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警营生态建设论
0.00     定价 ¥ 40.00
深圳南山图书馆
  • ISBN:
    9787565338281
  • 作      者:
    张跃进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1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跃进,现公安部智库专家,公安部公安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城市警务研究中心主任,《城市警务研究》主编,苏州市警察协会主席,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刑警学院、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国家律师学院)和中国政法大学等学校兼职教授,原苏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
  先后编著《中国农民工问题解读》《中国农民工问题新解》《创意警务论》《理性警察论》《警察思维论》《城市警务发展战略论》《城市警务智库论》《“经营”心路》《“经营”理性》《“经营”心得》《断案的思维》《老警说案》《破案明理》等专著论集20余部,发表逻辑学、犯罪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方面论文80余篇,获公安部金盾学术奖、江苏省社会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等省、部和市级科学成果奖20余次。
展开
精彩书摘
  《警营生态建设论》:
  一、警营生态建设与警务布局密切相关
  研究警务布局的合理性,应该从基层社会治理特别是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实施的现状来反思。近年来,各地越来越重视社会治理特别是社区治理,社区警务战略的推进实施也有了不小的进展。但是,仍然有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实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现阶段城乡社区警务反映最多的是机关、专业警种、派出所和社区功能布局的不合理,存在诸多需要通过科学合理布局来改善警务运行和警队生态环境的问题。主要有这样一些问题:一是基层民警最大的压力是“属地管理”无限责任。一些基层民警反映,现在什么都强调“属地管理”和把责任都压到基层,警务工作上出了问题首先和主要是追究基层民警的责任,而他的上级和条线部门只要开会部署了、强调了就没有了责任,有失公允,抱怨纷纷。二是基层民警缺乏人手、资源短缺和缺少相应手段。俗话说“上有千条线,下有一根针”,现在上级机关和警种部门可谓每一个条线都给基层布置任务,比如维稳反恐、破案打击、重点管控、公共安全、治安防范等任务,都压到基层派出所和社区,就连警务大数据建设和运用也无形中给民警增加了负担,许多社区民警反映整天忙于上网操作多个互不关联的平台系统,而且相当多的数据传输是重复劳动。应对上级机关部门多头布置的工作任务,基层派出所和社区民警普遍存在人手不够、精力不济和手段单一的问题,所承担的责任任务与人力、资源和手段不成正比,矛盾非常突出。三是基层最渴望掌握工作方法与路径。基层反映,现在上级机关和部门只给基层下任务,不教方法和路径,只说应该干什么,不教基层应该怎么干,基层同志普遍感觉无所适从,即便那些工作热情很高的基层同志也因为缺乏方法而感到无比困惑。四是基层最缺乏的是理念与思路。有道是“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笔者从与基层同志的接触中发现其普遍缺乏先进的和科学的理念作指导。例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这是社区警务工作者首先应该掌握并熟练运用的理念。对此,一些基层民警看似都懂,但并没有真正把握,总是简单地认为“自己干的事都是为了人民群众”,并没有掌握“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包括为了大多数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和组织发动人民群众等要素,以至于出现有些基层民警出发点是为了人民群众,然而工作中还是凭自己的感觉走,仍然采取简单化的刚性的行政命令、行政推动来治理社会问题,由此导致初衷明明是好的但工作过程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甚至治理问题如整治安全隐患中侵犯了群众利益、伤害了群众感情。五是基层最需要加强的是基层基础建设,包括基础数据采集。现在警务工作的组织推进中,往往只强调要达到的目标任务,而不太重视如何通过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从源头上有效治理,导致重点治理此起彼伏但很少常态长效。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只有基层基础工作做实做强了,并且把基础工作的数据输入信息平台,加上匹配相应的工作机制,才能对社会治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形成常态长效,否则再智能的大数据模型也很难发挥应有的功能与作用。
  城市警务功能结构布局的不合理还反映出这样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不合理的绩效考核。一些上级机关部门往往向基层下达刚性的数字指标,诸如“发案数”“破案数”“打击处理数”等,以至于基层派出所和社区民警为了一些数字指标奔波忙碌加班加点,甚至“挖空心思”搞数字、凑数字,一定程度上放松了基层基础建设,忽视了从源头上治理、抓早抓小预防各类矛盾和安全问题,从而在让辖区老百姓更安全更满意更有获得感上打了折扣。这也是城乡社区警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和能力不强的主要原因。二是不明晰的职责任务。上级机关往往把警务治理的职责任务一股脑地压给基层派出所和社区民警,而有些上级机关部门职责任务虚化和不够清晰,出了问题主要还是由基层来“埋单”。三是不科学的工作方法。一些上级机关部门习惯于“开会部署下达任务一检查督查推动落实一总结经验褒奖激励”等传统的组织推动工作的方法,有时任务刚刚部署下去就问基层要落实结果,检查督查一个接一个,甚至不问青红皂白主观地认为“绩效”数字不理想就是基层工作没到位。四是缺乏有力的培训指导。上级机关往往只给基层派出所和社区民警下达任务,而对承担任务的基层领导骨干和民警培训指导不够,只交待干什么,没有培训和指导基层应该怎么干,出现问题应该怎么解决,这与毛泽东同志曾经教导的领导方法相悖。五是缺乏系统配套的科技信息化平台。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
第二节 生态文明与警营生态
第三节 警营生态建设及其哲学意义

第二章 警营生态建设诸要素
第一节 基层党建
第二节 科学思维
第三节 心理素质
第四节 民主和谐
第五节 警察文化
第六节 选用人才
第七节 创新创意
第八节 绩效考核
第九节 警察公共关系

第三章 警营生态建设战略
第一节 战略管理推动建设
第二节 合理布局支撑建设
第三节 科技兴警助力建设
第四节 科学领导导向建设
第五节 机制运行规范建设

第四章 苏州警营生态建设的探索实践
第一节 规划引领
第二节 指标体系
第三节 重点策略

第五章 警营生态建设典型案例
第一节 看守所的巨变
第二节 极具个性的“队文化”
第三节 “局长信箱”的特殊功能
第四节 从“地下”到公开的网上文化论坛
第五节 众筹汇智的“创意警务之窗”
第六节 管用的智能党建平台
第七节 “法定”的警辅队伍
第八节 雷打不动的“警民恳谈日”
第九节 “六气带兵法”
第十节 让意见“领袖”聚光
第十一节 所队长论坛
第十二节 敞开心扉的“警营恳谈日”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