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综合临床实践》:
(六)护理
1.护理常规
(1)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坐位,解开颈部衣扣,全身放松,头稍向前倾。嘱患者吐出口内血液,勿咽下,以观察评估出血量,避免刺激胃部引起恶心、呕吐。有休克征兆者采取平卧头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通知医生。
(2)做好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沉着冷静,动作敏捷,稳定患者情绪,避免情绪波动加重出血。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补液、输血,补充血容量。备好止血药物及抢救物品。
(3)病室应保持安静整洁,空气清新,避免噪声刺激。
(4)简易止血法:嘱患者用拇、示指捏紧两侧鼻翼10~15min,可以止住鼻中隔前下区的出血;用冰袋或湿毛巾冷敷前额及颈部,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用浸有1%麻黄碱或0.1%肾上腺素棉片塞入出血侧鼻腔止血,可暂缓出血;行烧灼止血者,应告知患者大概程序及可能带来的不适,以取得患者的配合。
2.术前护理要点及护理措施
(1)绝对卧床休息。
(2)全面评估患者:评估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脉搏,评估神志、精神状态、行动能力,评估出血量。少量出血,患者可无任何体征变化。出血达500mL时,可出现脉速,乏力,面色苍白。当出血达500~1000mL时,可出现血压下降、脉速无力、肢冷、出汗等症状。
(3)心理护理:鼻出血患者多恐惧、紧张,医护人员应耐心安慰患者,消除恐惧,安抚情绪,配合治疗,防止因情绪波动加重出血。做好其家属的解释工作,及时更换污染的衣服、被褥,避免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
(4)抢救物品及药品准备,如吸引器、鼻内镜及光源、止血油纱条、膨胀止血材料、止血药、升压药、备血等。
(5)饮食护理:暂禁食或进流食、半流食。
(6)协助患者做好术前相关检查工作,如影像学检查、心电图检查、血液、尿检、粪便检查等。
(7)按医嘱使用术前药物:止血药物应用以及麻醉前用药。
(8)做好术前健康指导。
3.术后护理要点及护理措施
(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2)体位指导:卧床休息。患者术后清醒后可改为半卧位,减轻头面部充血,局部肿胀,促进引流,改善呼吸,降低颅压,减少出血,利于分泌物引流。
(3)嘱患者将口腔内分泌物轻轻地吐出,切勿咽下,以便观察出血情况,同时避免血液咽下引起的胃部刺激不适,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治疗及手术止血处理。
(4)告知患者术后尽量减少打喷嚏,不要用力擤鼻,以免填塞物脱落,引起出血,预防打喷嚏的三种方法:用舌尖抵住上腭、做深呼吸、指压人中。
(5)手术后因鼻腔内填塞物而由口呼吸,口唇易干燥,可给予湿纱布覆盖口唇或用液状石蜡或用唇膏涂抹嘴唇,嘱患者多喝水。
(6)手术后因鼻腔填塞,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溢泪等不适症状,告知患者一般在术后24~48h医师会将填塞物取出,填塞物取出后症状可消失,如疼痛严重者,可按医嘱给予适量镇痛药。
(7)口腔护理:防止口腔感染。
(8)饮食指导:做好饮食指导,鼓励进食清淡、易消化、高蛋白质饮食,冷流食或冷半流食。
(9)心理疏导:了解患者不适症状并给予解释,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
(七)健康教育
(1)预防感冒,控制烟酒,劳逸结合,增强体质。
(2)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及高蛋白质、高纤维素、高维生素饮食。
(3)保持口腔清洁,保持大便通畅。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禁忌手指挖鼻孑L。防止鼻部外伤。
(5)掌握正确的擤鼻方法,勿用力擤鼻,正确的方法:用示指按压单纯鼻孑L轻轻擤或者先吸人口腔再将其吐出。
(6)保持室内空气清新,保证一定的空气相对湿度。
(7)遵医嘱鼻腔点润滑鼻腔药物。
(8)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血液病等全身疾病,消除原发病因。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