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家有女初长成
当涂,坐落于安徽东部,处于长江下游东岸。
这个小城,追根溯源,源于古涂山氏国,《尚书·益稷篇》就有禹娶涂山氏女的记载。后又取地处临淮涂山之意,有了当涂之名。
当涂不是一般的县,算来已经有2200多年的置县史。历史上曾为宋代太平州,明清太平府,清代长江水师、安徽学政署所在地。当涂的自然风光、历史人文吸引着历史上的文人墨客在此停留,先后有600多位诗人在这里写下诗文。南朝谢氏家族中的谢朓,称当涂为“山水都”,这位当过官,最终还是做了文人的人,用这样三个字为当涂的胜景背书。来自唐朝的、咀英嚼华惊神泣鬼,口吐半个盛唐的、偏爱在诗酒月之间漫游的李白,7次游历当涂,写下56首绝唱,死后长眠当涂青山。还有那首“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也是北宋李之仪为当涂写下的。
小小的当涂,尽管从国、郡、府一路缩小至县级建制的地方,却是大大的文艺故乡。
当涂,以千年的风情孕育地域文化,李白的加盟又让当涂的文化带有丰沛的诗情,带有对月亮的亲近和追寻。当“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歌动白伫山,舞回天门月”“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吟哦之声。一声一声浪千叠的时候,当涂在呼唤一位代表当涂文化的现代人现世。
当涂在等,安徽在等,黄梅戏在等。 就在这样的一个小城,1963年11月,杨俊带着这样的脉动出生。
她守着青山,在青山下读书,在青山下玩耍,在青山下长大。
杨俊曾笑着说,小的时候,她感觉自己是一个多余的人。
她在家排行第四,在她出生之前,家里已经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哥哥是家里唯一的男孩,中国人自古重男轻女,哥哥在父母心里自然是重要的。大姐姐是家里第一个女孩,出生便带有父母的宠爱,小姐姐由于患有小儿麻痹症,也惹人怜爱。
因此,她的到来并未给家庭带来想象中的快乐。父母曾说过,她不是他们计划中想要的孩子,这就让她有了多余的感觉。当然,这并不是说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实际上,父母所给予她的宠爱,一分都没有少。当时的情况是由家庭条件决定的。
小杨俊刚出生时,我们国家刚刚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人们还没从这样的困窘中走出来。杨俊所经历的贫穷和饥饿,所经历的苦难的童年,都是全国普遍现象。
她的父亲是当涂县农林局的干部,哥哥和姐姐需要上学,只能随着父亲住在城里。母亲带着她和小姐姐在青山林场看林子。于是,一家人两地分居。
她从记事起,就记得和父母睡同一张床,每晚她在似睡非睡之间,听到父母所谈的话,都是该问谁借钱。他们家当时应该欠了不少债。她看的听的都是人间的不幸、生活的不易。
她温柔地说,她是代替小姐姐看世界走天下的,她身上有两个人活在这个世上的使命。
为了让她能照顾姐姐,父母让小姐姐留级,和她同班同级,她背着小姐姐度过了童年。她记得,她小小的背上,总是有小姐姐残疾的身子,她背着小姐姐走路、上学、放牛、喂猪,仿佛她生下来的使命就是保护小姐姐。为了保护好小姐姐,她没少和欺负小姐姐的人打架。那些男孩子欺负小姐姐比欺负她更让她难受,这是不可以的,每次她都会攥紧双手,在心疼得不行的时候,伸出拳头去。为此,在学校打架,她也是出了名的。也是这样的家庭和这样的成长环境,让她养就了男孩的性格。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