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中国古诗中的道德箴言
0.00     定价 ¥ 35.80
深圳南山图书馆
  • ISBN:
    9787569515411
  • 作      者:
    莫砺锋
  • 出 版 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 出版日期:
    2020-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莫砺锋:

江苏无锡人。1979年考取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生,师从程千帆教授专攻中国古代文学,198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84年获文学博士学位,是中国内地第一位文学博士。

现为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


展开
内容介绍

核心道德伦理原则,是我们每个人面对复杂环境决策的参考和起点,是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基石。哈佛、斯坦福等世界名校均将道德伦理教育作为本科生的必修课。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善”与“美”的交汇点,是全民族陶写心声的普遍方式。本书精选一百余首与性格养成、道德修养有关的古诗名句,以相应的道德关键词命名,简明扼要、清晰生动地讲述诗歌涉及的历史人物故事,全面完整地展示中国人高尚的道德情怀。

阅读本书有助于现代中国人理想人格的塑造,尤其适合对青少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展开
精彩书摘

0 1 0

关键词:从容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原诗:

宋·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睛。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苏轼被政敌章惇等迫害,贬至惠州,四年又贬至儋州,直至哲宗元符三年(1100),才获赦北归,在南方僻远之地度过了七年时间。他在渡过琼州海峡北上时,作了这首诗。

诗中前两句写夜中渡海的情景,本来风雨不止,但此刻似乎天解人意,雨过天晴。三、四句写云散月出,天空和海面都很澄清,这里不露痕迹地用了《晋书·谢重传》中的典故:谢重为会稽王司马道子骠骑长史,一次侍坐道子,此时夜月明净,道子称赏此景,谢重却说:“意谓乃不如微云点缀。”道子开玩笑地对他说:“卿居心不净,乃复强欲津秽太清邪!”苏轼运用这一典故来写眼前实景,含有非常丰富的言外之意。我们不妨做两种解读:一是说自己本是清白无辜的,虽然一时遭政敌迫害而被诬以种种罪名,但自己最终还是得到了昭雪。二是说天下本是清平世界,虽然一时受到邪恶势力的污染而变得污浊黑暗,但最终还是会恢复其清明本色的。五到八句以一种乐观的笔调写自己被贬,但自己只把它当一次奇绝的旅行,很明白地表现出了苏轼乐观旷达的性格。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这两句话的真实寓意虽然难以断言,但它们不是单纯的写景之句则是可以肯定的。它们至少包含着下述的道德寓意:只要自己正身直行,就不用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诽谤与迫害,因为总有真相大白的时候,就像再猛烈的风雨也终将消歇,一旦云散月明,就会见到一碧万顷的天容海色了。同样,我们对任何的险恶形势都无须灰心丧气,因为它迟早是要销声匿迹的。所以这两句优美的诗句不但展示了一幅清朗开阔的海天图卷,而且揭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它们的道德寓意是十分深刻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