新能源发展对储能的应用需求
1.4 储能技术分类
1.4.1 铅酸电池
1.4.2 铅炭电池
1.4.3 锂离子电池
1.4.4 液流电池
1.4.5 钠硫电池
1.4.6 抽水蓄能
1.4.7 压缩空气储能
1.4.8 飞轮储能
1.4.9 超级电容器
1.4.10 超导磁储能
1.4.11 储热(冷)技术
1.4.12 其他新型储能技术
1.5 储能标准体系现状
1.5.1 国内外储能标准制定现状
1.5.2 储能系统各环节标准分析
第2章 物理储能技术路线
2.1 压缩空气储能
2.1.1 技术介绍
2.1.2 发展现状
2.1.3 关键技术
2.1.4 工程示范应用
2.1.5 技术发展趋势
2.2 飞轮储能
2.2.1 技术介绍
2.2.2 发展现状
2.2.3 关键技术
2.2.4 工程示范应用
2.2.5 技术发展趋势
2.3 超级电容
2.3.1 技术介绍
2.3.2 发展现状
2.3.3 关键技术
2.3.4 工程示范应用
2.3.5 技术发展趋势
2.4 超导储能
2.4.1 技术介绍
2.4.2 发展现状
2.4.3 关键技术
2.4.4 工程示范应用
2.4.5 技术发展趋势
……
第3章 化学储能技术路线
第4章 标准体系
第5章 展望
参考文献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