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虎丘/符号江苏口袋本
0.00     定价 ¥ 30.00
深圳南山图书馆
  • ISBN:
    9787558055409
  • 作      者:
    王稼句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2-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稼句,苏州人,一九五八年生。一九八二年大学毕业,先后供职于苏州市文联、苏州杂志社、古吴轩出版社。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一九九零年以来印书八十馀种,近作有《夜航船上》《坊间艺影》《纵横姑苏》《年画》等。
展开
内容介绍
  虎丘为天下名胜之区,自春秋后期以来,以独绝的自然风光、丰富的人文遗迹著称于世,至明清更成为红尘中一等富贵风流去处。它的存在折射了苏州经济史、工艺史、生活史、风俗史、旅游史的光泽。历代记述咏唱,无可计数,形成了巨大的感召力,如李流芳就说:“虎丘宜月,宜雪,宜雨,宜烟,宜春晓,宜夏夜,宜秋爽,宜落木,宜夕阳,无所不宜。”《虎丘/符号江苏口袋本》分“山寺沧桑”“山前胜概”“山巅丽瞩”“山后风光”“山麓景物”“山塘岁华”6章,作一大略介绍。
展开
精彩书摘
  《虎丘/符号江苏口袋本》:
  虎丘突兀平原,景象很是奇特,张恨水《湖山怀旧录》就说:“此山之所以奇,在平畴十里,突拥巨阜,山脉所自,乃不可寻。”苏州西南诸山均属天目山余脉,而虎丘却不同,据地质学家研究,这是一亿四千万年前的中生代侏罗纪后期“燕山运动”所形成的火层岩。苏州的火成岩山丘,除虎丘外,还有狮山、何山、真山等,山体都不大。火成岩复经海水冲刷,就成了流纹岩,如虎丘的千人石、点头石、试剑石都是其典型。在此后的一亿多年中,今苏州一带又经多次海侵、海退的变迁,最后稳定为滨海陆地。到上古时代,当先民见到这座小山时,它正处于海边,仿佛是给波浪推到岸边的,因此称它海涌山。
  海涌山既由火成岩构成,又经海水的冲刷和风雨的剥蚀,就呈现石骨嶙峋的山貌,之后植物在山体自然生长,久而久之,迟在春秋后期,就形成岩壑相间、石林交织、山低林密,鸟栖兽藏的风貌。
  吴王阖闾在时,海涌山一带已为王陵区。《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说:“阖庐子女冢,在阊门外道北。”《太平御览》卷五百六十引《吴地志》:“阊门外女坟者,吴王阖闾女墓,乃以文石为椁,藏金玉珍玩,以人从死。高坟深池,池水成湖,故名日女坟。”白居易《武丘寺路宴留别诸妓》有“女坟湖北虎丘西”之咏。阖闾夫人墓亦当在此。任昉《述异记》卷上说:“阖闾夫人墓,中周回八里,别馆洞房,迤逦相属,漆灯照烂,如日月焉。尤异者,金蚕玉燕各千余双。”
  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阖闾率军攻越,不料兵败横李,受重伤而亡。吴太子夫差继位后,就为父王营造陵墓。《越绝书 外传记吴地传》说:“阖闾冢,在阊门外,名虎丘。下池广六十步,水深丈五尺。铜椁三重。汞池六尺。玉凫之流、扁诸之剑三千,方圜之口三千。盘郢、鱼肠之剑在焉。十万人治之。取土临湖口。葬三日,白虎居上,故号虎丘。”可见阖闾冢四周皆深池,再有一池水银以防腐,套在棺外的铜椁有三重,规制很高了。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一说:“吴门阖闾冢铜椁三重,秦始皇冢亦以铜为椁。”先秦时代葬用铜椁是不多的。墓室的情况不得而知,《述异记》卷上记墓中有石铭日:“吴王之夜室也。呜呼!平吾君王,弃吾之邦,迁于重岗,维岗之阳,吾王之邦。”当然这是谁也不知道的事。春秋侯王的墓葬都是凿山为穴,下葬后堆土。夫差为把虎丘整成巨大的坟山,对山体作了伤筋动骨的破坏。顾苓《赠虎丘子旅上人序》说:“吴王夫差凿其巅,锢三泉,而封干将、镆邪于其下。”早先的虎丘要比现在高一点,山巅有峰石矗立,但让夫差给铲削了。
  至于阖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踞其上,白虎从何而来?《吴地记》引《吴越春秋》:“金精化为白虎。”这是说由于随葬了大量金银器和宝剑,墓穴封闭后,金气上扬,幻形为白虎。从科学观点来看,这自然是妄说,想来也是夫差他们编排出来有意散布的,因为阖闾厚葬,地宫多宝物,为防盗墓,编个有虎守墓的神话出来,可以起震慑作用。虽然古代江南虎踪不绝,即使到了南宋后期,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还说:“近岁平江虎丘有虎十余据之。”但当时十万人治冢,震天动地,即使有虎,应该早已逃得无影无踪了。不管如何,虎丘这个山名就因此而落实了。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山寺沧桑
第二章 山前胜概
第三章 山巅丽瞩
第四章 山后风光
第五章 山麓景色
第六章 山塘岁华
尾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