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俄罗斯未竟的革命
0.00     定价 ¥ 98.00
深圳南山图书馆
  • ISBN:
    9787208122062
  • 作      者:
    [美]迈克尔·麦克福尔
  • 译      者:
    唐贤兴,庄辉,郑飞
  • 出 版 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04-01
收藏
作者简介
  [美]迈克尔·麦克福尔(Michael A.McFaul,1963-)当代美国著名的俄罗斯问题专家,现为美国斯坦福大学政治科学系教授。他通晓俄语、波兰语和葡萄牙语等多种语言,并在多个机构从事俄罗斯问题研究。在俄罗斯问题研究领域,麦克福尔出版专著、合著达20部之多,《俄罗斯未竟的革命》(2001年)是其重要的代表作。
  
  唐贤兴,1968年出生,政治学博士,现为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1999年在香港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从事美俄关系研究。2002年在美国佐治亚大学卡尔·文森政府研究所做访问学者,从事公共政策研究。出版《大国治理与公共政策变迁:中国的问题与经验》《产权、国家与民主》《民主与现代国家的成长》等个人专著,以及《论政治》等合著,主编的《近现代国际关系史》被全国三十多所大学采用,在国家quan威和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八十多篇。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公共政策理论、国际政治理论、俄罗斯政治与外交、国际公法。
展开
精彩书摘
  《俄罗斯未竟的革命》:
  叶利钦对这个反盖达尔联盟做出回应。叶利钦回忆道:“由于我最初尊敬作为一种制度的议会,所以我非常艰难地忍受了对政府的尖锐批评,这些批评在改革的前三个月内一直紧随着政府。”叶利钦用一种典型的马克思主义者评估局势的方法,开始怀疑盖达尔改革是否存在“社会基础”。事实证明这个基础并不存在。这期间,叶利钦从国家和社会各界的代表那里得到地方经济灾难的日常报告,行政首脑、前苏联部长和叶利钦自己的克里姆林宫顾问们,都有同总统的直接联系,他们利用这种联系来游说总统反对盖达尔的改革计划。1991年10月,叶利钦许诺激进的经济改革“会在1992年秋取得真正的成果”。当这样一个快速转折并没有出现的时候,叶利钦开始怀疑他自己关于经济改革决策的正确性。正如叶利钦所回忆的:“在某一点上我开始动摇……我不能再抵挡住来自议会团体、党派、政治运动、经济学派、农业经理和企业家们施加的巨大压力。他们有不同的理由来要求撤掉盖达尔,他们一直在要求,不停地要求。”随着时间的流逝,叶利钦开始仔细地把自己同政府实施的经济改革区分开来。人们逐渐知道的是,经济改革计划是盖达尔的改革,而不是叶利钦的改革。这使得叶利钦比较容易就市场转型带来的阵痛批评其他人。
  盖达尔的政治难题又因新政府缺乏经验而加剧。盖达尔内阁的成员同公众相处得不好。他们轻视议会中的对手,努力把他们排斥在政策过程之外,而不是同他们合作来取得他们对改革计划的支持。这种策略迅速疏远了议会的领导层。哈斯布拉托夫尤其认为自己受到了盖达尔团队这种举动的侮辱,因为他相信自己本来应该被任命为总理的。最终,叶利钦也责怪盖达尔内阁缺乏政治判断力。当然,叶利钦作为总理和总统,在议会内和在社会上本来都应该对市场改革运动起领导作用。这种说法(甚至在一些回顾中也能看到)明确地告诉人们盖达尔的团队是如何孤立于叶利钦的。盖达尔团队的确也没有向俄罗斯大众解释自己的政策。十分明显的是,盖达尔团队从未发布一份计划,以此作为同大众交流的手段和方式。由于大众缺乏对市场经济原则的了解,而盖达尔政府没有做出解释,这就为煽动家提供了机会,让他们来填补信息空缺。
  到了1992年4月,盖达尔政府已经在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上面临被弹劾的威胁。由于俄罗斯还没有制定出一部新的后苏维埃时代的宪法,因此,谁来任命内阁、谁来撤换内阁的规则仍然是模糊不清的。这种模糊性最终成为议会与总统之间冲突的根源。在1992年4月的会议上,叶利钦对议会采取了一种调和的策略。在第六次人代会前夕,叶利钦同哈斯布拉托夫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进行了谈判。叶利钦提议解除盖达尔最初班子中的四位部长的职务,把更有“工业背景”的人士任命进内阁之中,为国家企业提供额外的补贴。盖达尔激烈反对这些妥协。他的反应是提交整个内阁的辞职书,而事先并没有同叶利钦讲过他的计划。这个鲁莽而出人意料的演讲是盖达尔首次精明的政治举动,也是对叶利钦妥协政策的强烈指责。正如叶利钦自己所回忆的那样:“就像迎面挨了一拳。”
  哈斯布拉托夫对内阁辞职这一消息的最初反应是嘲笑,称盖达尔内阁是不合格的,议会决不会接受讹诈。然而两天后,哈斯布拉托夫退却了,议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一项决议,对盖达尔内阁表示支持。在这个阶段,议会还不准备摊牌。
  盖达尔及其团队把第六届人代会的这一举动视为自己的一次重要胜利,同时再次确认了对哈斯布拉托夫及其同伙不妥协策略的正确性。看起来叶利钦得出的结论却不同。虽然盖达尔和他的内阁想利用这次机会使盖达尔作为总理继承人的地位确定下来,但俄罗斯总统没有利用这次对议会的战术性胜利来推动激进的经济改革。相反,在议会快要结束的时候,叶利钦发表了一篇调和性的演讲,承诺今后在进行经济改革的时候要更多地与立法者合作。
  ……
展开
目录
译者序
序言
致谢
第一章 从共产主义向民主的革命性过渡:一个模型
过渡理论
路径依赖和重新平衡
方法论的考虑
本书梗概

第一篇 戈尔巴乔夫时代,1985-1991年
第二章 戈尔巴乔夫的设计:改革苏联政治制度
平衡的苏联体系
经济改革
政治改革
国家边界和联邦改革
结论
第三章 苏联的终结
新角色,新思想,新权力
1989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
1990年俄罗斯人代会选举
扩大的变迁议程
苏联最后一年间模糊而变化的权力平衡
不确定下的谈判:经济与联邦条约
结论

第二篇 俄罗斯第一共和国,1991-1993年
第四章 俄罗斯第一共和国的制度设计
制度设计的背景:众多的议程,暧昧的委托
解散苏联,建立俄罗斯国家
有关经济体制设计的决策
关于如何设计新的政治体制的构想
第五章 俄罗斯第一共和国的失败
充满争议的变革议程
合作、分化与俄罗斯第一共和国的失败
(重新)制定新宪法
1400号总统令及俄罗斯第一共和国的终结
结论

第三篇 俄罗斯第二共和国的诞生,1993-1996年
第六章 第二共和国的政治制度设计
新宪法
……
第四篇 俄罗斯民主的未来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