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1600000+名网友热捧,像追剧一般追读!
·权力、欲望、阴谋、博弈、道义、梦想交织而成的春秋战国史!
·故事精彩,段子连篇,既长知识,又让你笑出眼泪!
·看乱世中的大人物与小角色演绎人性,体味中国人世情百态中的温柔与凛冽!
·“春秋那杯茶,战国这碗酒”系列图书共分四部,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精彩的历史故事。
·《春秋那杯茶,战国这碗酒》史料均源于正史,辅以诗词歌赋、历史知识、作者演义,用令人爆笑的语言书写了春秋战国时期的人和事。无论是天子贵族,还是无名小卒,每个人物都尽显春秋战国风骨,读者可从中感受到当时的社会风貌与人情百态,更可从人与人及国与国的博弈中品味世情的冷暖与处世之道。
·《春秋那杯茶,战国这碗酒》语言极具镜头感,读来有“追剧”的感受,令读者不忍释卷、拍案叫绝,是一部老少咸宜的休闲读物。
第八章 成功与失败,都是意外
苏秦死了,隐秘战场的战斗结束了,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名将乐毅闪亮登场!按理说,乐毅比苏秦更早到燕国,为什么把他安排在后台这么久,现在才让他出来呢?原因很简单——在五国伐齐之前,他实在没有出彩的戏份。苏秦拼死拼活地把戏台搭好,却领盒饭了,乐毅上台唱戏了。
|唇齿搭台,刀剑唱戏|
乐毅,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中山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西北)人。他的祖辈是魏文侯手下的名将乐羊,就是那个攻打中山国、吃自己儿子肉的那个狠角儿。乐羊功成名就后,被封在灵寿,死后葬于灵寿,从此乐氏子孙便世代定居于此。中山国复国后,又被赵武灵王所灭,乐毅也就成了赵国人。
乐毅少年聪颖,不习五书,偏爱兵法,在赵国时就有人举荐他出来做官。本来以他的才能,出人头地只是时间问题,但赵国发生了“沙丘之乱”,赵武灵王在沙丘行宫被围困,最后活活饿死。一时间,赵国动乱不已,乐毅就离开赵国,到了魏国。
在魏国待了一段时间后,乐毅发现魏国早已不是魏文侯时代的强国了,现在的魏王并非明主。刚巧听说燕昭王招揽天下贤才,士争凑燕,乐毅觉得自己在燕国可能会大有作为,就趁出使燕国之机拜在燕昭王门下,被封为亚卿。从此,乐毅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等待那个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机会。
等了十几年,苏秦把齐国榨得剩不下多少国力了。不只是乐毅,就连燕昭王这样的外行都看出了战机,于是拜乐毅为上将军,统领五国联军,出兵伐齐。伐齐战役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争只有两次,一次是济西之战,另一次是秦周之战。
公元前284 年,乐毅攻打齐国,齐闵王急忙调军与联军对峙于济水之西。齐军因为连年征战,早就兵疲将乏,士气低落。齐军将领向齐闵王请示,希望大王能出一些政策激励士气。齐闵王听进去了,也这样做了,只是他激励士气的手段真可谓是猪队友的神助攻。他下令,如果战败,所有兵将灭全族、挖祖坟!真不知道齐闵王是怎么想的,你这不是还没开战,就把自己的士兵推到敌方阵营了吗?!所以战斗结果可想而知,齐军一击即溃,退守国都临淄。
这时候,联军内部出现了分歧。和燕国不同,秦、韩、赵、魏四国跟齐国没什么大仇,他们只是看不惯齐国独吞宋国,参战目的不过是在不过分消耗军力的情况下分一杯羹,顺便吃掉一些齐国的土地,因此并不赞成追击齐军。乐毅深谙各国的小九九,于是解散了联军,让他们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乐毅自己率领燕军,乘胜追击溃败的齐军。但是,就连燕军内部对此都存在分歧。大部分将领觉得,追击并非明智之举。
大将剧辛劝说乐毅道:“齐国大,燕国小,我们之所以能打败齐军,全靠联军的支持。现在联军已解散,我们应抓紧时间攻取燕齐边境的城池,以充实燕国领土,这才是看得见的利益,也是长久的利益。现在大军经过城池而不攻占,一味孤军深入,既无损于齐国,又无益于燕国,只会结下深怨,日后必定后悔。”
剧辛的分析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乐毅不愧是名将,战略眼光十分独特,能看到一般人看不到的战机。他对剧辛分析道:“齐王刚愎自用、政令暴戾,以致百姓怨愤。如果我们乘胜追击,齐国百姓必不会奋力抵抗。如果错过眼前的时机,等齐王痛改前非、体贴臣下、抚恤百姓时,再想攻打齐国就难了。”
于是下令继续孤军深入。
接下来就是秦周之战。秦周是齐国都城临淄的最后一道门户,一旦被攻破,齐都就暴露于燕军眼前了。齐将达子召集逃散的齐军士兵,重整旗鼓,继续作战,企图挽回败局。达子请求齐闵王重赏齐军将士,以鼓舞士气。但齐闵王是个要钱不要命的主儿,死也不肯出钱,还把达子训斥了一顿。达子无奈,只好硬着头皮往上冲,最后以身殉国,临淄随后被攻破。
虽说乐毅麾下的燕军军纪严明,自入齐以来,从未拿过燕国百姓的一针一线,但攻破齐都后,也许是曾经的亡国灭家之仇涌上心头,激发了人性黑暗的一面,燕军开始暴露侵略者的本性。政策依然是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除了针线,其他全拿走!奸淫掳掠、烧杀抢夺,几十年前燕国变成人间地狱的一幕,如今在齐国上演。也许,从未有战争是完全正义的。
第一章 一米阳光沾染半尺创伤
第二章 我和我最后的倔强
第三章 齐天大圣
第四章 兄弟难当
第五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
第六章 萧墙之祸
第七章 伪装者
第八章 成功与失败,都是意外
第九章 回光返『赵』
第十章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卷尾语 无名之辈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
★作者绝对是一位能一口气写上几十万字的超高段位段子手!写得这么爆笑,是想笑死我后继承我的“花呗”吗?文笔看似轻松幽默,实则深沉厚重,不羁中见真性情。水土不服,就服作者!
——天涯粉丝
★就像看电视剧一般吸引人追读下去,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是老戏骨。贵族有着贵族的风骨与野心,小人物也有着小人物的道义与算计。他们的爱恨情仇、悲欢离合,让我们时隔两千余年仍能感同身受。
——头条粉丝
★张维迎先生曾说:“在中国历史上,思想市场竞争性强的时期是春秋战国。那时候思想比较自由,百家争鸣……最后形成了现在所谓的中华文化。”在我看来,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好看,也是乱的一段。能将这段历史讲明白、说清楚,且将其中的世道人心写得入骨入味,足见作者驾驭历史与文字的功底。这不仅是一杯茶或一壶酒,更是一碗用历史熬成的鸡汤。
—一知乎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