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国际农业科技动态》:
7月5日经合组织-粮农组织(OECD-FAO)联合发布的《2021-2030年农业展望》,对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的农业商品、鱼类和生物燃料市场做出未来10年的前景预期,也为前瞻性政策分析和规划提供了参考。预测要点如下:
消除饥饿的挑战将因国家而异。根据《展望》,未来10年,全球人均粮食供应量预计将增长4%。然而,全球平均水平掩盖了地区之间的差异。预计中等收入国家消费者的食物摄入量将显著增加,而低收入国家的食物摄入量将基本保持不变。
预计未来10年将会有一些饮食结构变化。在高收入国家,动物蛋白的人均消费量预计将趋于稳定。由于对健康和环境的日益关注,人均肉类消费量预计不会增加,消费者将越来越多地用家禽和乳制品取代红肉。在中等收入国家,对畜产品和鱼类的偏好预计将保持强劲增长势头,人均动物蛋白供应量预计将增长11%,与高收入国家的消费差距将缩小4%。饮食结构将影响健康结果。在全球范围内,到2030年脂肪和主食预计将提供63%的可用热量,而水果和蔬菜将继续只提供7%的可用热量。需要进一步努力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人每天400克水果和蔬菜净摄入量。这包括努力减少食物的损失和浪费,尤其是易腐食品。
饲料效率和疾病暴发将对动物生产和农业市场未来发展趋势产生重要影响。高收入国家和一些新兴经济体的牲畜生产增长放缓和饲养效率提高,可能将导致饲料需求增长较过去10年放缓。相比之下,随着一些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畜牧部门的扩大和加强,它们的饲料需求在未来10年将出现强劲增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饲料消费国,其畜牧业的发展将是全球饲料市场发展的中心。
生物燃料行业的扩张速度将远低于过去20年。除甘蔗外,生物燃料生产预计在主要原料商品中所占份额将下降。在欧盟和美国,政策越来越支持向电动汽车过渡,并支持将废物和残渣作为生物燃料生产的原料。然而,甘蔗和植物油的主要生产国(例如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将继续扩大其生物燃料的生产。
公共和私人投资在提高生产率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未来10年,全球农业产量预计每年增长1.4%,新增产量主要来自新兴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更广泛地获得技术、基础设施和农业培训方面的投入以及提高生产力的投资,是农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公共和私人支出对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尤其关键。
在提高产量和改善农场管理方面的投资将推动全球作物生产的增长。如果未来10年继续向更集约化生产体系过渡,预计全球农作物产量增长的87%将来自产量提高,7%来自种植强度的增加,只有6%来自耕地扩大。
畜牧业和鱼类生产预计增长14%,其中很大一部分将来自生产率的提高。预计畜群的扩大也将显著促进新兴经济体和低收入国家牲畜生产的增长。牲畜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将主要通过更密集的饲养方法、遗传改良和更好的畜群管理来实现。水产养殖产量预计将在2027年超过捕捞渔业产量。
农业对气候变化将作出重大贡献。由于农业直接温室气体(GHG)排放量预计将以低于农业生产的速度增长,未来10年农业生产的碳强度预计将有所下降。然而,全球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在未来10年预计将增加4%,其中畜牧业占80%以上。因此,农业部门需要做更多的政策调整,包括大规模实施气候智能型农业生产,特别是在畜牧业领域。
对未来市场价格的预测具有不确定性。2020年下半年,受中国强劲饲料需求和全球产量增长受限的推动,多数大宗商品的国际价格上涨。此后,在生产率提高和需求增长放缓的推动下,市场实际价格预计将略微下降。在未来10年,天气变化、动植物病虫害、不断变化的投入价格、宏观经济发展和其他不确定性将成为导致市场价格变化的原因。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