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1章流动传热数值模拟理论
1.1控制方程
1.1.1系统与控制体
1.1.2控制守恒方程
1.1.3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1.2离散方程的性质
1.2.1离散方程的相容性
1.2.2数值解的离散误差
1.2.3数值解的舍入误差
1.2.4离散格式的稳定性
1.2.5离散方程的收敛性
1.2.6守恒性
1.2.7迁移性
1.2.8假扩散
1.3网格
1.3.1网格质量评价标准
1.3.2网格类型选取
1.4速度场计算
1.4.1SIMPLE算法
1.4.2基于SIMPLE算法思想的其他改进算法
1.5湍流数值模拟方法
1.5.1湍流模型
1.5.2大涡模拟
参考文献
第2章H形翅片管湍流传热特性
2.1研究概况
2.2单H形和双H形翅片管对流换热
2.2.1计算模型和方法
2.2.2计算结果和分析
参考文献
第3章纵向涡发生器强化单H形翅片湍流换热特性
3.1研究概况
3.2不同类型纵向涡发生器的翅片换热
3.2.1计算模型和方法
3.2.2加装矩形小翼纵向涡发生器的单H形翅片流动换热
3.2.3加装三角形小翼纵向涡发生器的单H形翅片流动换热
3.2.4矩形小翼和三角形小翼纵向涡发生器的单H形翅片流动
换热对比
3.3利用场协同原理分析纵向涡发生器强化换热机理
3.3.1场协同原理
3.3.2不同攻角纵向涡发生器对协同角的影响
3.3.3不同速度对协同角的影响
3.3.4加装纵向涡发生器对湍动能协同角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4章先进驻涡燃烧室流动传热机理
4.1研究概况
4.2AVC流动传热的场协同分析
4.2.1计算模型和方法
4.2.2AVC速度场与温度场协同分析
4.2.3AVC多场协同分析
参考文献
第5章射流对涡旋燃烧室流动的影响
5.1中心空气射流对旋流冷壁燃烧室燃烧流动的影响
5.1.1研究概况
5.1.2计算模型和方法
5.1.3计算结果与分析
5.2冷气射流对先进驻涡燃烧流动的影响
5.2.1计算模型和方法
5.2.2计算结果和分析
5.3燃料射流对先进驻涡燃烧流动的影响
5.3.1计算模型和方法
5.3.2计算结果与分析
参考文献
第6章方腔内自然对流
6.1研究概况
6.2内置圆管方腔内的共轭自然对流
6.2.1模型与求解
6.2.2计算结果
6.3壁面带翅方腔内的自然对流
6.3.1壁面带圆头翅方腔内的自然对流
6.3.2壁面带三角形翅方腔内的自然对流
参考文献
第7章极寒地区流体输送管道与周围土壤环境的换热
7.1研究概况
7.2极寒地区土壤与埋地管道的温度场模型
7.2.1几何模型
7.2.2数学模型与基础参数
7.3温度场模型的求解
7.3.1区域离散
7.3.2初场的建立与方法验证
7.4极寒地区埋地管道对土壤的热力影响
7.4.1融化圈与融化深度的计算与分析
7.4.2融沉量的计算与分析
7.4.3冻结圈与冻结深度的计算与分析
7.4.4冻胀量的计算与分析
参考文献
第8章火电厂锅炉低NOx排放
8.1NOx的生成机理和控制方法
8.1.1煤燃烧时NOx的生成机理
8.1.2煤燃烧生成NOx的一般控制方法
8.1.3煤粉燃烧和NOx生成数值模拟的研究现状
8.2煤粉燃烧炉内参数特性分析
8.2.1数值计算模型和条件
8.2.2炉内参数分布分析
8.3NOx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8.3.1典型煤种和混烧的影响对比
8.3.2SOFA对NOx排放和飞灰含碳量的影响
8.3.3多影响因素的正交分析
参考文献
展开