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严州故事/钱塘江学·严州文化全书
0.00     定价 ¥ 53.00
深圳南山图书馆
  • ISBN:
    9787556513017
  • 作      者:
    王娟
  • 出 版 社 :
    杭州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9-01
收藏
精彩书摘
  《严州故事/钱塘江学·严州文化全书》:
  建德朱池村的村头有一座朱买臣祠,门口存有石香炉一只,上面刻着“古朱池”三个字。祠堂内供着朱买臣的泥塑像。
  每年农历六月初一,村里都延续着请朱公老爷看稻头的习俗,刚出头的早稻,经朱老爷一看,当年准能丰收。而谁家先抬到朱公老爷,谁家就赢得了当年的彩头。朱老爷年年如此庇佑着朱池村的百姓。
  朱买臣,江苏苏州人。若不是汉景帝年间,吴王刘濞发动了七国之乱,穷困潦倒的朱买臣也不会背井离乡逃到今天的朱池村来。据说那一天,朱买臣逃难至此已是筋疲力尽,忽见面前出现一条溪流,清澈透明,便蹲下身来双手掬饮,这一饮甘爽沁脾,就再也不想走了。村民们和善,见朱买臣眉清目秀,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帮助朱买臣一起在附近的小山坞里搭了茅棚安身住下来。这个小山坞,后来被叫作朱家坞。
  朱家坞翻过一条岭,有一个幽静的没有名字的小山村。村里有户姓崔的人家,主人注重才学,听说朱家坞有个逃难的书生酷爱读书,几番了解后便托媒人说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朱买臣为妻。
  朱买臣在幽静的小山村成了家,并把这个幽静的小山村唤为幽径村,叫着叫着,也就传开了。成家后的朱买臣生活清苦,夫妻俩一起上山砍柴,一起下山卖柴,以此维持生计。可是,朱买臣的书生意气与相对闭塞的乡村是格格不入的,当乡亲们都在田间劳作为生活摸爬滚打时,只见朱买臣却整日沉迷读书而难以自拔,吃饭看书,走路看书,甚至在砍柴卖柴的途中仍不忘怀揣着书,一路背诵诗文。朱买臣就是那种从不担忧吃了上顿没下顿,却会发愁手头找不到书看的人。慢慢地,村里村外开始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笑他是个书痴,是个傻愣子,朱买臣却视而不见。
  妻子崔氏是个寻常的乡村妇人,她理解不了朱买臣忘我读书的快乐,心里十分郁闷。她不怕过苦日子,可她无法承受背后那些指指点点所带来的难堪,也不断地劝朱买臣不要再读再背诵那些不能当饭吃的诗文,免得人家拿他当笑柄。朱买臣无动于衷,不听劝告,依旧陶醉在自己的诗书世界里,有时吟诵到情节动人之处,发声竟如唱山歌一般的抑扬顿挫,惹得路人纷纷过来围观。
  丈夫痴迷读书的疯癫状,让妻子崔氏羞愧难当,她觉得自己在村里抬不起头,每次出门,都是行色匆匆,生怕被人瞧见。终于有一天,崔氏情绪崩溃,执意要与朱买臣解除婚姻。朱买臣挽留她说:“你别看我现在是个穷光蛋,等我五十岁时一定会大富大贵的,你跟我吃苦多年,我会让你过上好日子的。”此时的妻子崔氏已是积怨难消,说:“就你这样,不饿死在哪条沟里就算好了,还指望富贵……”两人愈争愈烈,崔氏一怒之下,愤而出走。
  中国自古以来,有文字记载的婚姻公案,多为夫休妻,极少有妻休夫的,这事却被朱买臣撞上了。一个男人连自己的妻子都守护不了,可见这对当时的朱买臣是多大的打击。但朱买臣并没有被击倒。他不为难崔氏的执意“求去”,也没有让自己一蹶不振。
  崔氏走了之后,朱买臣继续独自打柴为生,苦读诗书,依旧边砍柴边歌咏。有一回,朱买臣背着柴走在山间,遇到了前妻崔氏和她的再婚丈夫一起上坟扫墓。朱买臣原本打算快速绕道而过,不打扰前妻,没想到崔氏看到朱买臣又冷又饿的样子,心生怜惜,大大方方地召唤了朱买臣,并分给他一些准备路上充饥的饭菜。可见崔氏并不是个绝情的人。
  就这样,崔氏离家改嫁之后,朱买臣一个人过了好些年。
  到了汉武帝年间,朝廷实行察举制,规定官员都有推荐人才的责任,尤其是地方官员每年都要向中央推荐一次贤才良士。朱买臣的人生遇到了转机。
  朱买臣在给地方官吏当力工送东西到长安的时候,结识了当时在朝廷为官的严助。严助在与之交往和考察中发现朱买臣满腹经纶,是个人才。于是,他便以察举贤良的理由把朱买臣推荐给了汉武帝。至此,饱读大半辈子诗书的朱买臣得以为皇上讲《春秋》,说《楚辞》,让汉武帝龙颜大悦,当场赐官。
  ……
展开
目录
爱在蠡湖
钓台巍巍斯人常在
朱池村里的读书郎
筑堤排涝治苕溪
复仇扬威建功立德
野生动物的守护者
从项猛奴到陈朝名将
陨落在落凤山的女皇帝
一门三进士,祖孙皆诗人
玉泉寺的开山祖师
天下第一稿酬
开发澎湖列岛第一人
扬州人心目中的大诗人
无处不潺谖
人们尊他为“李王”
苦吟诗人方干
青山依旧在
以身许国,忠义长存
先天下之忧而忧
明月照归梦
一琴一鹤光照千秋
《九阴真经》的原创
是谁赶走了宋徽宗的白鹇
临终一表胡国瑞
砥柱亭中忆忠良
一岁五迁的起居郎
威震东南的“方圣公”
赤心铸忠魂
不畏强权的叶义问
十五坑飞出的金凤凰
桂林争占一枝荣
两篇劝农文三代严州缘
血溅霍邱父子兵
从状元郎到浙派名师
西台恸哭记
《耕阜图》
严州城垣的首席设计师
刘伯温寻将
青山樵隐在梓洲
花园里种庄稼
大明“第一学霸”
起死回生感世人
一封休书写出名的进士
一路被朝堂惦记的海青天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培风塔下的进士村
缘起宋家湖
老当益壮毛凤彩
文名盛于官名的毛际可
西湖畅游与送子赴考
为风雅正宗
吴家孝子感天下
赤脚知府王光鼎
啼笑皆非方才子
青柯亭里遇知音
《唐诗三百首》注本第一人
独有悠然处
福运门的前世今生
为九姓渔户改贱为良
不能被遗忘的忠烈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