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隋唐洛阳名人
0.00     定价 ¥ 36.00
深圳南山图书馆
  • ISBN:
    9787550928374
  • 作      者:
    王彩琴,李建松,刘迅霞,邱贤,朱宇强,等
  • 出 版 社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收藏
精彩书摘
  《隋唐洛阳名人》:
  唐太宗与文德皇后长子李承乾,生于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唐太宗即位后,立为皇太子。最开始,唐太宗李世民对李承乾非常看好,注重对他的教育与培养,每次出巡之时,经常让太子监国。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承乾的表现越来越不能被李世民所认可。他长居深宫,慢慢地养成了任性、贪于声色犬马的品性,漫游无度;喜好胡人风俗文化,喜欢穿胡服、食胡饭,甚至学习突厥语,并在宫中设置部落帐篷,与侍从居住其中。为了使李承乾能够成长为一名贤君,为了实现皇权的平稳过渡,李世民安排了一批大臣辅佐。年幼之时,李承乾尚能对这些顾命大臣非常礼敬。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承乾排斥李世民的政治安排,甚至要刺杀辅佐大臣。这些与李世民能够经常体察民情、虚怀纳谏、勤勉朴素,倡导偃武修文、崇尚礼乐之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于国家来说,李承乾的做法太过于儿戏,缺乏贤明君主的作风,甚至丧失了雄厚的政治实力。
  正当此时,李世民的四子,长孙皇后的次子李泰成长起来,并有问鼎的野心。在李世民看来,四子李泰继承了自己和长孙皇后的优点,聪敏而有胆识,能够广泛地结交人才。李泰越来越得到李世民的宠爱,而太子承乾越来越失去李世民的信任,唐太宗逐渐萌生了废立的想法。李世民允许李泰在魏王府开馆纳士,实际上就是默许了李泰培植自己的政治势力,能够与太子相抗衡。李泰势力的发展、李世民的日益冷淡,使李承乾感到自己的地位岌岌可危。李承乾既得不到李世民的支持,也难以得到大臣的充分拥护。于是,他只能采用旁门左道的方式,打击李泰,巩固自己的地位。李承乾曾派刺客谋杀李泰,但没有得逞;继而,妄图以宫廷政变的形式,逼迫唐太宗彻底放弃废立太子的决议,甚至逼迫唐太宗退位。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齐王李佑在齐州谋反,但很快就被平定下去。在审讯的过程中,李承乾的得力干将纥干承基供出了李承乾密谋叛乱的细节。李承乾谋反未遂,被废为庶人,流放黔州,不久之后就死去了。太子李承乾被废之后,无论是从继承关系上,还是政治实力上,都应该立魏王李泰为储君。但经过这次政治动荡后,李世民在立太子的问题上变得非常谨慎。他虽然更喜爱四子李泰,但李泰存在一些致命的问题,可能对唐王朝产生不利的影响。李泰虽然能够网罗天下人才,但更偏向于那些功臣元老的子弟。这些人中虽然不乏才能之辈,但多是纨绔子弟,且与太宗朝旧臣之间存在隔阂。李泰具有雄才大略、政治野心,但这样的性格使李世民担心,一旦李泰继承皇位,可能容不得他的兄弟。为了避免玄武门之变的悲剧在自己的后代中再次发生,李世民没有轻易地决定太子人选。
  太子的另外一个人选就是李治。李世民虽然不看好李治,但李治的优点有利于唐王朝。首先,因李治在此之前从未被当作储君加以培养,所以并没有自己的政治势力。在政治上,李治可以说是一张白纸,能够被各方所接受;其宽仁孝友的品格,能够保持政治的稳定,而不至于发生大的动荡,这是守成之君所必备的。更重要的是,李治的舅舅长孙无忌对立李治持支持态度。当李世民对立李泰还是立李治犹豫不决,群臣也纷争不止之时,长孙无忌等元老重臣表示坚决支持、誓死辅佐李治。
  ……
展开
目录
前言
上编 帝王将相
第一章 隋炀帝杨广
一、身世与登基
二、修建洛阳城
三、开凿大运河
四、创立科举制
五、文学作品赏析
第二章 唐太宗李世民
一、唐太宗的重要功绩述略
二、唐太宗时期的洛阳
三、唐太宗与洛阳文化建设
第三章 唐高宗李治
一、唐高宗重要事迹述略
二、唐高宗时期的洛阳
三、唐高宗与洛阳文化建设
第四章 武则天
一、武则天生涯事迹述论
二、武则天生活在洛阳的原因
三、武则天对洛阳城市发展的推动
四、武则天与描写洛阳的诗文
五、武则天与洛阳关系的意义与影响
第五章 唐玄宗李隆基
一、唐玄宗李隆基事迹述略
二、唐玄宗时期的洛阳
三、唐玄宗与洛阳文化建设
第六章 隋唐洛阳城的设计师——宇文恺
一、武将世家中的建筑天才
二、宇文恺与东都洛阳城
三、宇文恺营建洛阳的影响
第七章 一代名相狄仁杰
一、仁德爱民,坚守初心
二、狄仁杰在洛阳的活动
三、狄仁杰对后世的影响

下编 文学艺术名人
第八章 杜审言——放迹五湖内,乃心在洛阳
一、省试长安怀洛阳
二、东都调选壮友行
三、居于东都多诗酬
四、洛阳县丞太匆匆
五、痛失爱子归神都
六、狐死首丘魂归来
七、文采风流贻后人
第九章 宋之问——谜情共天远,洛阳春日迟
一、籍贯之谜惹争议
二、女皇夺袍酬诗才
三、出为洛州参军任
四、遭贬再难归洛阳
第十章 诗圣杜甫
一、杜甫的祖籍、诞生地及故里
二、杜甫与洛阳的关系
三、杜甫对故乡洛阳的热爱和咏赞
四、杜甫的影响
……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