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认知构式语法视阈下的英汉致使移动句研究
0.00     定价 ¥ 65.00
深圳南山图书馆
  • ISBN:
    9787517840589
  • 作      者:
    骆蓉
  • 出 版 社 :
    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骆蓉,1984年生,副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国家留学生基金委员会公派留美博士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4项;主编浙江省“十三五”新形态教材1部;在国际SSCI刊物、国内CSSCI刊物、《光明日报》等国内外知名报刊媒体发表论文近20篇。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认知语言学、计算机辅助的外语教学、“互联网+外语教学”等。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0 引言
1.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
1.3.2 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1.3.3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
1.3.4 语言内与语言间研究相结合
1.4 本研究的组织安排
2 研究历史与现状
2.0 引言
2.1 空间移动问题
2.1.1 空间移动基本概念
2.1.2 空间移动的语义研究
2.1.3 小结
2.2 致使范畴研究
2.2.1 致使范畴的哲学与心理学研究
2.2.2 致使范畴的语言学研究
2.2.3 小结
2.3 致使移动研究综述
2.3.1 句法语义接口研究
2.3.2 致使移动的概念整合和语法整合研究
2.3.3 致使移动的习得研究
2.3.4 致使移动研究述评
2.4 本研究的创新和突破点
3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与基础
3.0 引言
3.1 认知构式语法
3.1.1 构式的定义和范围
3.1.2 构式语法的特征和原则
3.1.3 动词与构式的互动
3.1.4 构式与构式的关系
3.2 认知构式语法述评
3.2.1 认知构式语法的优势
3.2.2 认知构式语法的局限性
3.3 本研究的其他理论架构
3.3.1 框架语义学
3.3.2 认知识解
3.3.3 压制
3.3.4 动词本原构式与超动词构式
3.4 小结
4 致使移动概念及语义范畴
4.0 引言
4.1 致使移动概念的认知基础
4.1.1 致使移动概念的经验来源
4.1.2 致使移动事件图式
4.2 致使移动语义范畴
4.3 致使移动概念的内在要素
4.3.1 致事
4.3.2 使事
4.3.3 致使力
4.3.4 移动
4.3.5 路径
4.4 英汉致使移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
4.4.1 英语致使移动事件词汇化模式
4.4.2 汉语致使移动事件词汇化模式
4.5 小结
5 致使移动事件框架系统
5.0 引言
5.1 移动域语义框架的层级系统
5.1.1 移动域移动框架定义与原则
5.1.2 移动图景与框架特征
5.2 致使移动动词词元调查
5.2.1 国内外移动动词研究综述
5.2.2 致使移动动词的特征和分类
5.2.3 英汉致使移动动词分类说明
5.2.4 致使移动词元库
5.3 英汉致使移动框架式描写
5.3.1 安置类框架
5.3.2 运载类框架
5.3.3 去除类框架
5.3.4 投掷类框架式
5.3.5 联结类框架
5.3.6 分离类框架
5.3.7 所有权转移类框架
5.3.8 伴随移动类框架
5.4 小结
6 英汉致使移动构式及网络
6.0 引言
6.1 构式化与致使移动构式化
6.2 英语致使移动构式探讨
6.2.1 英语致使移动构式群
6.2.2 英语致使移动构式网络
6.3 汉语致使移动构式探讨
6.3.1 汉语致使移动构式群
6.3.2 汉语致使移动构式网络
6.4 英汉致使移动构式的语义限制
6.4.1 Goldberg对英语致使移动构式的语义限制说明
6.4.2 构式压制要旨
6.4.3 致使移动构式与动词的整合
6.5 英汉致使移动构式对比
6.5.1 英汉致使移动构式对比
6.5.2 英汉致使移动构式网络对比
6.6 英汉语言差异和思维方式探讨
6.6.1 精确与灵活
6.6.2 分析与综合
6.6.3 聚集与流散
6.6.4 静态与动态
6.7 小结
7 结 论
7.0 引言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本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附录
附录1 英语致使移动动词分类表
附录2 汉语致使移动动词分类表
附录3 致使移动表达中的英语介副词和汉语趋向动词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