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代第一散文大家张岱的小品文代表作之一。文学价值高。文笔传神,简洁有致,语言优美,可称为游记的典范,写作的宝典。作者用最为精炼的笔墨点出西湖各处景观的精华所在,寄托个人情思和兴亡之叹。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湖心亭看雪》也在本书正文后的附文中。
2.可称为游览西湖的必读人文地图册。有史料价值。作者对西湖各路名胜古迹大写特写,无一遗漏。如雷峰塔、苏公堤、灵隐寺,关王庙、钱王祠、三生石等等。在个人的描述与感慨之外,作者还提供了许多重要的资料,不管是祠堂陵墓还是道观佛寺,作者都颇为详尽地介绍其创建及兴废经过,包括时间、主事者、缘由等,都如实记录,可以说是一个个景致的简史。既有纵向的史实的梳理,又有横向的空间的叙述。全书合在一起,就是一部西湖变迁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3. 历代名家西湖诗文精选集。 每个景点,除作者的正文外,还附有历代名人的相关诗文,这些诗文多出自唐宋元名家之手,如白居易、苏东坡等,也有不少出自张岱本人。这些作品对作者的叙述是一种补充,丰富了各文的内涵,为全书增色不少。因此该书也可以视作一部历代名家西湖诗文精选集。
余弟毅孺常比西湖为美人①,湘湖为隐士,鉴湖为神仙。余不谓然。余以湘湖为处子,眠娗羞涩②,犹及见其未嫁之时;而鉴湖为名门闺淑,可钦而不可狎;若西湖则为曲中名妓③,声色俱丽,然倚门献笑,人人得而媟亵之矣④。人人得而媟亵,故人人得而艳羡;人人得而艳羡,故人人得而轻慢。在春夏则热闹之至,秋冬则冷落矣;在花朝则喧哄之至⑤,月夕则星散矣;在清明则萍聚之至⑥,雨雪则寂寥矣。
【注释】
①毅孺:即张弘,字毅孺,作者族弟。
②眠娗(tiǎn):古代寓言中假托的人名。这里意为羞涩,不大方。语出《列子·力命》:“眠娗、諈诿、勇敢、怯疑四人,相与游于世,胥如志也。”
③曲中:妓坊的通称。
④媟(xiè)亵:举止轻薄,不庄重。
⑤花朝:百花盛开的早晨。
⑥萍聚:像浮萍漂流一般短暂相聚。
【译文】
我的族弟张毅儒常常把西湖比作美人,把湘湖比作隐士,把鉴湖比作神仙。我认为不是这样。我把湘湖比作处子,腼腆娇羞,好像尚能看到她未嫁时的风姿;而鉴湖像是名门闺秀,可以钦慕但不能狎侮;至于西湖则像是青楼里的名妓,歌喉婉转,容色姝丽,却倚门卖笑,人人都可以轻薄她。人人都可以轻薄她,所以人人都去爱慕她;人人都去爱慕她,所以人人都轻贱她。春夏两季则热闹非凡,秋冬时分则冷清落魄;花朝时节则喧闹至极,月夜之际则如星而散;在清澈明朗时节则如浮萍般短暂汇聚,雨雪纷飞之时则冷清寂寥。
故余尝谓:“善读书,无过董遇三余①,而善游湖者,亦无过董遇三余。董遇曰:‘冬者,岁之余也;夜者,日之余也;雨者,月之余也。’雪??古梅②,何逊烟堤高柳;夜月空明,何逊朝花绰约③;雨色涳濛④,何逊晴光滟潋⑤。深情领略,是在解人。”
【注释】
①董遇三余:语出《三国志》裴注引《魏略》:“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遇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作者在《夜航船》中对“三余”亦有解释:“谓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月之余。魏董遇以三余读书。”后以“三余”泛指空闲时间。
②巘(yǎn):险峻的山峰。
③绰约:柔媚婉约。
④涳濛:也作“空蒙”。烟雨迷茫的样子。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⑤滟潋:水光闪烁的样子。
【译文】
所以我曾经这样说:“善于读书的人,无非是像董遇那样利用空闲时间,而善于游湖的人,也不过像董遇利用空闲时间一样。董遇说:‘冬天,是一年中的闲暇时光;晚上,是一天中的闲暇时光;雨天,是一月中的闲暇时光。’雪山上的古梅,怎么会比烟堤岸柳逊色;夜月空明,怎么会比朝花绰约逊色;烟雨迷茫,又怎么会比晴空娇艳逊色。用心领略湖光山色,才是真正理解西湖的人。”
一个人的西湖,一个人的风景(代前言)
自序
卷一
西湖总记
明圣二湖
西湖北路
玉莲亭
昭庆寺
哇哇宕
大佛头
保俶塔
玛瑙寺
智果寺
六贤祠
西泠桥
岳王坟
紫云洞
卷二
西湖西路
玉泉寺
集庆寺
飞来峰
冷泉亭
灵隐寺
北高峰
韬光庵
岣嵝山房
青莲山房
呼猿洞
三生石
上天竺
卷三
西湖中路
秦 楼
片石居
十锦塘
孤 山
关王庙
苏小小墓
陆宣公祠
六一泉
葛 岭
苏公堤
湖心亭
放生池
醉白楼
小青佛舍
卷四
西湖南路
柳州亭
灵芝寺
钱王祠
净慈寺
小蓬莱
雷峰塔
包衙庄
南高峰
烟霞石屋
高丽寺
法相寺
于 坟
风篁岭
龙 井
一片云
九溪十八涧
卷五
西湖外景
西溪
虎跑泉
凤凰山
宋大内
梵天寺
胜果寺
五云山
云 栖
六和塔
镇海楼
伍公祠
城隍庙
火德庙
芙蓉石
云居庵
施公庙
三茅观
紫阳庵
附录
金堡序
祁豸佳序
王雨谦序
李长祥序
查继佐序
张礼凡例
《四库全书总目?西湖梦寻》
《陶庵梦忆》自序
自为墓志铭
张岱小传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