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研究
0.00     定价 ¥ 98.00
深圳南山图书馆
  • ISBN:
    9787520353335
  • 作      者:
    李翔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李翔,河南襄城人,法学博士,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唯物史观与政治哲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9项。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0余篇,多篇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和“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从教以来,曾荣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手”“河南省教学标兵”等多种荣誉。
展开
内容介绍
  《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研究》以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为研究主题,旨在对其正义思想的生成背景、研究基点、建构前提、理论内涵、实现路径等做全方位的梳理与深度的开掘,从马克思正义思想的视域对其进行客观的审视,以彰显正义之间的内在张力,并从现实的角度对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所面临的西方境遇和呈现出的中国价值,进行深入的探讨。这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义理论的构建,乃至中国公平正义的推进与实现,都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和借鉴价值。
展开
精彩书摘
  《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研究》:
  孔多塞还深受笛卡尔理性主义思想和数学推理方法的影响,在他看来,理性对于个人来讲具有普遍的意义,社会作为人的集合体,是以理性作为其存在和运行依据的。为此,他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启蒙学者,制定出一个融汇自然科学和人类科学的方法,以“可能性”概念作为联通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纽带,并运用这种普遍有效的“新的数学方法”来阐释其入学理念和社会政治思想,为人们过理性的生活和制定合理的政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并在理性的指导下,捍卫人的天赋的各项权利①。此外,孔多塞借助于数学的理性思维工具,提出了著名的“孔多塞投票悖论”,不仅为后来的社会选择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启迪,也为民主决策、公众参与和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镜鉴。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是英国著名作家、哲学家,然而后人却更多地冠其以“女权主义家”的美誉,她被称为“西方女权主义的起源与化身”⑦,是现代女权主义的奠基人。沃斯通克拉夫特生活的年代,正值欧洲启蒙运动风起云涌之际,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人们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个体权利也日益受到社会的认可与尊重。然而,彼时的英国,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非常低微,日常活动主要被禁锢在家庭之内,往往依附和屈从于男性,就连最起码的教育权利,也被极度漠视,只能在家庭接受“非正式教育”,更遑论就业权和公共参与权等其他权利了。沃斯通克拉夫特本人的家庭则更为不幸,除了传统男尊女卑的思想根深蒂固之外,其母亲还经常无端地遭遇家庭暴力。正是对种种不幸和惨状的耳闻目睹,埋下了她追求女性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种子。
  针对以伯克为代表的保守主义势力的独裁专制言论,沃斯通克拉夫特非常愤慨,并给予了针锋相对的回击。她直面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黑暗现实,对罪恶的黑奴贸易、游戏般的法律和穷人的悲惨境遇等进行了无情的鞭挞。然而,最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还是她那部惊世骇俗之作《女权辩》,在这部作品里,沃斯通克拉夫特凭借着自己对生活的现实观察,剖析了男尊女卑的无情现实,体察到了广大女性所遭受的屈辱和种种不公平,她直斥陈旧的教育制度使女性处于一种“无知和奴隶式依附”状态,也是造成女性地位卑微的罪魁祸首;她用“合法的卖淫”来指称婚姻,虽略显过激,但其初衷却是对女性自甘沉沦于依附甚至奴性状态的一种痛心疾首。
  值得称道的是,沃斯通克拉夫特在对种种非正义进行严词批判的同时,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透过这种不公正的表象,揭示出妇女所遭受不平等的根源在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和不平等的制度。为此,她直言,在这个世界里,我们所希望得到的东西不是施舍,而是公正。她看到了女性的生存条件只是整个社会有机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要提高女性地位,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不平等,唯有进行巨大而深刻的经济与社会变革。沃斯通克拉夫特对现实社会的口诛笔伐,对不平等的深刻洞见以及为女性权益的真诚呐喊,既是时代的产物,又远远超越了那个时代。
  马克思的正义思想则是在深刻批判西方古典正义观、资产阶级政治正义观和抽象的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正义观基础上,着眼于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出发,以“人的存在方式”这一最根本的实践为逻辑主线,开辟出了一条“实践正义”的道路,使现实比较主义正义思想获得了质的飞跃与发展。
  ……
展开
目录

导言
第一章 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的出场
第一节 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的生成背景
一 东方文化的浸润与西方文明的熏陶
二 先验制度主义的时代局限
三 现实比较主义的继承与发展
第二节 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研究的基点
一 铲除现实不义而非阐释完美正义:正义的基本主题
二 社会选择理论:正义分析的工具
三 可行能力:正义评估的尺度
四 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正义研究的方法
第三节 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建构的理论前设
一 理智的审思
二 开放的中立
三 多样的缘由

第二章 正义思想的内涵:实质自由、能力平等与自由发展
第一节 实质自由:正义的首要辖域
一 自由的历史追问
二 实质自由对正义信息基础的祛魅与重塑
三 实质自由是手段与目标、机会与过程的辩证统一
第二节 能力平等:正义的核心变量
一 “什么的平等”
二 贫困的实质在于能力的剥夺
三 能力在正义中的关联效用与应用价值
第三节 自由发展:正义的伦理吁求
一 发展与正义的关联与耦合
二 从单纯增长到人本维度的嬗变
三 以自由看待发展

第三章 达致正义的现实之维:民主、人权与全球正义
第一节 公共理性之上的民主
一 公共理性与民主
二 民主的三重价值
三 民主通达正义的现实条件
第二节 自由主张之上的人权
一 人权界说
二 人权的自由之域
三 人权的普适之路
第三节 差异与共融上的全球正义
一 文明的冲突还是文化的霸权
二 身份命运的幻象与迷雾
三 全球正义何以可能
……

第四章 正义的张力: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审视
第五章 阿马蒂亚·森正义思想的西方境遇与中国价值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