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导论:正当防卫制度要“接地气”
一、缘起:来自民众的心声
二、问题:立法与司法两个层面都值得检讨
三、目标:要让民众“该出手时就出手”
四、路径:让正当防卫制度“接地气”
第一章 正当防卫权利之本的应然回归
一、问题:正当防卫的权利本质研究现状
二、介评:正当防卫的权利本质之学说
三、证成:“社会相当性说”的合理性
四、释疑:对“社会相当性说”批判的回应
第二章 正当防卫之不法侵害再思考
一、范围:可以进行防卫的不法侵害之域
二、限制:财产性不法侵害进行防卫之度
三、条件:自招的不法侵害能否进行逆防卫
四、异同:防卫过当与激情杀人
第三章 正当防卫时机条件的反思与再造
一、“正在进行”:现行立法中防卫时机条件之弊
二、“紧迫性”:防卫时机条件的主流学说之疑
三、“最后机会说”:防卫时机条件之立场
四、价值意义:“最后机会说”的合理性证成
五、必要赘述:几个问题的进一步阐述
第四章 正当防卫限度条件之检省
一、问题:正当防卫条款沦落为“僵尸”条款
二、进路:改革防卫限度条件的三种方案
三、立场:“缓和的必需说”之倡导
四、证明:“缓和的必需说”的合理性
五、延伸:防卫过当的刑事责任反思
第五章 无限防卫立法与司法再思考
一、实证调查:无限防卫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二、司法成因:无限防卫适用偏差之因
三、立法原因:无限防卫司法偏差的制度之因
四、完善建议:匡正无限防卫司法偏差的路径
五、关联研讨:使用致命性武力防卫住宅之条件
第六章 “斗殴无防卫”的误解与正读
一、“斗殴”在刑事司法中的误读
二、“斗殴”在刑法理论中的误解
三、“斗殴”易于被误读之因
四、“斗殴”内涵之正解与判断
五、“斗殴无防卫”的例外
第七章 正当防卫指导性案例的教义学解读
一、正当化根据:从“鸿蒙”走向清晰
二、判断标准:从客观标准转向主观标准
三、防卫限度:从重结果到重手段的转变
四、结束时间:从侵害结束延展到危险消除
五、无限防卫:“行凶”从器械论转向致命性暴力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