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形式不同则意义不同”的语言学理念,《汉语谓词性主宾语的不对称现象研究》在对汉语名物化现象略作回顾的基础上较为全面、深入地比较了现代汉语中谓词性主语和谓词性宾语在句法功能、语义特征和语用表现上的不对称现象。同时,该研究对谓词性成分充当主宾语这一名物化现象作了历时考察和类型学比较,并通过三例个案分析多角度地考察了谓词性主语句和谓词性宾语句的句法特征和语用修辞功能等。
在句法层面,谓词的音节数量和谓词性成分的结构方式等韵律形态制约着它们充当主宾语的功能;从搭配功能来看,谓词性宾语只能出现在弱动作动词后面,相对而言,谓词性成分作主语时对谓语动词的要求较为宽松。在语义层面,谓词性主语和谓词性宾语也存在着不对称性,语言事实表明,谓词性主语的事物性、指称性、使因性一般都高于谓词性宾语。在语用层面,谓词性主语和谓词性宾语在话语功能、信息特征、标记词、衔接方式、自由度以及出现频率等方面也都存在着不对称性。
历时考察表明,谓词性主宾语句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但当时能够用作主宾语的限于动词,形容词的这一用法出现得相对较晚。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