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先生讲解中国古典诗词格律的名作,畅销50年经久不衰。
★中国古典诗词爱好者研习格律的入门书。北大等高校中文系教授推崇经典。
★《中国诗词大会》引发古典诗词阅读升温,古典诗词大师王力先生《诗词格律》备受专家学者推崇。
★依据多个版本全新校订,并查阅《唐宋词格律》《全唐诗》《全宋词》《辞海》《韵书》等大量资料、联系专家审校,修订以往各版本多处编校错漏,是接近零差错的版本。
★新增数十幅《唐诗画谱》《诗余画谱》插图,增添阅读趣味。
★唯美至极的装帧设计,专为年轻人量身定做。精装双封,便于携带,内文采用环保护眼纸,好看不累。
★《诗词格律概要 诗词格律十讲》是王力先生在其诗词格律研究基础上提炼而成的精品,为普及而写。如果是为了鉴赏古典诗词或者诗词写作而希望了解诗词格律,可以在本书中得到更准确、更基本的知识。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蒋绍愚
《诗词格律概要 诗词格律十讲》是语言学家王力先生为方便读者进行古典诗词鉴赏和诗词创作而写就的学术普及经典,讲述古典诗词格律最基本的知识,既有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又有推陈出新的创见,严肃性与科学性并举,是王力先生在其对诗词格律研究基础上提炼而成的精品。《诗词格律十讲》简明扼要,《诗词格律概要》较为系统深入,历来都为古典诗词爱好者研习格律的入门路径。
第四章 对仗
4.1 今体诗的对仗
对仗,指的是出句和对句的词义成为对偶,如“天”对“地”,“风”对“雨”,“长”对“短”,“来”对“去”,等等。拿今天的语法术语来说,就是名词对名词,代词对代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动词对动词①,副词对副词。
律诗的对仗,一般用在中两联,即颔联和颈联。例如: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华”读)
树色随关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残”“疏”,形容词;“云”“雨”,名词;“归”“过”,动词;“太华”“中条”,专名。“树”“河”,名词;“色”“声”,名词;“随”“入”,动词;“关”“海”,名词;“迥”“遥”,形容词。)
无题
[唐]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金蟾”“玉虎”,“香”“井”,名词;“啮”“牵”,“烧”“汲”,“入”“回”,动词。“贾氏”“宓妃”,“韩掾”“魏王”,“帘”“枕”,名词;“窥”“留”,动词;“少”“才”,形容词。)
对仗可以多到三联,即首联、颔联、颈联都用对仗。例如: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黄州
[宋]陆游
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
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君看赤壁终陈迹,生子何须似仲谋?
(“看”读)
也可以少到一联,即颔联不用对仗,只在颈联用对仗。这种情况比较罕见。另有一种情况,即在首联、颈联都用对仗,而在颔联不用。例如: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尾联一般不用对仗,只有少数例外。例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绝句可以不用对仗。如果用,就用在首联。例如:
何满子
[唐]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也有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不过比较少见。例如: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长律(常见的是五言长律)除首尾两联不用对仗以外,其余各联都用对仗。由于联联排比,所以长律又称排律。上文第一章所举张巡的《守睢阳诗》,第二章第一节所举钱起的《湘灵鼓瑟》,都是长律的例子。这里不另举例了。
律诗有三种特殊的对仗,值得注意。第一种是数目对;第二种是颜色对;第三种是方位对。分别举例如下:
一、数目对,例如: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①。
(王维《汉江临眺》)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刘禹锡《蜀先主庙》)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李商隐《蝉》)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
(杜甫《咏怀古迹》)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方,
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
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祖咏《望蓟门》)
二、颜色对,例如: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王湾《次北固山下》)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李白《赠孟浩然》)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王维《终南山》)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杜甫《咏怀古迹》)
三、方位对,例如: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李白《送友人》)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杜甫《登楼》)
直北关山金鼓震,征西车马羽书驰。
(杜甫《秋兴八首》)
西望瑶池降王母,东来紫气满函关。
(杜甫《秋兴八首》)
诗词格律概要
卷上 诗
第一章 诗的种类和字数 003
第二章 诗韵 010
2.1 平水韵 010
2.2 今体诗的用韵 012
2.3 古体诗的用韵 016
2.4 一韵到底和换韵 020
2.5 首句用邻韵、出韵 022
2.6 柏梁体 026
第三章 诗的平仄 028
3.1 四声和平仄 028
3.2 今体诗的平仄 034
3.3 平仄的变格 054
3.4 对和黏 069
3.5 拗句和拗体 075
3.6 拗救 078
3.7 古体诗的平仄 087
3.8 入律的古风 094
3.9 古绝 096
第四章 对仗 100
4.1 今体诗的对仗 100
4.2 古体诗的对仗 114
卷下 词
第一章 词牌和词谱 121
第二章 词韵 194
2.1 词韵是诗韵的合并 194
2.2 上去通押 196
2.3 换韵 197
第三章 词的平仄 201
3.1 律句 201
3.2 拗句 213
第四章 词的对仗 216
诗词格律十讲
第一讲 诗韵和平仄 231
第二讲 五言绝句 235
第三讲 七言绝句 240
第四讲 五言律诗和长律 247
第五讲 七言律诗 253
第六讲 平仄的变格 260
第七讲 对仗 268
第八讲 古风 272
第九讲 词牌和词谱 277
第十讲 词韵和平仄 288
答读者问 294
附录
唐诗三首讲解 301
宋词三首讲解 316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
王力先生是中国语言学现代化的一代宗师。
——北京大学教授 郭锡良
王力作为语言学大师,不仅注重专业的学术研究,在语言科学诸多领域勤于开创,写出了许多高水平的论著,取得丰硕的成果,而且非常关注语言文字学的普及与应用。
——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音韵学家 唐作藩
举凡语言学的各个门类,如音韵、训诂、词汇、语法、诗律,王力先生都曾涉猎,而且都有成系统的专著。先生之学,证古论今,融会贯通,博大与精微兼而有之,所以能够蔚为大家。
——知名语言学家 朱德熙
王力先生是罕见鲜有的全面的汉语语言学大师,深入研究历代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创立汉语史学科;深入研究汉语音韵学和汉语诗律学,深入研究现代语法和语法理论,深入研究汉字改革,所有领域的有关成果足以深深影响当时、现在和未来。王力先生以治学严谨著称,既能高屋建瓴,大气磅礴,又能睿智缜密,周到细致,令人叹为观止。王先生非常勤奋,每天坚持9小时工作。我1978年到北大读研究生,住在29楼,王先生每天坚持上午、下午、晚上三次准时到工作室工作,十分令人感动。王先生的论断是令人钦佩的不刊之论,著作都是传世的学术精品。
——南开大学教授、知名语言学家 马庆株
《诗词格律概要 诗词格律十讲》是王力先生在其诗词格律研究基础上提炼而成的精品,为普及而写。如果是为了鉴赏古典诗词或者诗词写作而希望了解诗词格律,可以在本书中得到更准确、更基本的知识。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蒋绍愚
王力就是如蚁负山,背着为中国语言学打基础的使命。
——纪录片《大师》
中国百年来卓越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
——《南方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