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刘胡兰的故事》:
县妇联打算在县城办一个训练班,抽调一些基层干部去学习。刘胡兰觉得,这是个宝贵的学习机会,无论如何不愿错过。可是,抽调名单上却没有她的名字,这是怎么一回事?
吕梅告诉她,村里干部拟定受训人名单的时候,也考虑过她,可是,估计她家里一定不会同意,这才把她给取消了。刘胡兰若有所思地问:“吕梅同志,像我们这样的条件,训练班要不要呢?”
“当然要了。”吕梅认真地说,“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取消主要是考虑到你的家庭问题。你想想,你奶奶能舍得让你走?”
刘胡兰追问:“如果不考虑那些,单说要不要的问题呢?”
“这还用问?只要你能做通家里人的思想工作,就能来!不过,在训练班,吃住都不比家里,肯定是要吃苦头的……我先去筹备,后天报道,大后天开学。要是实在来不及,晚两天报道也可以。如果你家里实在不同意,就等下一次吧!这样的学习机会,以后总会有的!”说完,吕梅就离开了。
刘胡兰想了一晚上,觉得要做通奶奶的思想工作,和和气气地放她走,那是万万办不到的;要是找干部们去给奶奶做动员,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她思来想去,觉得唯一的办法就是——不告而别。
“反正生米做成了熟饭,她还能怎么办呢?左不过是大闹一场!我到了训练班,她也没法把我拉回来!”刘胡兰心中暗想。
就这样,刘胡兰什么也没带,跟着其他人一起前往训练班受训去了。奶奶知道后,果真逼着刘胡兰她爹带着她,跑来训练班大闹了一场,可是,刘胡兰铁了心不愿意见她。
“我奶奶闹一会儿,找不到我就死心了。可她要是见了我,拉拉扯扯,不把我带回去是不会完的——你们不晓得,她就是这么一个人!”她这么告诉吕梅。
吕梅也觉得刘胡兰说的有道理,于是没有强迫她去见奶奶,自己劝刘奶奶去了。刘奶奶呢,在院子里哭闹叫嚷,一会儿说要跟刘胡兰断绝关系,一会儿说要跳井自尽,说得别人都有些害怕了。可是刘胡兰硬着心肠,坚持不出去见奶奶。
过了一会儿,金香跑进屋里,对刘胡兰说:“你可算是把她熬输了!吕梅同志劝了她半天,你奶奶看你半天也没现身,觉着是没什么指望了,就问:‘啥时候能学完呢?’吕梅同志告诉她说四十天就能回,还保证学习完了一定送你回去,她才放弃了……”
刘胡兰苦笑一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奶奶呀奶奶!你可千万放宽了心,别为了这事气病了呀!
妇女干部训练班开办了四十天,总算结束了。结束这天,还像模像样地召开了一个结业座谈会。
在回家的路上,刘胡兰又兴奋,又担忧。兴奋的是马上就到家了,担忧的是不知道奶奶还有没有生她的气。刘胡兰正在往家里赶,忽然被人叫住了。她一回头,就高兴地咧开了嘴:原来是世方叔。刘胡兰高兴地叫道:“世方叔!”
“回来了?怎么样,学习有收获吧?”
刘胡兰使劲地点点头。
在训练班里,她们过的生活和部队里相差无几,每天清早起来出操,白天不是上课就是开会,傍晚不是学唱歌就是帮忙干活儿。在训练班里,没有炊事兵和管理员,学员们要自己照料生活琐事。所以,大家轮流值日,做饭做菜,挑水砍柴,什么都干,生活确实比在家里要苦。可是,大家这样同甘共苦地生活了四十天,真是相处得像亲姐妹一样,分别的时候,许多人都掉下了眼泪。刘胡兰觉得,学习很紧张,内容也很丰富,除了当前的形势和政策以外,她们还学习了,些关于妇女工作的事情,以及毛主席的两篇文章——一篇是《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另一篇是《怎样分析农村阶级》。虽然大家的文化水平不足以看懂全文,但是已经能够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