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库存
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基于成都市的实例考察
0.00     定价 ¥ 98.00
深圳南山图书馆
  • ISBN:
    9787520174732
  • 作      者:
    李晓壮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09-01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晓壮,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北京工业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博士后,。荣获国务院参事室举办第二届“费孝通田野调查奖”优秀成果奖。研究方向为社会建设、社会结构、城市基层党建与社会治理、人口研究。
展开
内容介绍
何谓社会建设?陆学艺先生对此进行了学理性的界定。在他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建设》一书中给出了符合中国研究实际的概念解释,社会建设,即是指按照社会发展规律,通过有目的、有规划、有组织的行动,构建公平合理的社会利益关系,增进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福祉,优化社会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本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概念,洞察当前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不平衡不充分的两个方面主要表现,以市域社区研究为视角,通过西部中心城市成都市社会建设实践考察,结合相关绩效理论,对其社会建设绩效进行实证性量化研究。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是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思想,按照社会建设的内涵与外延,结合成都市实际,研究设计了成都市社会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这为社会建设量化问题提供了可参考性的解决方案。这是第一个贡献。
本研究借助成都市委市政府委托陆学艺先生“成都市社会建设规划”研究课题而展开,尤其是该课题研究过程中进行的《成都社会建设调查问卷》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数据支撑,这为量化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新时代的民生建设不仅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更需要有效回应“民声”,这就是在社会建设绩效评估方面引入了居民满意度的评价,弥补了原有主要依赖客观指标评价的不足,与时俱进地开展更为科学的绩效评估。这是第二贡献。
以往的社会建设研究大都是领域性的研究,比如民生领域、社会治理领域、社会事业体制等等。这些研究是小切口,个别的领域的研究,对加强社会建设有一定推动作用。但加强社会建设,尤其是了解社会建设整体性实践,不仅应聚焦社会建设的领域建设,还应该在地域(比如市域、县域等)范围内对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进行整体考量,以全景轮廓反映该地域的社会建设水平。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 1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1
第二节 文献回顾、特征与问题提出 / 6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22
第二章 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的研究基础 / 26
第一节 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的界定 / 26
第二节 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的功能分析 / 39
第三节 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的相关理论基础 / 40
第四节 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的研究方法基础 / 54
第一节 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综述 / 58
第三章 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58
第二节 实证背景 / 69
第三节 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 75
第四节 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筛选 / 79
第五节 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总体框架 / 87
第四章 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满意度评估的SEM模型与实证研究 / 91
第一节 结构方程模型方法简介 / 92
第二节 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满意度评估的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96
第三节 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满意度评估的实证研究 / 101
第四节 实证分析 / 104
第五章 地方政府社会建设客观绩效评估的AHP模型与实证研究 / 109
第一节 层次分析法简介 / 109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标准化处理 / 113
第三节 地方政府社会建设客观绩效评估的层次分析法模型构建 / 114
第四节 地方政府社会建设客观绩效评估的实证研究 / 120
第一节 转变政府绩效理念 / 128
第六章 优化地方政府社会建设绩效的机制 / 128
第二节 构建新型治理格局 / 133
第三节 完善绩效评估制度 / 140
第四节 建立保障机制 / 144
第五节 加强基础准备工作 / 147
第七章 成都市社会建设调查分析报告 / 150
第一节 民生社会事业状况分析 / 150
第二节 社会管理状况分析 / 156
第三节 社会结构状况分析 / 158
第四节 社会规范状况分析 / 160
附录 / 163
参考文献 / 227
后记 / 228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深圳南山图书馆的读者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请使用强密码进行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