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阴山寻踪:包头历史的辉煌
0.00     定价 ¥ 59.00
深圳南山图书馆
  • ISBN:
    9787555511618
  • 作      者:
    方金良
  • 出 版 社 :
    远方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1-01
收藏
作者简介
  方金良,内蒙古作家协会、摄影家协会会员;包头旅游发展专家委员会专家。先后编著、出版了《导游包头》《旅游包头》《老方带你游包头》《行走包头》《九峰山》等多部著作。现任包头市粮食局副局长。
展开
内容介绍
  包头简史,在考察视角、研究方法、内容设计和文字表达等方面都下了很大功夫。书中运用了“串糖葫芦”式的内容组合方式,以“竹签”为历史主线,从新石器时代至新中国“一五”期间,串了9个包头历史的“大糖葫芦”,分别是新石器时期的阿善遗址,秦汉时期的九原(五原),匈奴时期的阴山、草原,北魏时期的怀朔、武川,金元时期的汪古,明代的美岱召,清代的包头老城,“一五”时期的包头工业基地。力求对每个“大糖葫芦”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并对这些大历史事件的发展和背景进行深入挖掘与呈现,努力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揭示其对后世的影响。
  《阴山寻踪:包头历史的辉煌》是建立在众多研究成果基础上的通俗性读物,文笔流畅,可读性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努力使读者对阴山及包头地域历史文化有一个全面、简要、清晰和真实的认识和把握。尽量避免过分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避免对地方历史文化重要性的无限扩大,偏离历史的本来面目。争取做到不空想,不罔顾历史事实,不留下历史的笑柄。
  《阴山寻踪:包头历史的辉煌》能成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和年轻一代包头人以及对我国北方地区民族历史文化感兴趣的读者进一步了解包头绵长的历史和展望美好未来的一个窗口。这样,既可以使本地人增强建设美好家园的使命感,又可以帮助外来的旅游者和客人全面了解这个区域的历史文化,使他们感到不虚此行,还可以使远在他乡的包头人增强眷恋家乡和帮助家乡的责任感。
展开
精彩书摘
  《阴山寻踪:包头历史的辉煌》:
  唐末五代时期,沙陀人就活动于阴山之后,首领就是李克用。沙陀,因其祖上驻地有沙碛而得名。据《新唐书·沙陀传》记载,沙陀居“金娑(suo)山之阳,蒲类之东”,其境内“有大碛,名沙陀,故号沙陀突厥”。金娑山在今新疆巴里坤县和伊吾县之间。故此,该部族人自称“沙陀”。唐初,沙陀部首领随西突厥贵族阿史那弥射前往长安朝见唐太宗李世民,遂附于唐,其驻地先置沙陀州,后置金满州。“安史之乱”后,吐蕃进占河西走廊,沙陀归附吐蕃,其间饱受暴敛之苦。吐蕃每与唐朝打仗,常以沙陀兵为前锋,企图假手唐军消灭沙陀部。为抵御回鹘西进,吐蕃又将沙陀部迁至甘州(今甘肃省张掖县)。当回鹘进占凉州(今甘肃省武威县)后,吐蕃又怀疑沙陀与回鹘暗中勾结,准备再迁其部于黄河以西地带。为避被吐蕃灭族,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沙陀酋长朱邪尽忠及其子朱邪执宜率3万余部众东迁归唐。
  沙陀归附,唐朝自然高兴,灵盐节度使范希朝将其安置到盐州(今陕西定边),并设阴山都督府,命朱邪执宜为兵马使,招纳旧部。很快,这些沙陀人又形成一支势力强悍的军队。此时,唐朝又担心这个骁勇的部族反复,又以其部众多,恐使边境粮食涨价为由,决定将其继续东迁。元和四年(809年),范希朝迁任河东节度使(治山西太原),诏沙陀举军从往河东。范希朝将沙陀部众家眷安置在定襄川(今山西牧马河一带),而选其骁勇1200骑,组建沙陀军,居神武川的黄花堆(今山西山阴东北),朱邪执宜任阴山都督、代北行营招抚使。这一职务无疑对沙陀征服代北各族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数年后,包括河套“六胡州”(唐高宗年间为安置突厥降户在河套地区设置的鲁、丽、含、塞、依、契六州)故地的突厥后裔、昭武九姓胡人(粟特人)和阴山鞑靼在内的代北阴山一带部族皆“畏伏(敬服)”,纷纷来附,沙陀势力骤然膨胀,人称“阴山北沙陀”,史谓“沙陀三部落”(沙陀、萨葛、安庆三部),代北沙陀军事集团逐渐形成。沙陀政治势力很快扩大到阴山南北、河套东西,从而为其子李国昌(朱邪赤心)的强势和其孙李克用的称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李克用是朱邪赤心的第三个儿子,其母为汉女秦氏。李克用自幼喜欢谈论军事,有一手骑马射箭的好功夫。14岁时,他就跟随父亲征剿庞勋。战场上,这个独眼龙小将作战勇猛,箭法精准,人称“飞虎子”。其父朱邪赤心赐姓更名李国昌后,他也改名李克用,因功授云中守捉使(驻地在今土默特右旗萨拉齐东),所率亲军皆骑黑马、穿黑衣,人称“鸦儿军”。
  生于名将之门,年少提戈,骁勇冠绝,性格暴躁,年纪轻轻就因功领赏擢官的李克用,也难免如其父一样居功自傲,骄横跋扈。小小的守捉使根本不在他的眼里,他觊觎着大同军防御使的职位。然而,朝廷根本不把这样重要的职务给这个年轻的沙陀人,而是委任天德军防御使段文楚来到大同,担任云州(今山西大同)刺史、代北水陆发运使、大同军防御使,掌管云(今山西大同)、朔(今山西朔州)、蔚(今河北蔚县)等州的军队,成为李国昌、李克用的顶头上司,这使李国昌、李克用父子大为不爽。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阴山及包头的历史时空
一、拉锯式碰撞和蛇形移动的中国边际区域
二、秦汉两朝不惜血本修筑并守护的4道北部防线
三、漠南、阴山和北假:包头地域的历史地理坐标
四、断崖式、板块状的历史文化现象
五、包头的四张有名气的老名片

第二章 阿善遗址:远古的繁荣与文明
一、黄河与阴山孕育的远古繁荣
二、阿善四期文化遗址:原始文明的全盛时期
三、这里已经有了城的雏形
四、他们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了

第三章 阴山苑围:匈奴的龙城王庭
一、对族源的追溯:这个古老民族的发家史与包头密切关联
二、文献记载:匈奴早期王庭就在包头这片土地上
三、现代研究:匈奴早期王庭也在包头这片土地上
四、成规模的历史遗存:承载着匈奴龙城王庭存在的可能性

第四章 九原郡(五原郡):秦汉两朝的战略桥头堡
一、秦汉两朝与匈奴集中角力之地
二、秦汉两朝北部边境安宁与繁荣的交通枢纽
三、承载历史辉煌的秦汉郡县治所遗址和墓葬群
四、灿若星辰的历史人物

第五章 怀朔镇、武川镇:中国盛世王朝的基因血脉
一、北魏、北魏六镇和六镇兵变
二、北魏六镇之首要重镇怀朔镇
三、众多帝王和群雄辈出的历史舞台
四、丰富的北魏历史文化遗址群
五、《木兰辞》和《敕勒歌》-传唱着的历史华章

第六章 安北:唐朝北部边疆要冲和经贸口岸
一、唐朝与突厥、回、薛延陀、黠戛斯在阴山的角力
二、铁山之战:唐朝对东突厥的决胜之战
三、诺真水之战:唐朝与薛延陀的关键之战
四、安北都护府、中受降城:唐朝北部安宁的守护者
五、参“天可汗”道:唐朝的北部政治商贸大通道
六、固阳沙陀国:突厥人血脉延续

第七章 汪古部:达茂草原空前的百年富贵时代
一、汪古部的特殊地位和荣华富贵
二、汪古部密集的城乡遗址群
三、汪古部封国内繁荣的经济
四、汪古部领地完整的社会制度
五、汪古部的征战之功和赵王城的衰落

第八章 美岱召:大明金国都城
一、美岱召与蒙古金国、大明金国都城
二、北元与金国
三、大明金国与明朝
四、阿拉坦汗与藏传佛教
五、三娘子的传奇人生

第九章 包头老城:中国西北的商业重镇
一、包头村一包头镇一包头设治局一包头县一包头市:清晰的历史沿革纵线
二、老包头城:一只金蛙承载的安居与财富之梦
三、水旱码头:水陆交通承载的商业繁荣
四、九行十六社:商业秩序的自我维护者
五、老包头的十大晋商与包头洋行
六、北梁寺庙:五大宗教和谐相处的文化奇观

第十章 “一五”时期的包头:中国西北重要工业基地
一、白云鄂博铁矿:包头工业基地创建的前提
二、“一五”计划和“156项工程”:包头工业基地创建的基础
三、“一五”期间包头工业基地的创建
四、“一五”期间以工业为基础的包头城市总体规划
后记:历史的气息
主要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