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国医大师阮士怡医案精粹
0.00     定价 ¥ 69.00
深圳南山图书馆
  • ISBN:
    9787508095073
  • 出 版 社 :
    华夏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张军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天津市授衔“中医心血管内科专家”,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带头人之一。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天津市中医药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师从国医大师阮士怡教授、王永炎院士和张伯礼院士,是全国优秀教师,重视学术传承和人才培养,是3篇“全国中医药博士生优秀论文”的指导老师。在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病领域形成了稳定的研究方向,较深入地研究了缺血性心脏病、病毒性心肌炎,培养了一支团结精干的研究队伍,取得了一批有影响的成果,提高了临床疗效。发表论文200余篇,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学术论文(F5000)2篇。
展开
内容介绍
  国医大师阮士怡教授,学贯中西,德艺双馨,是我国现代中医医院及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一生勤勉,学验俱丰,在心血管疾病、老年病的诊治方面建树。阮士怡教授素来重视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师古不泥,倡导创新,研制众多精妙验方,造福一方百姓。为了秉承阮士怡教授的大爱与仁德之心,其一众弟子精心挑选了部分有代表意义的医案诊籍,汇集成册,以求广布大医之道。
  《国医大师阮士怡医案精粹》适合广大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从业者、医学院校师生及中医爱好者阅读学习。
展开
精彩书摘
  《国医大师阮士怡医案精粹》:
  2.养护正气,重在脾胃
  阮教授根据《黄帝内经》提出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治病必求于本”等理论,认为人体患病的原因除了“邪盛”之外,“正虚”往往是疾病发生的本质因素。他提出预防疾病的关键在于养护正气,若人体正气充足,邪气就不能侵害机体。
  阮教授长期致力于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病的研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阮教授认为45岁是人体健康状态的转折点,《黄帝内经》中亦有女子“七七”、丈夫“八八”的关于衰老进程的论述。此时人体的脏腑功能衰退,内分泌易出现紊乱,较易罹患各种疾病。他指出,衰老跟人体的肾、脾二脏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是元气之根,脾为后天之本,是气血生化之源。此外,血脉功能的正常更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条件,它是将气血运送至全身各处的通路。所谓“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说明了血液循环的重要性。阮教授认为,只要血管内膜完好,血行畅通,血液循环正常,则脏器血供充足,功能不易退化。此时机体新陈代谢旺盛,人的体质则会保持良好状态,可以有效延缓衰老的进程,寿命即可大大提高。
  阮教授提倡“药食同源”,提倡把某些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中药加入日常饮食中,如核桃、红枣、石斛、参类等,建议人们从45岁左右即开始服用。
  3.心境平和,随遇而安
  孔子在《论语》中指出“仁者寿”,“大德者必得其寿”,强调“仁德”是长寿的基础。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多次强调“养德”的重要性,“养生之道,重在养神;养神之要,重在养德”,“性既自善,百病不生”,认为良好的品德有助于身心健康,胜于一切灵丹妙药。阮教授认为,宽容待人是人生的一种美德,也是处理和改善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宽容就是以仁爱之心待人,不仅能使人心宽体泰、气血调和,而且对于群体的结合、社会的和谐也是很有意义的。《黄帝内经》日:“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阮教授平素性格恬淡随和,很少大喜大悲。他指出,养生首先要从养神做起,最重要的养神方法是“恬淡虚无”,慎五志过急,因五志过急最耗人体正气。正如朱丹溪云:“气血冲和,百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恬淡是最重要的修心方法,是防病的第一要旨。此外,医家常言“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其含义就是,情志太过与不及都可导致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于平衡。只有心态平和,才不会伤及五脏,这是养生的一种重要方法。
  阮教授认为“随遇而安”也是长寿的重要因素。他所理解的“随遇而安”并非消极地“得过且过”,而是无论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都不怨天尤人、自暴自弃,仍应尽力做好能做的事,把握住每一个机遇,并随着变化调整步调。阮教授早年自北京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先在西医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10余年,1955年天津成立中医院时奉调协助建院,成为当时的业务骨干。他说,既然来到中医院,就要学习中医理论,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于是他拜赵寄凡、陆观虎二位院长为师,并参加了“西学中”班系统学习中医,后又相继跟随当时天津市几位中医名家学习,丰富了自己的中医理论和临证实践能力,使自己的中医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回首往事,阮教授不禁感叹:“人在世上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免不了心里不痛快,但我比较善于自我排解,很快就会忘记。不计较得与失,无论遇到什么不平的事,我都不去多想。我的性格就是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临证医理-二阮士怡教授学术渊源
第一节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延缓衰老
一、未病先防
二、既病防变
三、瘥后防复
第二节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保护动脉内膜扶助正气
一、危害动脉内膜的因素
二、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的病理机制
三、心血管疾病的治法
第三节 治病必求于本——本于“心一脾一肾三脏一体观”
一、本于病因——“益气养阴法”治疗冠心病
二、本于病机——“益肾健脾、软坚散结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三、本于本病——“益肾健脾、育心保脉法”预防心系疾病
四、剖析“心一脾一肾三脏一体观”内涵

第二章 验案荟萃——阮士怡教授临证经验
第一节 胸痹心痛病临证经验
一、脾肾为本“益肾健脾软坚散结法”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二、心为本体“益肾健脾、育心保脉法”预防冠心病
三、气血为根“益气养阴法”治疗冠心病
四、“益肾健脾、软坚涤痰强心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
第二节 心悸病临证经验
一、标本兼治“益肾健脾、涤痰复脉法”治疗心悸经验
二、气血为根“益气养阴法”治疗心悸经验
三、心神一体“祛邪护心分段论治”治疗心悸经验
第三节 眩晕病临证经验
一、诸风掉眩“平肝熄风法”治疗眩晕经验
二、无痰不作眩“化痰软坚法”治疗眩晕经验
三、无虚不作眩“益肾健脾法”治疗眩晕经验
四、肝肾同源“滋补肝肾法”治疗眩晕经验

第三章 诊余医话——阮士怡教授康寿心得
第一节 临证感悟
一、四诊合参衷中参西
二、重视药理提倡创新
第二节 康寿漫谈
一、养生始于孕胎
二、青年时期当生活规律
三、壮年时期当避免过劳
四、老年人重在调畅情志
五、天人相应养生观念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