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谈龙录 石洲诗话
0.00     定价 ¥ 42.00
深圳南山图书馆
  • ISBN:
    9787020136384
  • 作      者:
    [清]赵执信,[清]翁方纲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赵执信《谈龙录》强调“诗以言志”,对王士禛的不少诗学观点有所补充。翁方纲的《石洲诗话》,历数各朝诗风,提出了不少精当的观点

这一版的《谈龙录 石洲诗话》,对旧版的点校本有所修订。

《谈龙录》的早期刻本,包括因园刻本、卢见曾刻雅雨堂本等,这两个早期传本均对乾隆时期的读书人产生过影响,不同的版本面貌,有去取与调停。本次修订时,以因园本为底本,参校以雅雨堂本,雅雨堂本删汰条目及所增小注等,均出校记,并附入卢见曾文集中的《重刻赵秋谷先生谈龙录并声调谱序》及《四库全书总目》之提要。

《石洲诗话》,除了嘉庆年间蔣攸铦刻八卷本外,今尚存多种性质不同的稿本,包括翁方纲手校石洲诗话前五卷誊清稿本、卷七、卷八、卷十这三卷的手稿本,另存卷九、卷十传抄本,本次修订,补入了卷九、卷十的内容,并利用翁方纲稿本资料。


展开
内容介绍

赵执信《谈龙录》一卷,该书主要为反对王士禛“神韵说”而作,主张 “诗以言志”,必使后世因其诗以知其人,而兼可以论其世”。这些观点至今仍有一定意义。翁方纲《石洲诗话》八卷,以朝代为序,分人评述,一至五卷集中评论了唐、宋、金、元的诗歌。第六卷主要用来批评王士禛对杜甫诗的评述。最后二卷附说元好问、王士禛的《论诗绝句》。今尚存《石洲诗话》传抄本卷九、卷十及稿本卷十,卷九是对王士禛《渔洋诗问》的评述,卷十是对何世璂述、王士禛口述的《然灯记闻》的评述。


展开
精彩书摘

談龍録

余幼在家塾,竊慕爲詩,而無從得指授。弱冠入京師,聞先達名公緒論,心怦怦焉,每有所不能愜。既而得常熟馮定遠先生遺書,心愛慕之,學之,不復至於他人。新城王阮亭司寇,余妻黨舅氏也,方以詩震動天下,天下士莫不趨風,余獨不執弟子之禮。聞古詩别有律調〔一〕,往請問,司寇靳焉。余宛轉竊得之。司寇大驚異。更覩所爲詩,遂厚相知賞,爲之延譽。然余終不肯背馮氏。且以其學繩人,人多不堪,間亦與司寇有同異。既家居,久之,或搆諸司寇,浸見疎薄。司寇名位日盛,共後進門下士、若族子姪,有借余爲諂者,以京師日亡友之言爲口實。余自惟三十年來,以疎直招尤,固也,不足與辯。然厚誣亡友,又慮流傳過當,或致爲師門之辱。私計半生知見,頗與師説相發明,向也匿情避謗,不敢出,今則可矣。乃爲是録。以所藉口者冠之篇,且以名焉。

康熙己丑夏六月,趙執信序。

 

錢塘洪昉思(昇)〔一〕,久於新城之門矣〔二〕,與余友。一日,並在司寇宅論詩,昉思嫉時俗之無章也,曰:“詩如龍然,首、尾、爪、角、鱗、鬣一不具,非龍也。”司寇哂之曰:“詩如神龍,見其首不見其尾,或雲中露一爪一鱗而已,安得全體!是雕塑繪畫者耳。”余曰:“神龍者,屈伸變化,固無定體;恍惚望見者,第指其一鱗一爪,而龍之首尾完好,故宛然在也。若拘於所見,以爲龍具在是,雕繪者反有辭矣。”昉思乃服。此事頗傳於時。司寇以告後生,而遺余語。聞者遂以洪語斥余,而仍侈司寇往説以相難。惜哉!今出余指,彼將知龍。〔三〕

【校記】

〔一〕因園本人名均作小注,雅雨堂本均作大字,下同。

〔二〕“矣”字,雅雨堂本無。

〔三〕此條後,雅雨堂本有小注案語:“案,兩説相參,是一是二,願學者深思之。”

 

 

石洲詩話

 

自叙〔一〕

自乙酉春迨戊子夏,巡試諸郡,每與幕中二三同學,隔船窗論詩,有所剖析〔二〕,隨手劄小條相付,

積日既久,彙合遂得五百餘條。秋間諸君皆散歸,又届報滿受代之時,坐小洲石畔,日與粤諸生申論諸家諸體,因取前所劄記散見者,又補益之,得八百餘條。令諸生各鈔一本,以省口講,而備遺忘,本非詩話也。時乾隆三十三年九月二十四日,覃谿〔三〕。

【校記】

〔一〕自叙及卷一至卷五,用南京圖書館藏翁方綱手校謄清稿本校。

〔二〕“析”,謄清稿本原作“晰”,翁方綱圈去左“日”旁。

〔三〕“谿”下謄清稿本有一“記”字。

石洲詩話卷一

入唐之初,永興、鉅鹿並起,而鉅鹿骨氣尤高。

……

卷七 元遺山論詩三十首

(丁丑歲三鄉作。)〔一〕

金宣宗興定元年丁丑,先生年二十八歲。自貞祐三年乙亥蒙古兵入金燕都〔二〕,四年丙子先生自秀容避亂河南,至是歲寓居三鄉,在其登進士第之前四年。

【校記】

〔一〕卷七、卷八,用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手稿本校。卷題,手稿本作“元遺山論詩絶句附説”。

〔二〕“三年乙亥”,手稿本誤作“元年乙亥”。

 一

漢謡魏什久紛紜,正體無人與細論。誰是詩中疏鑿手,暫教涇渭各清渾?

“正體”云者,其發源長矣。由漢、魏以上推其源,實從三百篇得之。蓋自杜陵云“别裁僞體”“法自儒家”,此後更無有能疏鑿河源者耳〔一〕。

【校記】

〔一〕“河”,手稿本作“其”。



展开
目录

〖目録〗

談龍録

附録

 

石洲詩話

卷一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漁洋評杜摘記

卷七元遺山論詩三十首附説

卷八王文簡戲仿元遺山論詩絶句三十五首附説

卷九漁洋詩問附記

卷十然燈記聞附記

附録

 

後記

修訂説明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