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孤独力
0.00     定价 ¥ 42.80
深圳南山图书馆
  • ISBN:
    9787201140070
  • 作      者:
    [日]午堂登纪雄
  • 出 版 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孤独力》在日本甫一出版,即占领心理类图书TOP5,一周售罄,是真正的口碑之作。


●是孤独,造就了卓尔不群!

  比尔·盖茨、乔布斯、斯皮尔伯格都是孤独力的拥趸和受益者。

  梦想和目标、亲密关系、自我价值……真正重要的东西,要独自一人去寻找!


●新型社会成功靠自我实现VS传统社会成功靠人脉

  进入互联网时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SOHO而不是上班,越来越多的成功靠的是特立独行的创新力和自我实现,越来越多的都市男女宁愿选择高质量的单身,而不愿将就低质量的婚姻。   孤独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拥有孤独力,是新型社会下人们的必备技能。


● 一部关于如何获得孤独力、进而抵达幸福的答案之书。

  停止依赖社交,停止讨好他人,停止迎合世界,孤独是你认识自己、提升自己很好的机会!你在热闹中失去的,会在孤独中找回来。让孤独成为你成长的力量。


●如果你符合以下特征中的一个:

  不能忍受一个人待着;

  把日程安排得很满;

  在意朋友的数量;

  在意别人的眼光;

  勉强自己合群;

  在人群中感到格外寂寞;

  对他人有求必应;

  ……

  那这本书就是为你而写!


●精彩语录:1.所谓享受孤独,就是做自己,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2.孤独是内心成熟的表现。独处时间是拿回自己主导权的重要时间。

        3.不会为人际关系所妥协,只留下那些更好的人,你将拥有更幸福的人生。

        4.人就是镜子。用粗暴的言语对待对方,也会有粗暴的言语返回来。用微笑和温柔的语言,对方也会报以微笑和友善。

        5.越是大人,越该把目标和梦想这些东西放在自己生活的中心。因此,孤独的时间多一点反而刚刚好。


              


展开
作者简介

午堂登纪雄

1971年出生于日本冈山县。中央大学经济专业毕业。美国注册会计师。大学毕业后,在东京会计师事务所工作,随后在大型零售企业的店铺和市场部等部门工作。后来在世界型战略咨询公司里特公司担任咨询顾问。2006年,首部作品成为畅销书。现经营两家公司,一边担任不动产投资顾问,一边活跃于资产投资及商业技能相关的讲座中。著有《停止做“好人”,人生就能顺畅》《应该丢弃的40个坏习惯》《金钱的才能》《30岁拉开差距的“人生战略”笔记》《孤独力》等多部作品。


展开
内容介绍

我们身处社交频繁的时代,被生活仓促地追赶。我们害怕关上门的瞬间空虚,更害怕下一秒就和这个世界脱轨。

但任何成长的节点,和对生命深刻的理解,都必须经历独处和内省才能到达。

人际关系、亲密关系、人生观价值观、创造力、梦想和目标……书中每一个主题都和我们每一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作者午堂登纪雄从孤独的好处出发,为读者填写了一份完美的孤独力答卷:运用孤独力,在工作、情感、事业、理财、亲子教育、家庭等多个领域都能获得你想要的成功和幸福。

让你的孤独成为成长的力量。


展开
精彩书评

你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重要的是,勇敢的去追随自己的心灵和直觉,只有自己的心灵和直觉才知道你自己的真实想法,其他一切都是次要。

——乔布斯


不要让任何人告诉你要成为怎样的人。做与众不同的人。追随自己的感觉。

—— 玛丽莎·伊瑟莉姬


天才的特征是不会把自己的思考构架放在凡人铺设的轨道中。

——司汤达


勇敢接纳自己,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毫无畏惧地参与挑战。

所谓命运,就是顺从自己的心声,由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

——午堂登纪雄


展开
精彩书摘

●为什么你在人群中依旧感到寂寞?


孤独感强的人,即便在人群里有时候也会感觉孤独。

这是因为他们隐藏了自己的真实声音。

没习惯用真实声音与人交往,不知道怎么保持距离,也不知道吵架后修复关系的方法。因为对自己没有自信,因此总害怕得罪他人,害怕被人伤害。于是,越来越不能发出自己真实的声音。

如果不发出自己的真实声音,会让对方感觉到心理上的距离。对方会觉得“这个人好像不太想说自己的事情”“啊,还是不要太接近这个人比较好”。换句话说,对方也不会用真心来与我们交往。

人就是镜子。用粗暴的言语对待对方,也会有粗暴的言语返回来。用微笑和温柔的语言,对方也会报以微笑和友善。

因此,人群中让人感觉有距离的人,其实是在无意识之间,自己将周围疏远了,把自己封闭了起来。


●自我展示是好意和信赖的证明


害怕孤独的人总有种不满,叫做“周围的人都不理解我”。可是,其实是他们没有去理解其他人。

即便自己没这样的打算,但是不展示自己,其实就是在说:“我对理解周围的人没兴趣”,因为他脑袋里只想着他人会怎么评价自己。

因此,不要老想着“如果我这么说,别人会这么想,所以我不说”,而是首先阐明自己的心声,仔细观察对方的反应。然后,保持下一次调整自己言行的态度。

压抑自己其实就是隐藏自己。这会带给人一种感觉,感觉你对他人持有怀疑、敌对心、不信任或者不关心。

相反,自我展示是证明对他人有好意和信赖的证明。销售人员中那些常说“实际上,我老实跟你说……”或给客户说明缺点的人,有着更让人信赖的印象。对于那些向你倾诉烦恼的人,你是不是有时候也感觉是因为他们信任你才会这样做的呢?


因此,即便最初进展不顺利,也要发出真实的声音与人交往。当然,即便是真实的声音,也有慎重地遣词造句的必要。

当发现对方出现你不满的行为,不要使用这样的说话方式:“你为什么做这种事情!”而是说:“你这样做让我很伤心,下次换成另一种方式的话我会很高兴。”与其说:“我认为你是错误的”,而是说“我明白你的意见,但是我是这么想的……”也就是说,尊重对方的意见和观点,与其说“我不喜欢这个”,不如说“自己想怎么样”,以此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



●按照自己的节奏做事,真的不好吗?


对抗孤独能力强的人都是按照自己节奏做事的人。

“按照自己的节奏”,这句话听起来好像给人负面印象,容易让人想到不顾他人,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

在当代日本,社会上强调同步的压力很大,人被拿来与他人比较,如果做了违背常规的事,就会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为了在这种社会环境中活出自我,我觉得“按照自己的节奏”行动是尤为重要的能力。

在这里所说的“按照自己的节奏”,并不是指任性,而是说不被他人左右,尊重自己的生活方式。


比如,在公司,如果自己同期入职的员工,或比自己后入职的员工得到升迁,自己就会感到妒忌。

如果周围都是事业型单身女性,自己也能心安理得地把事业放在优先地位。然而,如果身边都开始结婚,自己也会急忙开始找人结婚。

被身边的人问有没有结婚,有没有生孩子,自己就赶紧顺从。如果不这样,自己就会觉得难受或丢脸。

或者,认为必须让孩子上大学,因为自己感觉不上大学就会丢面子,但其实其他人并没有说什么。


如果像这样,总被灌输他人或社会的观念,总被拿来比较,或者自己随意地比较,也就会为了那些原本自己并不渴望的东西,但因为社会压力,而不得不卷入不安、焦躁和努力中。


虽然有时候迎合他人也在所难免,但当你感到孤独,而让自己强行融入群体,迎合周围的价值观,你会更容易感到莫名其妙的焦虑。

“无地自容”的感觉,其实是一种谁也没有对自己不敬,但自己却不由得产生的情绪。“舒展不开”的感觉也是一样,都是只有自己这样认为而已。创造出这种情感的原因,就是我们总被周围的常规与价值观所影响。

这种状态下,总被他人的价值观所牵引,可以说没有活出自己的人生吧。这样子的人生方式,我觉得与失去了自己的人生没有差别。

可是,如果你拥有了掌控自己节奏的力量,就不会在意他人如何,而是对自己的生活方式抱有信心,不断向前进。

即便周围人都开始奔跑,你也不慌不忙地徐步前行。当周围人停下脚步时,你也能独自向前进。当周围人向右拐,自己也可以向左看。


自己的成长和生活方式,虽然受到他人的影响,但不应该因为他人而混乱。世人所谓的成功,与自己认为的成功不一样。他人追求的幸福与自己感受到的幸福也有所不同。因此,与周围人无关,只要你自己觉得好就行。这是一种信赖自我价值基准的力量,也是一种基于自我价值观上行动的勇气。


展开
目录

前言 享受孤独的力量


第1章 内省

01 停止害怕孤独

02 停止总是和别人在一起

03 停止逃避痛苦的感情

04 停止把时间排得太满

05 停止埋怨别人

06 停止炫耀


第2章 人际关系

07 停止在意朋友的数量

08 停止勉强相处

09 停止隐藏自己的弱点

10 停止隐藏真心

11 停止害怕被讨厌

12 停止迎合别人的步调

13 停止勉强留在职场


第3章 价值观

14 停止考虑周围人的意见

15 停止重视常识

16 停止在意社会标准

17 停止介意别人的评价


第4章 行动

18 停止没有梦想和目标这一想法

19 停止因想得太多而举步不前

20 停止与大家一起思考问题

21 停止与别人商量后再决定

22 停止逃避问题

23 停止悲观的想法


第5章 读书

24 停止不切实际的担心

25 停止被信息牵着鼻子走

26 停止说“完了”或者“可爱”

27 停止拘泥于自己的想法

28 停止害怕变化

29 停止阅读与自己价值观相同的书籍


第6章 家庭

30 停止希望对方给自己幸福

31 停止以得失看待结婚

32 停止询问孩子“交到朋友了吗?”


写在后面的话:所谓的命运,就是顺从自己的心声,由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