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处处热传递
周末,慢慢和悠悠在书房里看书、做作业,妈妈在厨房忙活儿,爸爸则在房间里工作。
“悠悠,把冰箱里的肉拿出来解冻一下,我们中午喝肉片汤。”妈妈在厨房里切着菜,突然想起肉还在冷冻柜中,忙叫悠悠来帮忙搭把手,准备午餐。
悠悠和慢慢从冰箱的冷冻层拿出被冻得硬邦邦的肉块。
“姐姐,这肉硬得像石头,妈妈怎么切呀,放在那边自然解冻要晾好久吧。”慢慢摸了摸肉块,冰得刺手,赶忙缩了回来,“妈妈赶着做饭呢,我们把它放热水里解冻吧。”慢慢有些得意地看着姐姐,像是在说,我聪明吧,快夸我。
“有想法,我们可以试试,说不定能很快解冻。”悠悠也赞同。
姐弟俩说千就千,用盆子装了热水,把肉放在里面。
“你们在干吗?赶紧把肉捞出来。”本以为妈妈看到了会夸他们两句,谁知道妈妈却说,“不能放在热水里解冻,得用冷水。”
“为什么?”姐弟俩异口同声地问道。
“肉是冰的,水是热的,水的温度高,能把热量传递给温度低的肉,这样肉就升温了。水的温度越高,传递给肉的热量就越多,肉不是解冻得就越快吗?”悠悠很疑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嗯,理论上是这样,热量能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低温的物体,这是热的传递。”妈妈一边解释一边麻利地把泡肉的热水换成冷水,“但是,冷冻的肉温度在0℃以下,放在热水里解冻时,会从热水中吸收热量,这些热量使得肉的表面熟了,就像被‘烫伤’,但是里面还是冻着。这样就在肉层中形成了空隙,使得热量传递速度变慢,肉的内部就不容易再吸收热量了。”
“放在热水里不仅不容易解冻,还容易让肉变坏了。”妈妈想了想又补充道。
“冷水比热水更容易让肉解冻吗?”悠悠问道。
妈妈耐心地解释:“对的,不仅解冻效果好,而且里面的营养物质也损失得少。接近0℃的水是最好的。通过热传递,水的温度会下降,部分还会结冰,水在结冰时释放出的热量被冻肉吸收,这样不仅外层的温度升高较快,里面也容易吸收热量,整块冻肉的温度也会较快升到0℃。”
“原来如此,解冻食品也要讲科学。”悠悠听后点了点头,感叹科学很有用。
看着慢慢似懂非懂的小表情,悠悠拍了拍他的小脑袋:“好好学习,以后你就懂了。”
“什么呀,你不也才知道?”慢慢不服气地说。
姐弟俩在厨房帮妈妈干活,妈妈做饭炒菜的速度还真是很快。眼看就要中午了,妈妈在煮汤,慢慢肚子有点饿了。“妈妈,快好了吗?我肚子饿扁了。”
“快好了。”妈妈说罢,转身把煤气灶的火关小了些。
“妈妈,你怎么不把火开大反而关小了?这样岂不是熟得慢?”慢慢不解地问妈妈。
“汤已经开了,火再大也没用,反而浪费。”妈妈很淡定。
“为什么?”慢慢吃惊地问。 “悠悠,你知道水沸腾时温度是多少吗?”妈妈转头问悠悠。
“100℃。”
“还会再升高吗?”
“呃,我记得当时我们在课堂上做实验,温度没有再升高了,维持在100℃。”
“水吸收了热量之后,温度不会再升高吗?”慢慢听得一知半解。
“对,水的温度不会再升高了。你加大火力,不能提高水温,只能让水烧千,这样不是既浪费了原料又做不成美食吗?”妈妈解释道。
“哦,所以改成小火,让水一直都开着就好了。”悠悠理解了。
“没想到做个饭也有这么多科学知识呀。”慢慢感叹道。
“生活中处处都有科学知识,像解冻肉、煮汤,这些都是关于热传递的知识。我们理解了物质的热传递的特性,也就懂得用什么方法解决我们的难题,既快又能节约能源。”妈妈对姐弟俩说。
“热传递?”慢慢歪着头看着悠悠。
“嗯,就是温度高的物体把热量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就像妈妈刚才解冻肉,还有炒菜,都是利用了热传递。”
“就像我们握手,你的手热,我的手也会变热了,因为热传递给我了。”慢慢有点明白了。
悠悠把自己学过的知识告诉慢慢:“对,不仅握手这种方式可以热传递。冬天,我们晒太阳的时候,被太阳晒得身上暖烘烘的,这也是热传递。”
“可是炒菜的时候,锅是热的,手柄不热,是不是就没有热传递?”慢慢看到妈妈握着铁锅的手柄在装菜。
悠悠指着铁锅说:“也有,只是锅是铁的,传热性能好,而锅的手柄是木头或其他传热性能不好的材质,所以不会那么烫。生活中处处都有热传递的现象,吹个风扇也是热传递现象呢。”
P1-6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