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园林景观设计与林业生态化建设
0.00     定价 ¥ 48.00
深圳南山图书馆
  • ISBN:
    9787557892876
  • 出 版 社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5-01
收藏
精彩书摘
  《园林景观设计与林业生态化建设》:
  二、郊区森林造林调查设计
  造林调查设计是在造林规划的原则指导下和宏观控制下,对一个较小的地域进行与造林有关的各项因子,特别是对宜林地资源的详细调查,并进行具体的造林设计。造林技术措施要落实到山头地块。造林调查设计还要对调查设计项目所需的种苗、劳力及物资需求、投资数量和效益做出更为精确的测算。它是林业基层单位制订生产计划、申请项目经费及指导造林施工的基本依据。
  造林调查设计的任务,通常由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已经审定的造林项目文件或上级的计划安排,以设计任务书的方式下达。此项工作通常由专业调查设计队伍组织,由专业调查设计人员与基层生产单位的技术人员结合来完成。全部工作可分为准备工作、外业工作和内业工作各阶段进行,其主要工作程序和内容如下。
  (一)准备工作
  造林调查设计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建立专门组织,确定领导机构、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等。
  (2)明确任务,制定技术标准,研究上级部门下达的设计任务书,广泛征求设计执行单位和有关部门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明确造林调查设计的地点、范围、方针和期限等要求。规定或制定地类,林种、坡度划分,森林覆盖率计算等项技术的调查标准。
  (3)进行完成设计任务的可行性论证,验证原立项文件和设计任务书中规定内容的现实可行性,必要时可进行典型调查。论证结论与原立项文件或设计任务书有原则冲突时,需报主管部门审批,得到认可后,制定该调查设计的实施细则。
  (4)收集资料,收集与设计郊区造林有关的图面资料(地形图、卫星遥感相片、航空摄影相片等)、书面资料(土地利用规划、林业区划,农林牧业发展区划,造林技术经验等相关资料;气象、地貌、水文、植被等自然条件;人口、劳力、交通、耕地、粮食产量、工农业产值等社会经济条件;各种技术经济定额等)。
  (5)物资准备,包括仪器设备、调查用图、表格、生活用品等方面的准备。如果需要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采集或处理时,还要做好计算机软件的收集、编写及调试工作。准备工作是极其细致、繁杂和琐碎的,关系到调查设计任务完成的进度乃至质量,因此,必须认真对待。
  (二)外业工作
  在搜集和利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开展外业调查工作。外业调查工作是造林调查设计的中心工作,主要有以下内容:
  (1)补充测绘工作,造林调查设计使用的地形图比例尺以1:10000为好,至少也要1:25000的地形图,配以类似比例尺的航片。如所需上述图面资料不足,不能满足外业调查的需要,或者因为原有的图面资料因成图时间或航摄时间较早,不能反映目前地形地物的实际情况,则需要组织必要的补充测绘或航摄工作。由于此项工作量大而花费昂贵,因此,是否需要进行以及如何进行,应采取十分慎重的态度。
  (2)外业调查分为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初步调查是在外业调查初期对造林地立地条件和其他有关的专业调查,其目的在于掌握调查区的自然环境特征,编制立地类型表、造林类型表,拟订设计原则方案,并为详细调查和外业设计提供依据。
  设计原则方案要提出调查设计各项工作的深度、精度和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原则方案确定后,由主管部门主持召集承担设计、生产建设单位以及有关人员进行审查修改,并经主管部门批准执行。
  设计原则方案经批准后,即开始详细调查。初步调查和详细调查的各项调查内容基本一致,但采用的方法和调查的深度有所不同。
  ①专业调查。专业调查包括气象水文、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树种和林况、苗圃地、病虫鸟兽害等。专业调查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对当地地貌、土壤(包括地质、水文)、植被、人工林等调查,掌握城市郊区自然条件及其在地域上的分异规律,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于划分立地条件类型,作为划分宜林地小班和进行造林设计的依据。
  各专业调查组要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和要求,采用线路调查,典型抽样调查、访问收集等方法进行专业调查。一般是在利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面上调查和典型样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造林地面积不大,自然条件不甚复杂时,经一般性的踏查后,可不进行面上调查,直接在不同的造林地段选择典型地段进行标准地调查。面上调查(线路调查)的调查线路一般是在地形图上按照地貌类型(河床、河谷、阶地、梁、丘陵等),海拔高度,沿山脊、河流走向预设测线、测段和测点,再逐段逐点地调查变化情况。标准地(样地)调查是选择能代表某一类型的典型地段,设置标准地或样地进行详细调查。
  专业调查结束后,进行调查资料的整理和采集样品的理化分析,以掌握各项立地因子的分布与变化规律,充分运用森林培育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成果,进行精心设计,正确进行立地评价,编制适于当地的立地类型表,并在此基础上按不同立地类型(或立地类型组)设计若干造林类型(称造林设计类型或造林典型设计)。
  立地类型表的内容包括立地类型号,类型名称、地表特征、土壤、植物、适生树种、造林类型号等。造林类型表的内容包括造林类型号、林种、树种、混交方法及各树种比例、造林密度及配置、整地方法和规格、造林方法等。
  ②专项工程调查。主要内容包括道路调查,林场、营林区址调查,通讯、供电、给水调查,水土保持、防火设施、机械检修等调查。这些调查设计一般只要求达到规划的深度,如果需要深化,可组织专门人员进行。
  ③社会经济调查。主要了解调查郊区居民点分布、人口,可能投入林业的劳力与土地;交通运输、能源状况;社会发展规划、农林牧副业生产现状与发展规划等。
  ④区划调绘与小班调查。为了便于管理并把造林设计的技术措施落实到地块,对设计郊区要进行区划。对于一个城市郊区来说,造林区划系统为乡—村林班—小班。如果在一个村的范围内造林面积不大,可以省去林班一级。一个林场(或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造林区划系统为工区(或分场)一林班一小班。乡和村按现行的行政界线,现场调绘到图上;工区是组织经营活动的单位,一般以大的地形地物(分水岭、河流、公路等)为界,最好能与行政区划的边界相一致,其面积大小以便于管理为原则。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概述
第一节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础知识
第二节 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基本类型
第三节 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方法

第二章 园林景观植物
第一节 园林植物的分类
第二节 园林植物的功能作用
第三节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
第四节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第五节 植物景观设计趋势

第三章 园林植物造景艺术与设计原理
第一节 风景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准则
第二节 风景园林植物配置的艺术方式和造景手法

第四章 园林花卉景观基础理论
第一节 花卉景观的概念
第二节 花卉景观的特性
第三节 花卉景观设计原则
第四节 花卉景观类型
第五节 花卉景观的意义
第六节 我国花卉景观的发生发展

第五章 园林花卉生长发育与环境
第一节 花卉的生长发育
第二节 环境因子对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三节 园林花卉花期调控

第六章 园林花卉栽培技术
第一节 常见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栽培技术
第二节 常见宿根花卉栽培技术
第三节 常见球根花卉栽培技术
第四节 常见木本花卉栽培技术
第五节 无土栽培

第七章 绿化景观与城市林业
第一节 城市绿化景观要素特征
第二节 绿化景观多样性与异质性
第三节 城市林业概论
第四节 城市绿化与城市林业
第五节 未来城市林业与城市绿化的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第八章 城市林业生态化建设——市区内森林的设计与培育
第一节 市区内森林的规划与设计
第二节 市区内森林的施工与管理
第三节 居住区森林绿地建设
第四节 城市街道绿地建设
第五节 综合性公园绿地建设
第六节 市区森林的培育

第九章 城市林业生态化建设——郊区森林的规划设计与建立
第一节 郊区森林的规划设计
第二节 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与设置
第三节 国家森林公园
第四节 城市防护林的建立
第五节 郊区森林的培育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