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人之子”鲁迅
“人之子”是鲁迅作品多次出现过的提法,它的对应面是“神之子”。大家知道,人跟神是不一样的,神被认为具有超自然力,全知全能,所向无敌。而人则不同,人虽然被称为“万物之灵”,有思想,会制造工具,可以能动地改造世界,但人也有其弱点、缺点,有其必不可免的历史局限性。宗教的核心是神灵崇拜;而对人,对任何人,可以崇敬,但不能盲目崇拜。
鲁迅是谁?鲁迅是人,不是神。但他又不是一般的人,而是杰出的人。所以,我们既不能把鲁迅神化,也不能把他世俗化。关键是掌握一个度。
有一段时期,鲁迅被一些人摆到了一个绝对正确的位置,似乎他的话句句是真理,似乎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正确。如果他跟别人产生分歧或发生论争,那板子往往都会打在对方身上。宣传鲁迅性格的时候,也习惯于突出他横眉怒目的一面,而他具有丰富人生的那一面则往往被遮掩。
那么,根据鲁迅作品及相关回忆录,生活中的鲁迅究竟是什么样子呢?20世纪二三十年代,有一位作家兼漫画家叫叶灵凤,他给鲁迅画过一幅漫画像。画面上是一个大酒坛子,鲁迅喝得醉醺醺的,躲在坛子后面,露出一张“阴阳脸”,醉眼蒙陇看人生。所以很多读者误认为鲁迅是个高阳酒徒。实际上鲁迅讲过,饮酒的危害他是深知的,他是学医的人嘛,所以他喝酒是很节制的,并不常喝酒,也很少有烂醉如泥的时候。当然,如果要细究,偶尔也有喝酒失态的情况。比如1925年端午节,他家来了几位年轻的客人:有他后来的夫人许广平,有他的房东俞芳姐妹,还有作家许钦文的妹妹许羡苏,有这么四位小姐。他们谈得很高兴,鲁迅喝了六杯烧酒,还有五碗葡萄酒,于是就把许广平的脑袋往桌子上摁,打了俞小姐一拳,吓得这四位小姐拔腿就跑,逃出了鲁迅在阜成门内西三条的寓所,到白塔寺逛庙会去了。这次喝酒失态是有文字记录的。还有人说鲁迅好讲演,而语音南腔北调,讲话时露出满嘴黄牙。为什么满嘴黄牙呢?因为抽烟多,所以又有人说鲁迅是个大烟鬼。实际生活当中鲁迅确实抽烟比较多。他讲他是一个意志力很强的人,唯独在抽烟这个问题上意志力薄弱。他一天抽30支,多的时候抽50支,所以有人形容鲁迅是连珠炮式地抽烟,很少用火柴。他留学日本时经常彻夜不眠,一边抽烟一边写作,抽完烟以后烟头就插在炭盆里边。这支抽完插个烟屁股。那支抽完再插个烟屁股,第二天早上起来一看,炭盆就像一个马蜂窝。这样当然严重地损害了他的健康。鲁迅仅仅活了56岁,死于肺病。鲁迅的生活是非常平民化的,他有很多农民的生活习惯。比如说,他喜欢吃炒饭,南方炒饭不是用煤而是用柴火,炒出来特别香。另外,他喜欢吃一种火烧,壳焦黄焦黄的,叫蟹壳黄。他还喜欢吃辣椒。为什么喜欢吃辣椒呢?因为他18岁那年到南京求学,只带了妈妈给的“八元的川资”,冬天没有钱买棉裤,于是吃辣椒取暖,以后就有了吃辣椒的嗜好。鲁迅吃饭非常简单。他一个人在厦门大学当教授的时候,有一个酒精炉子,改善生活就煮点火腿肉。到了上海安了家,夫人给他做菜,他很少吃鱼。为什么呢?因为吃鱼必须挑剌,挑刺就要费时间,费时间就会影响他的工作,所以他很少吃鱼。鲁迅的衣食住行都非常简朴。
P2-3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