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突发事件应对制度导读与案例评析
0.00     定价 ¥ 78.00
深圳南山图书馆
  • ISBN:
    9787509596913
  • 作      者:
    中国应急管理学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易
  • 出 版 社 :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4-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有人说,只有经历过一次恐慌你才会知道,人是多么的脆弱。只有经历过一次恐慌后你也才会知道,人是多么的自信。

      有人说,疾病或传染病大流行伴随着人类文明进程而来,并对人类文明产生深刻和全面的影响,它往往比战争、革命、暴动还要剧烈,因为它直接打击了文明的核心和所有生产力要素中最根本的——人类本身,打击了他们的身体,打击了他们的心灵。

     庚子鼠年的这个春天,我们刚刚被病毒打了个措手不及,感到恐慌、无助,深感在灾难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脆弱。亲眼见到一“床”难觅、一“罩”难求、网络推文动辄“10万+”……更见证了全国上下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和身边的普通人在灾难面前的勇敢逆行。从来没有如此多的人在如此长的时间里一起放缓脚步,沉着思考、理性追问,探究迅速启动一个社会免疫系统进行应急处置的方略,探求提高治理能力的智慧。

      灾难面前,有义无反顾的担当,有平凡中的感动,也有无法挽回的遗憾和惨痛的教训。从疫情暴发、蔓延和应对的实践来看,我们协调各种社会资源沉着应对的能力仍有弱项,应对突发事件的制度机制尚有短板,我们的应急能力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不少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出现了法治本领“恐慌”,不了解法律赋予的职责,不清楚法律划定的底线——不敢作为者有之,乱作为者亦有之。

      应急不是法外之地,突发事件的应对必须在法治轨道上进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累计出台《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等70 多部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当下的中国已进入风险社会,提升依法预防、化解危机的能力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应急工作人员的一门必修课。为了让各级、各领域的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尽快明晰自己的职责和法律风险,我们专门组织了长期为政府提供应急法律服务的专家学者、一线律师编写了这本《突发事件应对法律制度导读与案例评析》,系统介绍我国应急法制情况,梳理我国现行应急法律制度,分别围绕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法律制度,运用大量图表,从行政机关职责划分、社会主体权利义务、应对工作程序要求、违法违规法律后果等方面进行解读,为各级政府、社会主体和公职人员明确法律赋予的职责、权力边界及责任风险,了解应对不同突发事件的基本操作流程提供参考和帮助。

     本书对一些突发事件应对的典型案例进行了评析,意在与各级领导干部、公职人员分享沉重代价、惨痛教训换来的丝丝经验和启示。

     为了便于学习查阅,我们还收录了突发事件应对的重要法律法规、重大政策摘录和突发事件应对法律法规规章存目,希望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借鉴。

     回首烟尘恍如梦,已是人间四月天。历史正在一幕幕上演,“抗疫”的脚步尚未停歇,未来的事业已经按下了重启键……武汉的樱花开了,北京的玉兰开了,洛阳的牡丹还远吗?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当前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应急处置为契机,紧扣中央有关依法治国、提高国家和政府治理能力精神,旨在全面普及依法应急相关政策要求、处置原则、应对策略等,提升各级党政人员依法应对和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明确社会主体权利义务。书稿分为上、下两篇,着眼我国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应对,普及知识,精析案例,突出实用、好用特点,为妥善进行应急管理提供实操性借鉴参考。

展开
精彩书评

掌握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原则,机制,提高领导干部依法、依规、合理、准确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李新生

突发事件应对中,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和方式方法的选择应用是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公民在突发事件应对中的责任意识、守法意识也是国家应急治理的关键。

——牛琳娜

应急管理和处置体系机制、权责、分工,是各级领导干部、政府工作人员和其他社会主体都应准确掌握的突发事件应对基础知识,从本书开始,我们一起了解和掌握。

——池英花


展开
目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