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胡晓灵临床经验撷英/当代名老中医临证精华丛书
0.00     定价 ¥ 58.00
深圳南山图书馆
  • ISBN:
    9787513271899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胡晓灵,女,汉族,196O年出生,安徽广德县人。主任中医师,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被选为新疆医科大学“168工程”学科带头人、青年专家,曾荣获“首届中西医结合优秀青年贡献奖”“乌鲁木齐市中医、民族医优秀青年工作者”等称号,两次被评为“中华中医药学会优秀会员”,获“全国首届中医药传承高徒奖”、首届“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西医结合贡献奖”,多次被上级及单位评选为“优秀党员”“巾帼先进工作者”等。
展开
目录
上篇 学术思想
第一章 气、阴乃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和功能活动
第一节 气的概念及其功能
第二节 气的生成与分类
第三节 肾为气之根与脾胃为气之本
第四节 阴的概念及其功能
第五节 气与阴相互转化为用
第二章 脾肾气阴两虚是老年病发生之根本
第一节 脾与肾的功能
第二节 脾肾气阴两虚在老年病的表现
第三节 脾肾气阴两虚是老年病难愈之症结
第三章 “毒”邪理论
第一节 痰为病理产物,又为致病因素
第二节 瘀亦为病理产物,又为致病因素
第三节 毒邪亦为老年病的病理产物及致病因素
第四节 老年病痰瘀致毒的机制
第五节 老年病痰瘀致毒的规律——由痰浊致毒
第六节 老年病痰瘀致毒临床特点——虚实夹杂
第七节 痰浊瘀毒兼杂顽恶——老年内伤疾病之核心所在
第四章 辨证思维特点
第一节 整体辨证,个性治疗
第二节 治病求本,重视脾胃
第三节 气血同调,痰瘀同治
第五章 养生之根本
第一节 《黄帝内经》对生命的认识
第二节 养生之方法论——法于阴阳
第六章 未病先防,注重养生
第一节 亚健康状态的调查与思考
第二节 治未病的思想
中篇 临证治要
第七章 循环系统疾病证治经验
第一节 冠心病
第二节 高血压病
第三节 慢性心力衰竭
第四节 心律失常
第八章 呼吸系统疾病证治经验
第一节 上呼吸道感染
第二节 咽炎
第三节 慢性支气管炎
第四节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第五节 支气管扩张症
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证治经验
第一节 脑梗死后遗症
第二节 阿尔茨海默病
第三节 面神经炎
第十章 消化系统疾病证治经验
第一节 慢性胃炎
第二节 胆囊炎
第三节 贲门失弛缓症
第十一章 代谢性及内分泌疾病证治经验
第一节 糖尿病及并发症
第二节 甲状腺类疾病
第三节 高泌乳素血症
第四节 更年期综合征
第五节 代谢综合征
第六节 痛风
第十二章 杂病证治经验
第一节 不寐
第二节 口腔溃疡
第三节 泌尿系感染
第四节 强直性脊柱炎
第五节 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
第六节 癌症手术及化疗后综合征
第七节 月经稀发
第十三章 角药心得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角药的配伍机制及其作用
第三节 角药与症、证的相关性
第四节 角药应用心得举例
第十四章 膏方调理
第一节 膏方概述
第二节 膏方的制作、保存
第三节 膏方临床案例
第十五章 中医外治法经验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医外治法分类
第三节 药物外治法的基本原理
第四节 药物外治法的特点
第五节 临床应用要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节 外治法的经验方
下篇 科研创新与中医教育
第十六章 继承创新,科研有成
第十七章 中医教育
第一节 对于西部基层中医药继续教育的一点思考
第二节 阶段式教学法在老年病科临床带教中的体会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