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巴塞罗那狂想曲
高迪,高迪!
被伍迪·艾伦这个小老头的电影忽悠去旅行,对我来说可不是第一次了,伍迪·艾伦不愧是全世界文青的鼻祖,最了解文青情结的非他莫属——早年,他用电影给纽约写了好几部“情书”:《安妮霍尔》《曼哈顿》《汉娜姐妹》……伍迪·艾伦尤其擅长用小雨来烘托气氛,那是他最爱的天气——20世纪初的巴黎街头,一对情人在雨中漫步,科尔·波特的背景音乐若有若无,这就是《午夜巴黎》——一个浪漫而奇幻的故事,非常“伍迪”的一部电影——如果不是因为我已经去过巴黎,恐怕看完就飞过去了。他的《爱在罗马》,我一口气看了三遍之后,当即买了机票飞到了意大利。
2015年7月,我看了伍迪·艾伦的《午夜巴塞罗那》——唯美的画面,撩动心弦的西班牙吉他,如梦如幻的高迪建筑,淡橘色的温暖光影,都让这部电影充满了神奇浪漫的色彩,伍迪·艾伦将这部作品称作他“献给巴塞罗那的情书”。拆开这封“情书”——片头那明快而阳光的“巴塞罗那”的音乐一响起,我就知道,我将再次沦陷。
电影描写的是美国姑娘维姬与好友克里斯蒂娜一起来到巴塞罗那度假。这座文化历史名城到处都洋溢着艺术的气息,地中海的温和气候让人心旷神怡,而最吸引人的,却是潜藏在这个城市中浪漫的激情,维姬把这次旅行视作婚前的度假,她已习惯了自己控制生活的节奏,找一位年轻有为的律师,做一个好太太,过上幸福美满平静的生活直至终老;而克里斯蒂娜却是一个追求刺激、任性率真的女孩,她的爱没有固定的目标,需要持续不断用新的体验来保持感情的活力,巴塞罗那明与暗的美恰恰满足了她们的不同需要——在这里,发生了一系列浪漫的故事。
其中有个镜头是,在一个潮湿温润的夏夜,维姬和西班牙艺术家胡安去看一场吉他表演,微风吹动着她的长发,月光下,一位音乐家在弹吉他——那声音优雅,纯净,凄美,琴声在夜色中静静流淌……
伍迪·艾伦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巴塞罗那只是故事的背景,寥寥几笔,就把这个城市最诱人的地方展现出来。电影中,有一个人的名字被伍迪·艾伦频频提起——高迪,我只知道他不仅是西班牙,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大师——有这样一句话:“到底是一个人,成就了一座城,还是一座城,成就了一个人,去巴塞罗那看了高迪的建筑就知道了。”
2015年7月29日,我从挪威的卑尔根飞到巴塞罗那。
有伍迪-艾伦的电影打底,我对巴塞罗那机场已经非常熟悉,一路上都是一望无际的黄色沙地,看不出任何浪漫的征兆,这一点和《午夜巴塞罗那》电影里的开头有点相似,我记得从机场出来,在出租车上,维娅和克里斯蒂娜各自沉思的那个镜头,两个人都没有看窗外。
酒店离市中心不远,夜幕降临,我住的那条街安静得出奇,晚上九点不到,路上的行人已经稀稀落落,我有点失望,我想象中的巴塞罗那的夏夜应该像《午夜巴塞罗那》中的样子,树影摇曳,月光皎洁,勾人魂魄的吉他声从每个街角传来。可是,这些都没有出现,我走了半天,就看见几个坐在路边聊天的人,建筑也没有什么太惊艳的,街边的几家小店看上去也就普普通通。
走累了,我发现一家餐厅,店面不大,只有我一个客人,我在外面随便找了个位子坐了下来,凉风习习,一阵不可抗拒的疲倦正向我袭来,这一天,从卑尔根出发到现在,我都没有好好吃饭——到了西班牙,总得享受一下这里的美味,我想起《午夜巴塞罗那》的电影中,克里斯蒂娜手里永远端着一杯红酒,无论是在画廊,还是在晚上的小酒馆,或者是在和胡安调情的时候,那杯红酒从不离手。
P1-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