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作为“知识”的近代中国佛学史论:在东亚视域内的知识史论述/中大哲学文库
0.00     定价 ¥ 78.00
深圳南山图书馆
  • ISBN:
    9787100171830
  • 作      者:
    龚隽,陈继东
  • 出 版 社 :
    商务印书馆
  • 出版日期:
    2019-06-01
收藏
作者简介
  龚隽,1993年获武汉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中国佛教思想史,已经出版多种专著与论文,是海内外中国佛教思想史研究的著名学者。
  
  陈继东,1999年获日本东京大学博士(文学)学位。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师,现任日本青山学院大学教授。已出版数部学术专著和合著,主要从事近代东亚佛教史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山大学哲学系创办于1924年,是中山大学创建之初早培植的学系之一。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撤销建制,1960年复系,办学至今。先后由黄希声、冯友兰、杨荣国、刘嵘、李锦全、胡景钊、林铭钧、章海山、黎红雷、鞠实儿、张伟教授等担任系主任。
  早期的中山大学哲学系名家云集,奠立了极为深厚的学术根基。其中,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研究、吴康先生的西方哲学研究、朱谦之先生的比较哲学研究、李达与何思敬先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陈荣捷先生的朱子学研究、马采先生的美学研究等,均在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奠定了中大哲学系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复系五十多年来,中大哲学系同仁勠力同心,继往开来,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系是教育部确定的全国哲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2002年教育部实行学科评估以来,我系稳居全国高校前列。2017年9月,中大哲学学科成功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我系迎来了难得的发展良机。
  近几年来,在中山大学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号召和指引下,中大哲学学科的人才队伍也不断壮大,而且越来越呈现出年轻化、国际化的特色。哲学系各位同仁研精覃思,深造自得,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少著述还产生了国际性的影响,中大哲学系已逐渐发展成为哲学研究的重镇。
  “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涵养转深沉。”为了向学界集中展示中大哲学学科的学术成果,我们正式推出这套中大哲学文库。中大哲学文库主要收录哲学系现任教师的代表性学术著作,亦适量收录本系退休前辈的学术论著,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向学界请益,共同推进哲学研究走向深入。
  承蒙百年名社商务印书馆的大力支持,中大哲学文库即将由商务印书馆陆续推出。“一元乍转,万汇初新”,我们愿秉承中山先生手订“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和哲学系“尊德问学”的系风,与商务印书馆联手打造一批学术精品,展现“中大气象”,并谨以此向2020年中大哲学系复办60周年献礼,向2024年中山大学百年校庆献礼!
展开
精彩书摘
  《作为“知识”的近代中国佛学史论:在东亚视域内的知识史论述/中大哲学文库》:
  以崭新的知识和方法登上历史舞台的南条文雄,在回国后的几年中,接二连三地发表了系列充满近代学术气息的研究论文,令人耳目一新,强烈地宣传了梵文的有效性和新型佛教研究的意义。获得了一定声誉的南条文雄,于1891年开始将留学生活连载于杂志上,并公开了在伦敦与杨文会交换的书信和笔谈。从而使得我们能了解到他们之间所讨论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是如何影响到后来东亚佛教研究的发展的。
  自古以来,从梵文翻译的汉文经典成为东亚佛教的基础和根据,然而,欧洲兴起的梵文原典研究却强烈地吸引了南条文雄和杨文会。他们两人就梵文原典研究的一般状况、梵字的古今异同、声明学、梵文经典、汉译佛典的得失等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这也是在他们的长期交流中最富有学术性的内容。
  18世纪末,清朝乾隆皇帝发布诏书,指出古来汉译中的梵文音译——特别是咒文——不符合印度正音,要求按照西藏佛教所保存的纯正梵文发音全部进行改正,为此编辑了一本梵文、藏文、蒙古文、汉文对照字典,即《同文韵统》。这对中国佛教产生了不小影响。杨文会便随身携带此字典,想尽可能地了解欧洲的研究成果。南条文雄置身于梵文研究的最前沿,又有深厚的汉文教养,对杨文会来说是难得的向导。
  南条文雄对杨文会开列的问题单,首先介绍了梵文原典研究的一般状况。当时的欧洲学术进步,其学者恰如当年的鸠摩罗什和玄奘,熟读梵文三藏经典,从事于翻译。印度东北部和尼泊尔发现了大量梵文原典,而南印度和斯里兰卡流行巴利文小乘典籍,与大乘佛典不同,这些在欧洲都已是常识。
  其次,就中国佛教设立的“唱诵”科目和清代寺院中盛行的咒文,虽然没有发现相应的原典,但是缪勒的梵文文法书和Monier-Williams的Sanskrit-Englishi Dictionary可以做参考。而且梵字字形也有变化,古今不同。梵文音韵的重要意义,可以从婆罗门教得到说明。印度的婆罗门教不是以文字来传承,而是以声音来传承其教义,所以若发音不正确则教义全非。佛教深受其影响,自古就重视唱诵,其文字也是从唱诵中记录下来的。由于这样的历史背景,所以印度佛教设有“唱诵”一科,这也是中国佛教“唱诵”科目的由来。
  再次,南条文雄把自己所整理的数部大乘梵文原典的进展,做了详细介绍。他指出,梵文经典在传抄过程中,不仅有抄写的错误,而且因地区和方言的问题,使得同一经典有很多不同,这也是汉译佛典中同一经典有不同译本的原因。而且,由于梵文语法与古代汉语完全不同,汉语很难准确表达原意,又因翻译的形式即直译或意译的不同,即便是同一经典,译文也有很大出入。杨文会曾刊刻了六种译本的《金刚般若经》,其中,有隋代译本,明代高僧智旭认为其译文极为拙劣。对此,南条文雄举例说明,这并非是译文错误,而是由于直译的缘故,按照梵文的语序机械地配置译文。在杨文会的要求下,南条文雄将该经的经名直译出来,原题中没有“经”(Sutra)这个字。当杨文会得知“经”字系中国人追加时,受到极大震动。因为此经在中国佛教史上是最受重视的佛经之一,保证其权威性和正统性的“经”字是后人追加的,这一结论对于虔诚的中国佛教徒来说是难以想象的。
  最后,对中国佛教徒佛教研究方法进行了批判。杨文会在伦敦时,曾亲手转交了他深受影响的两部中国佛教徒撰写的书。一部是唐代法藏的《起信论疏》,一部是清代彭际清居士的《净土三经起信论》。杨是因读了《起信论》而归信佛教的。所以,他十分关心该书的梵文原典至今还存否。当南条告诉他尚未发现梵文原典时,他十分失望。彭居士的净土信仰也给了杨文会极大影响。南条在阅读了彭的书后,将批判意见寄给了杨。彭的书中,对于《无量寿经》的汉译五种译本做了重新校勘,试图确定一个新的文本。该经是净土信仰的基本的经典,有多种译本。
  ……
展开
目录
导论 作为近代“知识”的中国佛学
第一编 近代佛学经史学新论
一、探寻释迦原典——近代佛学的形成与中日互动
二、近代经史之学与佛典研究:一种思想史的解读
三、宏观佛教知识的建构:民国时期的佛学概论与通史
四、有关在日本举行的杨文会居士追悼会之资料
五、清末日本传人佛教典籍考

六、日本《大藏经报》中杨文会之资料考
第二编 近代佛学知识之灯塔:以人物为案例
七、从《煊书》初刻本(1900年)看章炳麟的早期佛教认识
八、欧阳竟无内学思想中的几个论题
九、胡适与近代知识形态禅学史的书写
十、太虚的世界佛教运动与文明论述:以20世纪20年代为中心
十一、经史之间:印顺佛教经史研究与近代知识的转型
十二、逆转的历史是如何开始的——小栗栖香顶《中国传教前景》之考察
十三、近代东亚佛教共同体之构想——小栗栖香顶《北京护法论》之考察

第三编 《大乘起信论》与近代东亚佛学
十四、章炳麟与《大乘起信论》真伪之辨.
十五、译经中的政治——李提摩太与《大乘起信论》
十六、铃木大拙与东亚大乘观念的确立——从英译《大乘起信论》
(1900年)到《大乘佛教纲要》(1907年)

附录
重估太虚法师(引论)——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民国
教育部档案为中心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