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的纹章学》写于《胡桃中的世界》出版三年后,《唐草物语》成书四年前,是作者“从博物志式的随笔文章向着短篇小说风格的虚构作品移行的过程中,一部过渡性质的作品”,也是其最初以日本古典为题材的文章合集,更成为此后其屡屡获奖的虚构作品的发端。
除博尔赫斯、卡夫卡、萨德、普鲁斯特、爱伦·坡等此前涩泽随笔中的常客,作者还引入了森鸥外、泉镜花、永井荷风、川端康成、柳田国男等日本近代文学及民俗学标志性人物的作品,更将思考的触手首次伸向日本古典。此外,书稿中还涉及《红楼梦》《庄子》《搜神后记》等中国经典作品,以及博尔赫斯以中国古代寓言改编的《皇宫的预言》等中国题材作品。通过阅读这部书稿,中国读者也将收获对本土题材作品的新的解读与思考。
本书并不是一部生硬死板的文学研究,而是涩泽龙彦对东西方文学传统进行的自由而私人的探索,他并不以文艺评论家或学者自居,而是将自己阅读和思考的过程比作描绘美丽纹章,认为“作为随笔作家,只要让读者拥有愉快的阅读体验,这就足够了”。思考的趣味性、书写的趣味性、阅读的趣味性,是本书主要的特征和追求。
三岛由纪夫盛赞的作家,涩泽龙彦创作生涯的转向之作——博物志式随笔的末流,短篇小说式虚构作品的先声,一部作者自认“已经穷尽了自己职业生涯”的作品;
一本涩泽龙彦的私人读书笔记:他不以文艺评论家或学者自居,而是将自己阅读和思考的过程比作描绘美丽纹章,以阅读、思考和书写的趣味性为首要追求;
“无论是书写欧洲还是书写日本,对我来说终归是同一件事”:从博尔赫斯、卡夫卡、萨德、普鲁斯特、爱伦·坡,到森鸥外、泉镜花、永井荷风、川端康成、柳田国男;从《古今和歌集》《今昔物语》《远野物语》《撰集抄》,到《红楼梦》《庄子》《搜神后记》……
洋灯旋转 / 1
关于梦 / 19
幻鸟谭 / 37
姐之力 / 57
付丧神 / 77
关于时间的悖论 / 95
俄德拉代克 / 113
Vita Sexualis / 129
创造恶魔 / 147
金甲虫 / 165
环形的枯渴 / 181
爱的植物学 / 197
后记 / 217
文库版后记 / 219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